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最近中国某个城市发票定量限购猪肉, 突然想到购物票那些事, 不由得想写下来。
1. 粮票
买菜要菜票,买煤要煤票,买糖要糖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粮要粮票……这些票那些票,多的数不过来,我想我们这些50后、60后对购物票恐怕都会有深刻记忆的。记不清发票原则是什么,只记得每一种票如果不计划好都不够用,所以中国妇女的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粗粮细作世界闻名。
粮票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省上的粮票, 每个省自行制作, 省内流通运行,一种是全国通用粮票, 全国各地都可以用。具体票面价值大概分一两、 二两、 五两和一斤、 五斤、 十斤等。粮票是是按人头发的,大人和小孩数量不同, 具体多少记不清了,反正家里如果孩子多, 或男孩多的家庭是肯定不够吃的, 所以小时候挖野菜填充粮食是经常做的事情。
我的父母是支援大西北来到北方城市的,尽管在北方生活了许多年,但生活习惯还是改变不了的,爱吃大米,不喜欢吃面食。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30%是细粮, 细粮指大米和麦面,70%都是粗粮,粗粮包括玉米,高粱米,和红薯等。母亲在一堆粗粮中看中了红薯,因南方人喜食甜食,红薯的干、面、甜很符合母亲的心意,从此家里摆满了红薯,我们做子女的任务就是配合母亲洗完红薯,一部分蒸,然后切片,晒干。另一部分直接切片,和蒸熟的一起晒干。那时候很多居民楼的最高一层都有阶梯通往楼顶的,母亲让我们把红薯片放在楼顶上晒,既安全又不占家里空间,很聪明的做法。晒干后的红薯分别用不同的粮食口袋装好,送到有农家专门开的小店,碾轧成粉,这是要交费的,多少记不得了,但是能记得的是用红薯粉蒸的窝头非常好吃,直到今天依然怀念那红薯窝头的味道。 但是只吃红薯还是不够的, 所以在玉米和高粱米之间, 母亲坚决选择了高粱米, 高粱米硬且糙, 但有嚼劲, 做成粥喝还是很香的, 但不能多吃, 吃多了, 肚子胀痛很难消化, 偶尔买一点玉米面粉回来, 全家人几乎没有人动筷子,对玉米面的拒绝一直影响到现在。 记得有一次系里开party, 一个美国同事专门切了一块玉米蛋糕给我, 说如何好吃,我告诉同事我小时候大概整个童年都是吃玉米面长大时, 她一脸羡慕地说: 怪不得显得年轻呢,弄得我哭笑不得。
什么时候取消的粮票已经记不得了, 只是记得80年代末先生到外省出差我还到处借全国通用粮票给他。 后来我还特意攒粮票,我是饿死鬼投胎的, 生怕吃不饱,
哪知粮票说取消就取消了, 所有的粮票都变成了废纸。和粮票有关的记忆也渐行渐远,慢慢地封存在记忆里了。
后来出国了, 回去但凡见到红薯窝头都要买, 只有那一刻很多往事就会涌上心头。手捧窝头,细细品味,但是却怎么也吃不出原来的那种甜甜的, 有点黏牙的味道,现在的窝头样子做得漂亮了许多, 可是味道差了太多, 也许不是窝头变了, 而是我们的味觉有了太多的选择, 但我宁肯相信是当时的窝头味道更好, 毕竟那是我们记忆里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煤票
买煤需要购物票, 好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我家住的居民楼, 一户一户挨得很近, 应该是当时市里比较大的居民区之一。买煤也是供给制,也是需要煤票的。煤厂离我家很近,好像是出了门右拐,走上一条不宽的马路,未几,左拐沿着马路一直朝前走到末端就是煤店。那时买煤主要买的是蜂窝煤,煤的形状是10公分高的圆柱体,上面带有许多眼,上下贯通,好像多为12个眼,貌似蜂窝,故得名之。制作蜂窝煤的器具是一种很特别的类似打气筒状的东西。筒把手可以上下抽动,筒下端是一个蜂窝煤的模子。制作时把煤和水按比例和成煤泥,不能太干,太干不易粘合,也不能太稀,太稀煤 饼上的蜂眼就看不清楚,也站立不起来。工人们将那神器像打气似的先把杆子往上抽,让底下的煤饼模子置于煤泥之中,然后将杆子往下轻推,再左右扭动几下,然后轻轻提取,立时可见蜂窝煤做好。作为买煤的人一定会选比较干燥的蜂窝煤,太湿容易烂,从煤厂运到楼下,还要用筐子搬上楼,几经折腾才能到家,即便小心再小心搬进家时也会打碎几块的,那是非常心疼的。因为买煤是出力活多是由男孩子干的,但像我们家把女孩子当男孩子用的可也真不少。现在想起来搬煤的艰难都会觉得腿肚子疼。
80年代末, 我自己有了家, 也需要用煤烧炉子。 那时社会发展很快, 不用自己搬煤了, 交点钱有人会把煤送到家来, 但是蜂窝煤依然得省着用, 煤票供应的数量依然有限制。 记得女儿上小学时还得给学校贡献几块蜂窝煤, 但是那是舍得的, 谁愿意让孩子冬天受冷呢。其实那些年还是有很多值得记忆的。 炉子是需要昼夜不灭的, 一旦灭了, 就会用煤夹子夹一块新蜂窝煤到隔壁换火种, 那种场景恐怕以后不会再见到了。
记不清什么时候取消了煤票, 市场放开供应, 至90年代已有很多地方开始用暖气取暖, 用天然气做饭, 因为煤污染, 越来越少的人用炉子了, 我甚至不知道中国是否还有蜂窝煤,无论怎样, 正如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说的所有过去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我想说的是所有的经历更是让我们珍惜当今的生活, 因为苦过、难过, 我们更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3. 油票
中国人的吃菜习惯多离不开烹,炸,煎,炒,而烹饪过程中最为开心的是炒菜时让油冒很大的烟,然后下姜,葱、蒜翻炒几下,随后下菜,那热油碰到青菜的滋啦声,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而油就是烹饪乐曲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乐章。但是那个时代的食用油可不是随意购买的,也是供给制,各省规定不太一样,我所在的省好像是一个人一月四两油。记得很清楚每家的油瓶都很相似,类似老式的西凤酒瓶,深绿色,很多人家在瓶颈处绑一细绳,可以勾在手上,然后背着拎油瓶的手在后面,迈着四方步到商场打油,走回居民区时遇见熟人,打声招呼,说两句话,那油瓶就在身后晃动着,晃得几十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依旧在梦里显现。食用油的限量供应使得人们想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大家熟知的是买肥肉,越肥越好,将肥肉炼油,然后存放于一罐中以备不时之需。
购物券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记得我和先生结婚时依旧需油票购油,因先生属于集体户口,没有粮票,油票等,一个月就我那四两油,真正的清贫。那时我们就住在学校里,我的邻居是学校后勤食堂的会计,她时不时的以各种名义给我一些油票,我然后再买其他东西还回去。就这样过了些许年,政策开始有所放开,不用油票也可以购买到高价油,这样也好,毕竟拿钱可以买到了。
小时候的一些事对人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90年代末随先生来到美国的前半年,不会英语,没有工作,没法开源就想着节流,用油又回到80年代,能怎么省就怎么省,直到现在先生依然会绘声绘色地说:想起刚来美国时干煸圆白菜....
I'm still doing it, only with Costco pork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