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悬石

游走在文字与绘画之间讨论文学、绘画、理论
正文

北 美 买 画 记

(2005-12-24 14:58:33) 下一个

北 美 买 画 记

 

 

      

 

遍游欧美,在所到之处,总要到古董店和画廊寻宝。也醉心于塞纳河边的旧书市,更喜欢美国的乡下集市,爱在那里搜寻百年前的铜版画。去年迁居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此爱仍在,时有所获。

 

蒙特利尔乃北美文化名城,以欧陆风情著称,既拥法兰西的优雅,又富英格兰式韵味,亦有纽约般前卫,实领风气之先。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世界博览会和奥运会举办于此,蒙特利尔曾风光一时,为北美旅游胜地。后来由于魁北克独立运动的阴影,政治和经济每况愈下,风光不再。尽管如此,蒙特利尔的大都会风范、浪漫情调、艺术氛围,仍十分迷人。

 

所谓艺术氛围,其一便是画廊多多。蒙特利尔的画廊,大体分两类,经营古典作品者有之,经营当代艺术者亦有之。位于市中心的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一带,有不少画廊专营欧洲绘画,主要是油画和铜版画。欧洲绘画流传到北美的很多,尤其是文艺复兴到印象派的作品。这些绘画若是出自名家之手,通常都价值连城,我辈不敢问津,但这并不妨碍我到画廊赏画。

 

我的办公室距美术博物馆仅数步之遥,下班的路上便时常到附近画廊转悠。上个星期五,在一家画廊看到几幅十九世纪欧洲铜版画,其中两幅特别让我心动,一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另一是法国的沙龙绘画。这两幅画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所谓布尔乔亚情调,以及学院派的古典笔法。

 

我对欧洲铜版画早就情有独钟,这与我当年学画的经历有关。那时候上初中,拜老师学素描,主要练习静物写生。老师的教法,是俄罗斯教育家契斯恰科夫的方法,我用的范画,除了老师的画和俄国的印刷品外,就是欧洲的传统绘画。俄罗斯十九世纪的素描方法,学自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宫廷画家,而这些法国人,又学自十五、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尤其是起于波隆尼亚的明暗画法。很多年以后,我的学位论文,便写的是从欧洲到俄国再到中国的素描承传。

 

油画色彩丰富,素描用色单一。因此,素描和铜版画便有了共同之处,都用黑白双色描摹明暗,以光影造型。也正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心仪于铜版画。记得当年在老师家看到瑞典十九世纪画家佐恩(Anders Zorn)的铜版画复制品,叹为天作,那种激动难以言表。后来在北美和欧洲见到很多大师的铜版画原作,包括德国画家杜勒(Albrecht Durer)、荷兰画家伦勃朗(Van Rijn Rembrandt)、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的作品,便幻想某一天自己会拥有一幅欧洲铜版画。与油画相比,铜版画印数较多,售价相宜,所以才敢有如此非分之想。

 

我在画廊见到的这两幅铜版画,都是十九世纪的原作,早已绝版,价格不菲,每幅近千元。我想二画兼得,惟画廊不肯降价,只好忍痛割爱,于次日买下了那幅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史称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盛世,谓“日不落”帝国。这时期英国的工业和经济居世界之首,思想文化也极其繁荣,产生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狄更斯的小说、更有大名鼎鼎的维多利亚绘画。那时的绘画,主要是官方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后来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s)画家犯上作乱,成为维多利亚绘画的另一潮流。再后来拉斐尔前派几乎被招安,该派第二号画家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竟作了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

 

我买的这幅铜版画,作者是维多利亚时代画家江逊(Edward Killingworth Johnson)。在画廊初遇其画时,有一见锺情之感,便急忙在记忆中搜寻。按理说,我对维多利亚文化比较熟悉,当年学习过这一时代的文学,后来又研习其绘画,可是,却想不起这位画家。从技巧看,可以肯定这是位身手不凡的画家,从题材和画风看,我相信这位画家在当时很受欢迎。我向画廊索得一份关于画家的资料,法文版,很简短,大意说,江逊于一八二五年生于英格兰的斯特拉夫堡,自幼表现出艺术天份,善于观察自然,专长油画和水彩。江逊大器晚成,虽然二十多岁出道,但年过半百才具有国际声誉,在伯明翰、伦敦、巴黎、纽约举办画展。

 

