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甜馅煎饼卷是意大利西西里地区的一种糕点。作为西西里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意大利称作“西西里奶油甜馅煎饼卷”,列于意大利农业、食品和林业部设立的《传统意大利食物名录》中,在美国则视为意大利甜点的代表之一。
刚看完电影《教父》三,里面小教父的姐姐,老教父的女儿康妮用一盒甜奶油煎饼卷毒死了自己的仇敌。我家附近有俩家意大利糕点铺子,我最近跑了两家,都因为各种原因没买到。今早谷歌了一下开门儿时间,跑到其中一家,买了三个葡式蛋挞和三个甜奶油煎饼卷。这家店,买六个点心,有免税折扣。下面是我用华为大光圈拍摄的,没修图。
《教父》是电影届的传世之作,电影编剧错综复杂,人物矛盾冲突甚多,虚构的故事和社会现实生活完美的结合,不仅仅影片音乐流传至今,里面唯美的画面也深入人心。里面的尔虞我诈,亲情与爱情,道义与责任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展现给观众。
《教父》一是美国影帝马龙白兰度的传世经典,他在《欲望号街车》里演的波兰裔低俗的蓝领工人和西西里来的老教父根本看不出是同一个人,精湛的演技与念台词技巧,加上意大利人精雕细琢的化妆本领让我看了简直不敢信马龙白兰度这个西欧日耳曼和凯尔特人混血的人竟然演了一个罗马人。这种巨大的错觉是我从来没感受过的。看来一代影帝根本不是靠吹嘘,而是真演出来的。
对于《教父》三部曲,很多人写影评,很多人看的着迷。其中不乏说《教父》是男人的圣经,教会男人如何做男人。
我不是男人,我也不想做男人。所以《教父》里吸引我的都是那些个爱情,亲情和美好的画面以及扑朔迷离的故事。
老教父唯一的女儿叫康妮,她的丈夫经常无故毒打康妮,就是因为倒插门,在家族里受了气就拿康妮出气。本来老教父是要把位子传给大儿子索尼,但索尼有勇,缺乏克制。这在电影里可见一斑。他看到妹妹康妮挨打后不敢露受伤的脸,二话不说出门找到妹夫,把妹夫在外打了半死。康妮死活拦着哥哥,哀求也没有用。电影让我看到了女人爱做和事佬的品质。康妮简直就是那个挨打受气还不愿意家人冲突的女人。
导演拍这部戏的时候非常穷,请不起过多的专业演员,就让自己的亲妹子上了。康妮是导演的妹妹。
《教父》二里,无脑懦弱又逞强的二哥勾结家族外的势利,险些让小教父麦克一家子丧命。麦克数次默默原谅了自己的二哥,直到最后麦克忍无可忍,为了家族的利益除掉了二哥。这个时候康妮一直做和事佬,苦苦哀求麦克原谅自己的二哥。又显示了女人善良的不看后果的一面。康妮精湛的演技,让人觉得教父这一家子就是真的一家子人。
《教父》三是九零年拍的,已经和一, 二隔了十七,八年之久。我个人最喜欢这部片子。首先情节不是那么的复杂,其次格局超大。《教父》一走出纽约,功成名就回老家报仇和躲灾。《教父》二走到南美洲,参与古巴革命。《教父》三则迈了一个大台阶,不仅走出美洲,还走向世界,牵扯到金融,皇权,黑白对峙互杀情节, 直白易懂,更符合现代人的节奏感。这时候的康妮已经变得更沉稳,不再玩儿小白脸了,俨然是一个辅佐小教父,平衡家人关系和好姑姑和姐姐。最后康妮拎着一包西西里的点心,药死了家族仇人,并且看护受伤的弟弟麦克,扶持新人三代教父出山转正。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直接继承人,虽然古罗马已经成了废墟,北方蛮族, 以日耳曼人为主雄霸全球五百年,但是在日耳曼大文化下,意大利的文学和艺术依然傲立世界的巅峰。从歌剧,电影到音乐还有服装,哪个领域能缺了意大利人的身影。在美国,意大利人因为家族紧密,文化没有完全融进英裔主流中,可以和英语文化显著区分开,但艺术领域意大利人依然是翘楚。
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前,意大利的罗马还是欧洲的中心,欧洲北方人不断的派人去学习取经,之后才有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在《教父》三里可见宗教的势利有多大和多气派。意大利人在建筑,服装,艺术,科学上都不逊色。
有人说世人都求真,善,美。但是优先级别不一样。意大利人和日本人是把美放在最前端的民族。意大利的蛋糕,建筑,服装都豪华美丽。日本女人出门必须化妆。 欧美人是把求真放在首位,凡事要经过科学检验。而我们中国人是把善放在首位,对道德情操要求很高。拿文学城来说,有人写自己家在雇主家做工,因为受气给雇主捣乱,就被众多网友一顿轰炸?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人在乎善良,真和美都次之!
特别喜欢牛女后面一段的总结。 赞好文好分享。
教父二最经典,最复杂,也最不好写。
我估计电影里的填充的是蛋黄奶油custard?
康尼的确转变了。在第三部里,二哥死了。Michael背负内疚,去向后来成为教宗的主教忏悔,回到家后。康尼给他打针时,提及二哥的不幸是意外。她已经失去了一个二哥,再也不想失去唯一的哥哥了。康尼终于有老教父女儿的智慧了。我很喜欢她的这段演技。
高兴看见你写影评了。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