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相处,爱情应无,亲情、友情也许
? ? ? 前几天无意中从Youtube看到一视频,標題是"不要追求爱情”。演讲者是一位职场咨询师,说到品牌的创立,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把自己形成的价值观推广出去,最后等待机会与合适的人相连接。人际关系甚或爱情亦是这样,你去追与求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或人的。?
? ? ? 笔者个人认为从人性方面看爱情应该是很难长久存在的,真正的爱情基本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且都是凄美、壮烈与短暂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一见钟情到私定终身再到殉情只有一五天时间,这五天里绝对是真正的爱情:双方同时倾心于对方,双方同时都愿为对方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假设他们在一起五十年呢?莎翁真不知会怎样去写了。?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著名爱情作品描写的都是“一瞬间”的故事。
? ? ? 几十年夫妻双方的相濡以沫,绝少是仅靠爱情维系的,刚开始也许有点,后来只会是亲情或友情。这还是极少一部分好的夫妻关系,能相互容忍,各自尽自己的责任。绝大多数根本走不了多久,或即便在一起也是终日争吵不休,或暴力相向,或有一方付出极大的耐心甚至丢弃自己的尊严。
人与他自己本人都不一定能始终如一的好好相处,人不停的在背叛自己的初衷,不停地在践踏自己的尊严,破坏自己的身体;更何况与他人相处?
男女双方初期因化学效应会产生短暂的“幻觉”:这个人怎么与我如此合拍,真是灵魂伴侣,什么都那么一致,这个人如此优秀……时间一长,发现对方好像不是你当初认识的那样吗?或是自己都变得面目全非?你由一个淑女绅士变成了一个市侩的油腻大叔,满嘴脏话的泼妇,假如对方努力让自己保持住了初始阶段,那双方关系怎么可能不变?即便两个人都没变,若时间地点变了,当时产生化学反应的所有外在条件已经变了,你怎么要求双方关系不变?爱情理论上说只要有爱这个字,应该是不会变的啊。但是凡人有能力让时间地点都不变吗??
? ? ? 现今职场或商场有一流行术语,干掉你的根本不是因为你对手的强大,而是社会环境变了,人的需求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不少心灵鸡汤总在谈论爱能改变一切,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品德是爱,这恐怕也要成为“毒药”了。上帝、佛菩萨对人类的爱是可以改变一切的,是永恒的,但人类目前似乎仍不具有这种品质。你若是一厢情愿、无私奉献地“爱”上一个人,恐怕是违背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法亦即互动互利这一链,那么你估计会被人看不起。不管这个人是不是你的至亲,只要不能以等同的人格尊严为前提的关爱,都会是自取其辱。
世人无私爱另一个世人,个人认为只能发生在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之间,一般也只维持到孩子四五岁左右,一旦孩子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能跑能跳,能自己做些事情时,父母的爱已经开始有分别心(若有几个孩子)、企图心(希望孩子能有些回报)。?
? ? ? 当然每个人因其不同的教育水平、修养、德行高低不同在与人交往中则有不同表现。等到恋爱、结婚、工作,则更是以其各自能力不同在与他人进行着物质、能场、精神上的交换,或者说互帮。绝少看到有人会不包含任何私心的去帮助任何一个你想要或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双方同时都喜欢上了对方,只能说明他们二个确实在许多方面是等同、等价的,交换、交流起来很少障碍,以后的相处只要双方都在以同等步伐进步的话,会很融洽,这算是男女交往中最值得称赞的一种。
只是好运往往只降临在不到1%的人身上,其他99%的关系仍要经历种种变更,(看世上诸多情节剧即可知),或还得不断磨合。?
? ? ? 年轻女孩向往“爱情”估计大多是为了寻求一种被呵护、被保护、被照顾、被关心、被无条件宠着,自己任性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感觉。这多半是看小说、看剧太多,或自己条件太好或太不好,或自小未被家长如此关爱过,所以才幻想这样的美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男性对“爱情”的向往比较直接与主动:女孩外表、体型不错,若女孩倾心于他,多半很容易走到一起。通常年轻人看上一位异性(现在还要加上同性)多半先是外表,再看才能、家庭,而且一般会认为对方也同样倾心于你。估计大多数人不太会真正对那些从未看上过自己,从未给自己什么暗示或表示的人去疯狂追求。当然也有不少男生或女生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爱”,简直是丧心病狂地付出,最后得到什么呢?对方已明确表达了对你的不屑,你仍一厢情愿去付出,何苦呢?
最麻烦的是那种不清不楚,或一方为了单纯利用对方,不时摆出一些虚假姿态,让对方误以为你是有点喜欢或欣赏他/她的;利用者不断掂量你们之间的付出与获得,如何让自己占尽便宜。日子久了,被欺的一方恐怕都分不清感情的真实成分有多少了,这个相当害人。?
? ? ? “爱”这个字,真的让多少人为之飞蛾扑火,赴汤蹈火,肝肠寸断,心如刀绞,但不适合就是不适合,双方不等同进行交换,总会有一方心力交瘁,弹尽粮绝,燃烧殆尽之际。这又是何苦呢?这是高尚情操?自然不是,不过是出于幻觉去行动,到头来梦醒后一场空。
我个人在这关系中获得什么益处吗?我知道如何去更好地照顾别人?别人有胳膊有腿,需要我照顾?别人脑力智力也在我之上,家境也比我好,人家要我去帮什么?