二十世纪初,维多利亚女王驾鹤西去,随后世界大战爆发,大英帝国式微。在绘画中,现代主义群英辈出,维多利亚绘画一落千丈,就连当年走红的大画家,也身价暴跌。例如,拉斐尔前派的名家瓦特豪斯(William Waterhouse),其名画《奥菲丽亚》(1894)在刚画成时以七百英镑售出,二十年后,该画跌到四百七十二英镑,一九五O年,竟惨跌至区区二十英镑。更夸张的是,当年皇家美术学院院长雷顿爵士(Lord Frederic Leighton)的名画《六月火红》(1895),竟在一九六O年代的伦敦,以五十英镑售出。

 

到二十世纪后半,现代主义失势,后现代主义兴起,人们重审历史,维多利亚绘画再次走红。雷顿的《六月火红》,成无价之宝,称英国的“蒙娜丽莎”。瓦特豪斯的《奥菲丽亚》也东山再起,在一九六九、一九七一、一九八二、一九九三和二OOO年的五次拍卖交易中,这幅画的售价分别是四百二十英镑、三千英镑、七万五千英镑、四十一万九千五百英镑、一百六十万英镑。瓦特豪斯的另一油画《圣-希希丽雅》(1895),更创造了六百六十万三千七百五十英镑售出的天价,高达千万美元。

 

在这种时代背景和市场走向的条件下看江逊作品,能以不足千元购得其铜版画,便十分幸运了。

             

 

  

 

其实,千元投资并不算多,尽管不敢奢望增值,但仍需辩识名画和真迹。我对欧洲绘画比较了解,艺术市场推出的绘画,是否名家名作,自能辩认。但是,若要分辨真迹和赝品,却非易事。

 

二次世界大战时,荷兰画家米杰瑞(Hans van Meegeren)将自己收藏的十七世纪大师维米尔(Jan Vermeer)的画卖给纳粹德国,战后他因此而以叛国之名被送上法庭。在法庭上,他说那些画都是自己伪造的,并讲述了造假的技术细节,甚至还在法庭上演示造假之法,而且进一步指认说,国立博物馆和其它美术馆收藏的一些维米尔作品,实际上是自己制作的赝品。一时间,米杰瑞案在西方美术界引起极大震荡,一些鉴定专家因此蒙羞,一些博物馆的财富也大大缩水。从此人们对赝品畏之如虎。

 

不过,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一年,好莱坞某影星路过一处人家,那家人因迁居而出卖旧物。明星在其车库里看到一幅积满尘土的静物画,画的是水果。这位明星并不懂画,但直觉告诉他这不是庸人所为,便花五美元买下了这幅不知名的画。在后来的几年中,他作了很多调查、研究和考证,又请专家确认,终于得知这是十九世纪末期一位加州名家的作品。去年这幅画被拍卖,价逾十万美元。

 

我最初买欧洲铜版画,是在纽约百老汇的跳蚤市场。有次看到一幅拉斐尔前派的作品,显然是复制的,但要价仅二十元,便买了下来。还有一幅画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学院派作品,很难说是真迹还是复制品,看上去象是从古董书上割下来的一页。那年头书中的插图,也是铜版刻印,与铜版画无异。虽然这幅画是无名之作,但要价仅仅二十美元,也乐得照单全收。

 

有年在明尼阿波利斯,经人介绍去看一画商收藏的铜版画,多是维多利亚时代作品。其中有些画他愿出让,虽是无名之作,但仍叫人爱不释手。过去的画家在绘制了油画后,通常会请人将其雕刻成铜版,一印上百,售价比油画便宜,算是薄利多销。也有画家自己刻制铜版,如杜勒和伦勃朗,这样的铜版画更有价值。不管谁刻版印制,只要是画家在世时的授权之版,都是藏家所爱。可是,明尼阿波利斯这位画商想出手的画,看上去太新,不象一百多年前印制的,尽管他只要五十元一幅,我还是没敢应承。

 

