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说说军队大院那些事儿

(2019-10-18 21:22:31) 下一个

大院儿在北京西郊复兴路边上。

我们这一批大概比王朔小一轮儿左右,上小学就已经粉碎四人帮了。

我们大院儿有哨兵,小孩儿进门基本不管,大操场放电影那天例外,会查得紧一点儿。父母工作的办公大楼也在大院里,有岗哨,小孩儿就进不去了。

记得小时候,院里楼还没那么多,楼与楼之间空地儿大,种了好些核桃,苹果,桃儿什么的。到了成熟的时候,会有专人采摘,然后集中起来由服务社(我们叫小卖部)统一卖给大家,因为是大院里自己种的,所以价钱很优惠。好像等我上中学了,大院儿里人越来越多,就把果树换了杨树柳树芙蓉树了。

不仅大院儿里,学校里也有果树。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还被组织起来摘苹果,然后免费发给每个学生带回家,上三四年级就没这好事儿了。我姐姐那时上中学,还往家里带过香椿和白果儿。

大院儿里也是什么都有,卫生所儿,小卖部...,幼儿园也在外面,很小的时候全托,一星期给接回家一次,再大一点儿就改日托,每天都能回家了。等我上了小学,幼儿园也搬到大院里了。

说说卫生所,早期有很多医生都是军人家属,不是正牌医科大学毕业的。不过也就治个头疼脑热什么的,大病就往301送,也没给耽误过。

等我记事儿的时候,已经是文革后期了。记亿特别深刻的是唐山大地震。那时每家的家具都是发的,每家都把自己家的大床四周绑上竹竿,顶上铺了塑料布,由几家大人合力抬到大操场上比较空旷的地方。那时候小孩儿们是特别的快乐,你想呀,就在外边住着,每天跟着大孩子们淘知了,逮蚂蚱,玩儿疯了都。

好多回忆,发现自己真是老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xin_li_xin 回复 悄悄话 当年的地震棚,是搭在我们大院外面的,城市的街道。一家家的床,排得整齐。孩子们,可以在连成片的床上跑。如同trampoline. 还是在城市的街道。对孩子们,是很新奇的。妈妈是一院之长,后来告诉我,一夜之间,组织知识分子们搭好这个。很不容易。那时候,人的精神支柱超级强大。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这种模式来自于苏联。研究,行政管理,军队,工厂等等都使用这个模式。每个大院是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独立社区。
xin_li_xin 回复 悄悄话 我家不是部队大院。是上千家的设计院大院。
这个小社会,也是什么都有。图书馆,食堂,商店,理发店,幼儿园,理疗室...

当时,很多家的家具,都是打了编号在册登记过的。
我在这个小世界里,住了25年。然后,到了欧洲。
HBW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渥太华小京子' 的评论 :
不在北京。在山沟里的基地大院 :-)
渥太华小京子 回复 悄悄话 你是在哪个大院啊
HBW 回复 悄悄话 部队大院里的防震棚是孩子们的乐园。你们家发战备口粮了吗?孩子们天天盼地震,那就能天天住在防震棚,吃上更多战备餐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