回头还是想想如何把所谓帮别人的力气用在提升自我上吧:打打坐,想想自己到底具备什么特长?或去锻炼一下?去吃顿美食??
? ? ? 已婚之人更是不可“玩火”,“昏”过一次,还让自己再“昏”一次?看到别人家丈夫/妻子怎么都那么英俊/贤惠?人家怎么这么通情达理啊?这时若产生什么灵魂伴侣,红颜知己的“爱”,已不是幻觉,而是直接走火入魔!
真碰上什么觉得不错的人,还不如想想大家如何一起共同致富吧,作为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按出钱比例给予相应红利,这样即便偶尔会产生幻觉,但至少致富产生的钱却是真实的。?
? ? ? 对那些感觉不到自己被“爱”的丈夫/妻子、父母、已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要求你的妻子/丈夫、孩子、父母“爱”你了,去谴责他们缺乏爱心了,还不如谈一谈相互信任,尊重,欣赏?你若曾经从亲密关系中受到过极大伤害,要不远离,要不原谅,要不断绝关系,你自己怎么开心就好!
对那些确确实实没有尽任何丈夫/妻子、父母、成年孩子义务与责任的至亲,你只有逃离,因为他们不太可能被你改变或感化。对那些不是太离谱的,但仍有伤痛的记忆,你又无法逃离之际,你只得等时间来慢慢疗愈。
写到这,想提一下“心态”这二个字,这也是目前被滥用的二个有毒之字。比如,某一事情的发生其对人产生的伤害,20%是事情本身,80%是你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但一个思维健全的人会把周围至亲带给自己的不幸与痛苦看成是上帝的恩赐吗?估计很少有人能达到“如此”境界吧。
如若是此,那就是此啊!怎么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或“人生底事,来往如梭”那么“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仍是东坡之词可以慰藉,并一扫胸中块垒。
用时间来慢慢忘记一切的不快,并同时专注于一件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只是记住,你不是受制于任何人,你是自由的、自主的,世上没有任何人是你的“主人“,而被他们奴役;同时你也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你自己就只是你自己的主人。
?
(帮我编辑文章的女孩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我很认同,這里抄录于此:
说个题外话,一年前读到一个心理咨询师写的小说《诊疗椅上的谎言》,提到“对咨询师来说,病人的反抗是你最好的回报“。我当时非常困惑,作为治疗师你要打开病人的心结,病人一直抗拒交流可不是什么好事。作者解释说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是没有自己的秘密的,每一个人心里会有一个不为他人敞开的角落;你作为治疗师,目的是让病人在离开你的引导时也能正常思考行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你的所作所为就是有意义的。
然后我就跟我一个写网络小说朋友聊,我说现在很多人都弄混了“培育“的目的和意义。成长是一个个体逐渐脱离另一个个体的过程。不管是心理治疗还是父母带孩子也好,培育人应该明白,当培育的对象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反抗你的教导,那是最好的回报,说明这个苗子决定独立成长了。虽然它能不能独立成长是一回事,但想不想独立成长是第一步。
但是现在很多人,他们希望把身边的人抓紧在自己手里,哪怕那些人压抑、畸形、变态。就跟非给西瓜套个方形的模子,培育出方形西瓜好卖钱一样。“只要我种下去的种子还属于我,哪怕它不正常、不完整也无所谓。”)笔者:這句话让人读后有一种被震到感觉!
? ? ? 不少已成年的孩子一边接受着父母辛苦劳作给他们的经济援助,一边自己还看不惯父母的节俭且大手大脚挥霍着父母的钱?其实孩子长大成人,父母也不欠孩子什么了,父母不会也不应指望着从孩子处得到什么经济回报,那父母怕什么?
若在孩子幼小时,父母有些不当之举,给孩子造成伤害,要尽快真诚道歉并请求孩子的原谅,自己以后也不要再犯相同错误。成年后的孩子若仍记恨在心,父母这时也做不了什么,随其自然,保持距离。也许我以前所做的事对孩子伤害非常深,在我死之前都无法得到孩子的原谅,那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眼下即便我是乞尾叩头也换不来孩子的原谅,那何苦呢?余生把自己过好最要紧。网上有篇文章说“人生在世总有后悔或遗憾的,无悔几乎不太可能”。
也有不少是父母自个儿过的逍遥自在,即便是已成年的孩子若经济窘迫,父母是有能力去帮助的,但却仍不顾不问;或父母自己游手好闲,平白无故伸手问孩子要赡养费。如果你以前也同样为孩子付出了你作为父母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孩子是有义务赡养父母,但若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也别怪孩子与你保持距离。?
不管是何种情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最公平合理的是相互尊重与信任,并做好自己,过去的你无法改变了,但眼下是可以有选择的,那么未来也就有了希望。
2020.7.17
因此,东方的古典教义包括佛家和道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才能透彻人生。世间都在因果轮回中成住坏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