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我思

用博客记录生活,借随笔传导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家长左右为难(一) 孩子不在你眼皮底下,你不放心

(2020-02-20 16:52:05) 下一个

尽管学校老师每天给家长发照片发视频,但是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还是不甚明了的。外孙外孙女在模仿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倒让我们发现更多他们校园生活的蛛丝马迹。

比如,一天晚上,外孙已经“下课”了,妹妹意犹未尽,模仿哥哥当老师,在让大家活动时她抬腿就踢妈妈一脚。我说难道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踢过或者看到老师踢其他同学?她妈妈当即问她,她点头并连说几声“Yeah”。但问她是哪个老师,她讲不清楚,先讲是这个老师,后来又讲是那个老师。

此事过去一两天,外孙女放学后告诉妈妈,今天某老师踢她了。听到外孙女讲某老师踢她,联想外孙女在“家庭课堂”上有过模仿老师踢学生的动作,女儿认真地问外孙女几遍是不是这个老师踢她,这次外孙女则确定地讲是某老师踢她。

针对这一“案情”,女儿首先向外孙核实情况,正在看电视的外孙很冷静地告诉他妈妈:“这个老师根本不带妹妹。不是妹妹班上的老师。”

我问女儿打算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女儿回答肯定要问问校长的,校长不会跟老师透露是哪个家长反映的。第二天, 女儿打电话给校长了解“案情”,讲了外孙女反映的情况。校长冷静地告诉女儿:“这个老师不带你女儿,只有在下午学生少了集中到一个教室的时候才可能和你女儿碰面,这种几率很少。”基本上就是否定了外孙女反映老师踢她的情况。没有想到,不到4岁的外孙和校长对“案情”的分析和判断不谋而合。女儿本来也就是问问而已,不指望有什么明确的结果,此事不了了之。

   尽管此事告一段落,但我觉得这边学校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我之前的认知有点差别。以前在国内看一些新闻报道,好像这边孩子在学校受到诸多保护,招不得碰不得,稍有不慎,成人就会被控以虐待罪,其实那也是极端事件才被曝光。还是那句话,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各地学校、老师和学生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千差万别的。据学校有的老师说,当前低幼班的孩子都生病住院了,低幼班几乎关门了。我问那家长不找学校吗?女儿很平静地说:“你想想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在这个学校不也是三天两头生病吗?你找学校有什么用?”也是。

圣诞节,女儿送给女婿的礼物是上一周周末到拉斯维加斯观看一场女婿最喜欢的某明星脱口秀演出票。加上这一周周一总统日,女婿3天不在家。说实话,女婿人很实在,对目前的工作基本满意,不愿意再攀高枝。他的生活中心是家庭,像东北人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他的生活目标也很明确,踏踏实实工作,安安稳稳生活。平时很辛苦,早出晚归,起早贪黑,早晨6点多送孩子,之后再去上班,傍晚如果需要他接孩子6点多才到家,如果不接孩子直接下班到家也要快6点钟,上班时中午休息就半个小时吃饭。他外出休息几天也是应该的。

周六,女儿安排先送女婿到飞机场后带孩子在家休息,下午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玩耍。从飞机场回家后,外孙外孙女看电视、玩玩具、兄妹俩追逐打闹、又看一会我搜的儿童背唐诗视频,主动跟着念几遍,女儿也给他们吃了点心、酸奶,实在没的玩了,没的吃了。外孙女提出“School time”。她妈妈告诉她现在是上午,“School time”要等到晚上。外孙女有点怏怏的。我想不要打击孩子的正当要求,孩子们在家模仿老师上课本来就是玩,这也无所谓上午还是晚上,就对外孙女说“你当老师,我当学生,现在开始School time。”她很乐意地跑去拿“教具”,几个生日Party上用的蜡烛数字。她站在床边,一个个指出蜡烛数字的颜色,再把它们一字排在床上。我像孩子们在学校称呼老师那样喊她Miss +名(这里顺便纠正我自己学英语的误解。我按照教科书的说法,认为Miss +姓是对的,Miss +名是错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要区分不同的场合不同关系灵活掌握的,在学校喊老师多是Miss +名,这样显得亲切)。听到我喊她,外孙女先把眼球不耐烦状地往上由左向右翻个白眼,然后划向我头所在的右下方,眼光斜睨着看我的眼睛。我每次这样喊她,她都是这样先把眼球不耐烦状地由左向右翻个白眼,然后划向右下方,眼光斜睨着我。我看着她这个眼神感到很滑稽,问她老师会这样看你们吗?她没有回答我。

我和女儿讲到外孙女的眼神,女儿大笑,讲这个好玩,后来还反复让我学外孙女的翻眼的表情,笑个不停。我问外孙女会不会是学老师看孩子们的眼神,当然毫无结果,还是只有存疑。女儿笑着说:“我们家长都被这些孩子缠得受不了,老师要缠那么多孩子,2岁的孩子还是叛逆期,有时老师肯定也会烦的。”

 外孙外孙女能清晰地把带他们的人分个三六九等。我和老伴是最低层次,如果我们俩在家带他们,他们哭闹得最厉害,不依不饶,无休无止,声音震天响,经常还要拼命到门口开房门,要出去找爸妈。他们的爸妈是第二层次,爸妈带他们时也哭也闹,但哭闹的力度和强度弱于我们。第三层次是在学校时候,偶尔也会和某老师发生点矛盾,也会趁某老师不注意调皮捣蛋一下,所以,老师有时也打他们的小报告。估计他们对老师也分层次,柿子拣软的捏。最高层次是女儿女婿某天要长时间外出办事,请他们的老师在家带他们。在这个专请的老师面前,他们大气也不敢出,2个孩子都像安静的小猫,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老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一折不扣地做什么。

至于这个老师如果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我们又不得而知了。因为双休日老师也很抢手,有时同时要带三四个孩子。这时老师会带外孙外孙女到其他小朋友家及公园玩耍。其中有一个就是原先和外孙在一个班级因为经常打同学被学校劝退的诺伦。诺伦妈妈离婚了,又因吸毒不适合监护他和他的姐姐,由姥姥带他们。但他们的姥姥双休日还要到赌场上班,只好常常请老师帮忙。这时老师就会把我家外孙外孙女带到诺伦家。有时这个老师送外孙外孙女回来时带着诺伦和他的姐姐一块来。我看他姐弟俩都很可爱,也很有礼貌,到我们家喜欢玩稍大型的玩具,骑木马,骑小车等。难怪我们在旅游景点会看到一两个妇女带好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可能有一些就是帮别人带小孩的。虽然我很担心孩子离开我们的时候会不会受到别人欺负,或者碰到坏人。尽管不能用抹黑的宣传看待这个社会,但因为种族、毒品、枪支、变态追求等问题的确扭曲了一些人的性格、心灵,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不过每次老师送他们回来,孩子们好像玩得也很开心。外孙说现在他也很喜欢诺伦,他说他现在和诺伦玩得很好,已经是朋友了。

    孩子们在外面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无法知晓,也不放心。但孩子是独立个体,他们必然要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远离大人,尤其这边的孩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