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 看了表弟发一张老成都民俗公园的照片,以后便总是心心念念着它。后来终于找了个机会,游访了这里。
老成都民俗公园位于人民南路立交桥下,布置独具匠心。虽然地处繁忙的人民南路和二环路,却完全不觉繁杂。它利用现有的植被,引入成都老街文化概念,在桥下开辟出独特的园艺景观区。
来到立交桥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有现实感的情景。
桥下好些等待雇主的民工,他们或悠然自得地翘着二郎腿,闭目养神;
或捧着手机,扑捉可能有用的信息,或玩着游戏;
有的形单影孤地枯等;
有的三五成群地打牌说笑逗闷。
他们说:”工钱么?300元一天,什么活都可以干。“其实,他们多半是做装修。
这几个民工快乐友好的情绪十分有感染力。
他的伙伴纷纷告诉我,他脸庞有白色的长须。当那些民工看见我真的拍下了白须,都很兴奋,显得很满足。
桥墩上画着几乎消失的各种旧职业和儿童游戏。
立交桥下有传统手工艺作坊。这个甜美而略带羞涩的女孩是个很安静的学徒,她似乎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十分专心地学刺绣,真是不易。
老成都民俗公园据说由成都武侯区政府于2001年9月开工建设,2002年元月正式对市民开放。这个公园可是荣获了城市规划金奖的项目。公园由铜塑群、壁画墙和微缩景观三个部分构成。
这位大姐告诉我,她的家原来就在这个桥下,因为建立交桥,她家和周围邻居都被拆迁了。好在还了她一个小卖部,据说傍晚和周末生意还不错。
这里的卫生间也装饰得如此典雅。
人们可以在此小憩
以茶会友
打牌
还可以自由自在地练习吹号。
翠绿的竹篱笆使人不觉得盛夏有那么热。
国际化的都市当然还有英文版的介绍。
铜塑群是反映一些早已消失的老成都的儿童游戏和旧职业,人物形象各异、栩栩如生,一股怀旧的生活气息环绕身边。浮雕壁画墙则穿插在铜塑群中,彼此照印,相得益彰。壁画多反映老成都的生活场景、传统民居,此外还有一些介绍成都山、水、饮食、习俗等内容的文字。
滚铁环。
弹玻璃球, 成都人叫打弹(dan)子, 但是球不在了。
射弹弓
成都人叫“斗鸡”, 东北男孩叫“撞拐”,斗智斗勇的游戏。
铲牛牛-抽陀螺。
这些游戏,似乎不论南北,都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看小电影,大概是幻灯吧?
转糖饼。咦?糖饼艺人去哪里了?
木匠。这可真是考“水平”。
推鸡公车
一丝不苟的锁匠
理发
跑堂,即提壶泡茶、掺开水的堂倌,雅称“茶博士”,是老茶铺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他手托的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的。
扯响簧就是抖空竹,现在算是杂技。
说起民俗,在成都博物馆里,人们还可以看到下面这些街头巷尾的生活民俗。
这是卖水烟壶的吧?
看到他,仿佛又听到了“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
哪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打弹珠
放鞭炮
小酒馆的账房先生
耍猴戏
庙会,花会上,小朋友们很喜欢的卖风车货郎。
四川名小吃
陈麻婆豆腐。成都万福桥的陈兴盛饭铺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张,掌柜的婆娘因脸上有麻子, 被人戏称“陈麻婆”。陈麻婆烹制的豆腐色泽红亮,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兼具各种味道,故在晚清民国时就成为了一道著名的大众川菜。现在成都有好几家陈麻婆豆腐店呢。十几年前的印象中, 万福桥的“陈麻婆豆腐”比其它地方的“陈麻婆豆腐”的味道好,不知如今会是如何。
担担面,由挑夫们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现煮现卖面条而得名。虽然担担面挑夫早已没了,但我很喜欢老四川图书馆旁边的担担面馆子,只是后来那个小小的面馆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盆盆肉。看起来有点像现在成都街边的串串嘛.
三大炮,即红糖糍粑。三坨热糍粑被接连抛击甩在桌上的铜碟,使其跳入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发出“当、当、当”,“嘭、嘭、嘭”的响声,故称“三大炮”。浇上红糖、撒上芝麻,是极富声色的表演型美食。
打锅盔, 人们可以顺着远处传来的擀面杖敲击案桌的声音,寻到锅盔铺。成都的锅盔大致有夹各种馅的锅盔和军屯锅盔。我每次回成都就会想吃那酥脆金黄的军屯锅盔。
转糖饼,颇具艺术性。在庙会等活动中,总是被孩子们围着。当转盘中心的竹签转停后,箭头指向什么图案,糖饼艺人就用熬熔的糖浆画铸那个图案给转糖饼的孩子。通常有龙、金鱼、关刀、猴、桃等,十分生动。
据说过去成都平原乡村遇红白喜事, 添丁、建房等,都要办宴席,俗称“九斗碗”,请亲朋好友来相聚。因多摆席于农家院坝,又称“坝坝宴”。
吃讲茶,去茶铺轻言细语地解决纠纷的方式很有趣。即发生争执的双方请德高望重的或知名人士出面到茶馆喝茶,评判是非。如果双方都负有责任,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果一方输理,则由该方付全部茶钱。
再来看看老成都民俗公园。
立交桥下的桥墩上的碑文和浮雕。
春熙路
微缩景观包括一些老成都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地点或建筑,让到访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这些景观大多已消失,但这组微缩却可以使人们比较直观地了解成都的过去。
老成都民俗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高品味的休闲场所, 如果有时间,不妨去这里坐坐,品茗,会友,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