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也来侃侃苏东坡

(2021-12-17 04:39:16) 下一个

也来侃侃苏东坡 

 

 

林语堂说,中国人心中都有个苏东坡。

 

鲁迅说,识得道士,便识得中国人的大半。苏东坡就是这道士。

 

道士是上下班的。上班时为道士,下班了,是夫,是父,唱卡拉ok, 约炮。

 

联想:日落而匪,日出而农。颇得道义。觉得。

 

苏州市有“观前街”。来来回回的,有好几年。好名字:是文言,也是白话;好地点:市中心,“观”也设了,还不妨逛街;好境界:“羽化而登仙”的梦,跨出门槛就醒,落进“侬这小菜,几角洋钿一斤?”的人间烟火。

 

这确实也是该民族襟怀最深旮旯处的人生世故,也是其捣斥了这么悠久而始终抱着不撒手的人生景愿。大白话叫做:“啥也不耽误。”

 

苏东坡的格,就是它:啥也不耽误。

 

钱钟书夫妇,是不是有点像这格?

 

素日里听到的被说成“聪明人”的,也很像这格。

 

“百年十年未遇之大变局”,其实就是在找这格。

 

 

苏轼好词好字,好多写在“贬谪”之后。而这时,宋神宗老婆“为下任留人材”的消息,知道的人不少。读其时的苏词苏文乃至苏字,总觉得,他似乎也耳闻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有虽被谪,仍不失见过大世面的京官之气场;“西北望,射天狼”前,像是能看到那“耳闻”在他怀揣里硬绑绑得还在。

 

“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竹杖芒鞋”,在观前街上念,应景应时,也应其词魂。

 

曾怀揣大学入学通知书去公社办户口转移手续。顺道去了当知青的农场,还住了一宿。细数当时的心情,颇有几分“人生得意有几时”的意境,但又觉得不高级,压住它,不让它窜出。这经历,一读苏词苏字,就会想到。

 

忽然觉得,这当是理解苏词苏文苏字… 苏格的关键词,或password 

 

即“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纵然“小人”,而“度”到之乐,好好挥洒,也能“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铿锵和“千里共婵娟”的潇洒看得开的!

 

 

苏字米字,常翻至。

 

米字的“刷”,明明白白,不大甩中锋行笔的拘束的气质,很容易看出。

 

苏字的肥,也明白,但也看得出那是个减肥不得的结果。聪明处在,就势做成了风格。可又因为是“做”,所以有“墨猪”的俗味。

 

读过米芾写的“便条”,把字就是个写的“晋”意的踏实,写出来了。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笔法,章法,墨法,样样不缺,骨子里的写“作品”的名士气,满登登的。这确也是隋唐以来书法的本质,字不为写,而为秀了。也因此,“字如其人”就别提了。

 

于是,米字,读至末,知道字在哪;苏字,读来读去,像看秀。

 

读苏文,苏词,也这感觉。

 

 

“中国人,人人心中都有个苏东坡”,是孔乙己的“回字的写法也可以是这样的”的变种。林语堂能说出和说到的,就这了。

 

“识得道士,便识得中国人的大半”,在告诉:小人暴动真可怕”,不假。但终于是小人,也不假。上班布道,下班约炮,闹着玩行,弄成民族性格,人生景愿,渣了点吧?

 

在中国,谁谁都赞苏轼,有点渣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月亮下, 静静看, 这些字摇身一变, 成了书桌上一束鲜花, 梦里也闻到百合的花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