今人确有模仿古代名画刻制铜版的,多急功近利,制作粗糙。再说,今人没有古人的工夫和技艺,也静不下心来精雕细刻,作品都显得浮躁。更有甚者,今人利欲薰心,竟用复印机或电脑技术来复制古代名作。买家得懂画,细心辨认仿冒的赝品才可。前两年我住在麻州小镇时,常于夏日周末逛乡村集市,有次见到一幅伦勃朗的铜版画,很小,只要十美元。仔细一看,是复制的,想笑。卖家却十分诚恳地说,这是祖上从欧洲带过来的真迹,一脸无辜的模样。这年头,为了十美元,弥天大谎成了小菜一碟,搞不清是假装天真的闹剧,还是真的无知。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脚。听起来是贬意,说的却是事实。在乡下集市逛得多了,我也买到过真迹。其中一幅是法国名家卢梭(Henri Rousseau)的风景画,另一是美国十九世纪的作品。卢梭早年追随学院派,后来转向现代主义,自立原始风格的稚拙画派。我买到的铜版画,源自卢梭早期的风景油画,巴比松风格,写尽了枫丹白露森林的韵味。两幅画都已发黄变脆,镜框也破损朽坏,但十美元一幅,乡下价格,没甚么可抱怨的。

 

 

    

 

在蒙特利尔买江逊的铜版画,是因为看中了这幅画的维多利亚时代特点,即布尔乔亚乡下风情的温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大都市,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全无人际温情。维多利亚时代的虚伪举世闻名,正因此,人们才退避乡间,画家们也才在艺术中寻求世外桃源。我们现在的时代不仅虚伪,而且粗鲁,各色人等毫无廉耻地营营苟苟。于是,艺术再次成为世外桃源,而江逊的绘画,描绘的便是这样一个避世之处。

 

我买的画叫《母亲的期盼》,表达了世外桃源的主题。画中一位少妇,来到乡间别墅,她在鸡舍旁,手捧几只刚刚孵出的雏鸡,与之亲匿。她身旁是一只急步而来的母鸡,翘首注视着那些雏鸡,一幅期盼的表情。细看这幅画,少妇象是有孕在身,所以她对雏鸡满怀温情,并因此而获得了人与动物的沟通。这样说来,画名中的“母亲”既指母鸡也指少妇,而“期盼”不仅是母亲对新生命的期盼,而且更是人期盼与万物沟通。或许,这幅画的寓意,是期盼一个温馨的新世界与新生活,当中人与万物相通,其乐融融。

 

我过去并不知道江逊,买了他的画以后,才去作了点了解。如前所述,江逊大器晚成,他喜欢描绘乡村题材,作品几乎都有世外桃源的主题。《吊床》一画,是位少妇在乡间别墅的树荫下乘凉小憩,其影调处理是古典式的,而用色却接近拉斐尔前派和印象派。《喂马驹》是一位少妇带着两个幼女,在乡下的马厩旁嬉戏,作品的用光用色,都是对桃源世界的渲染。《喂鸽子》画一位少女在乡间的绿荫草地上喂鸽子,她若有所思,一幅怀春模样,似向鸽子倾诉衷肠。

 

江逊在艺术的桃花源中,仍然暗示了尘世的烦扰,他想求取两个世界的对照,以使自己的艺术不至肤浅。《路遇》是一少妇在乡间小路旁,隔着树丛远远注视着路上的小马,可能马的主人是她往日的情人,这不期而遇,让她进退维谷。《约会之处》描绘了情人的爽约,画中的少女在乡下的约会处等待,却不见情人踪影。这幅画让我想起与江逊同时代的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Galsworthy)的小说《苹果树》,写一个富家子弟从城市到乡间度假,与一乡下少女有了浪漫之盟,返城后却将约言抛诸九霄。江逊画中的乡下少女,手扶小树(但愿不是苹果树),双眼望穿秋水。人与人的沟通,有时竟不如人与动物的沟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能这是江逊执著于世外桃源的原因。

 

《母亲的期盼》是油画,作于一八七八年,后由英国铜版雕刻家亚瑟·特瑞尔(Arthur Turrell)刻成铜版,一百多年前由伦敦的香火版画作坊印制。这幅铜版画先在英国和欧洲销售,后经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特许,由其在美国代理。铜版画的价值,不仅在于油画原作,而且也在于铜版的制作。十九世纪的欧洲有不少铜版画大师,许多经典名著都有他们制作的插图,如圣经和但丁《神曲》的插图,便是铜版画精品。

 

特瑞尔一八七一年生于伦敦,卒年不详。他从父学艺,是版画家也是油画家,深通二者之道。他子承父业,技艺精湛,既把握了江逊原画的神韵,又将铜版画的黑白之味、层次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刻印的《母亲的期盼》,堪称难得的精品,近千之价,得其所哉。

 

 

                                                                                        OO五年四月,蒙特利尔

                                                                                         发表于台北《今艺术》月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