“门当户对”
无系之舟,2022。06。27
“不管怎么说,“门当户对”的格言是完全正确的,不相配的婚姻在结婚时已经播下了不幸的种子。这句话包含着许多愚昧的,傲慢的,资产者的东西,但它的实质是不错的。一切不相称中最坏的莫过于修养的不相称,唯一的挽救办法就是互相教育;但这需要两种罕见的才能,需要一方善于教育,另一方善于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一人在前引路,另一人在后相随。 然而胜利的往往是没有修养的人,沉浸在家庭的琐事中,此外别无其他爱好和兴趣的人;对方给弄得昏昏沉沉,在疲劳中屈服了;不知不觉,他变得庸俗了,狭隘了,他觉得不自在,但无形的网已把他捆住,他只能安于现状。时常还有那种情况,即双方势均力敌,于是同居变成了长期的斗争,永恒的角力,两人的关系便固定在这种状态,一方要往上拉,另一方要往下拉,即维持原来的立足点,双方就这么无休无止 地进行着无益的努力。这种势均力敌的斗争可以吞没生命,最坚强的性格也会给弄的精疲力尽,终于在路上倒毙。但首先倒下的总是修养高的一方;他审美感情杂在这种二重结构面前受到了深刻的侮辱,那些光辉灿烂的美好时刻给破坏了。。。”
以上这段描述全文摘自俄罗斯作家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是赫尔岑对婚姻关系不对等结果的描述,很贴切,也很真实;回想一些过往思考和观察,这段话不仅对婚姻,对甚至社会不同“圈子”和不同层面中人们的相处似乎也很贴切。
在这些年中,有意思的是,我的两个朋友,都是高校教师,分别来自知识分子和干部子弟家庭,来到海外没有找到专业工作,作点小工又收入太低,就下决心做生意,一个了做小餐馆,一个做杂货店。。。这些选择是无可非议的,完全可以理解。朋友们当时都支持,而且称赞他们勇敢。出乎预料的是,在他们和朋友走上不同的谋生道路后,大家逐步各奔东西,近十年没见之后,她们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无论是待人接物,谈吐举止,衣着和居住环境审美充满的“金色”,对朋友们变得琐碎,莫名其妙的谨慎,敏感和不自信,交谈中,都是对别人的指责,甚至谩骂。。。似乎充满了他们原来最鄙薄的“小市民气”。。。我很吃惊,我不知道是否自己的记忆有误,还是自己原来的认识有误,还是他们相处的环境真得有那么大的感染作用?难道她们身上“高层次”的东西是那么脆弱和经不住磨损?可我原来一些做生意的朋友也不是这样呀!
显然,大家都还想念当初的友谊,而且都想努力地维系什么,但却常常相对无语,找不到话题。。。也许这就是我们原来的“门当户对”没有了,她们属于了另外的人群,另外的“婚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友谊的渐行渐远是无奈的,人是经验动物,也是环境动物,适者生存? 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是最高的友谊境界,但这必然是有基本价值观的底线。
澳洲正在不断的灾难中,多保重!
谢谢老皮卡!是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在变,我总有点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似乎总是素质高的人滑坡?婚姻,社会圈子。。
谢谢,非常高兴又见你来我的自留地!是啊,想想看,“门当户对”广义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海风妹,你说的非常好,“门当户对”于婚姻而言,还是两家人的磨合,让我想起我的朋友,她的父母简直不知如何对待亲家,两家都十分紧张。。。最后的结果就是基本不来往了。
谢谢阅读和留言!我记得外婆和妈妈都讲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朴素的直觉其实就是真理,在其他社会关系上,也许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谢谢沉香!赫尔岑对“门当户对”的这个叙述的确是很准确。非常遗憾的是,在我所看到的社会关系中,几乎都是“修养低”的战胜“修养高”的,否则,就是“分道扬镳”。。。
多谢博主让人思考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