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绪缘起,感怀执念,聊以尽兴。
正文

商业雄心与政治幼稚(5)七年前的“美国造”

(2020-08-03 15:46:12) 下一个

2013年4月23日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以“MADE IN THE USA”为封面新闻,专题介绍了实现“美国造”的紧迫性、可能性及高技术性。

我是在2013年6月初看到了这篇文章,然后写了一篇随笔。内容如下:

 

16年前。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及日本,还有台湾及香港,均受到严重冲击。中国也难以避免。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府表现出“大国风范”,国内大量出口商家为此买单而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海外订单的大批转移恐怕是日后制造商从中国撤离的伏笔。
 
5年前。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摧毁了数以千记的港台制造商的大陆梦,也促使国外制造商启动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工厂的计划,他们的中国梦开始破灭。
 
没有偶然发生的事情。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国在制定及执行自己的发展计划时,美国也在这么做。大家都在竞争,争制高点。在中国,主要是政府及国有超级企业的行为;在美国,则是政府配合超级私有企业的行为。中国有中国的危机意识,美国有美国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指向不同,促成“中国造”及“美国造”的交替。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美国造”的回归。
 
“美国制造”(Made In The USA), 这是美国《时代》(TIME)杂志今年4月22日一期的特刊文章,其副标题是《制造已回归--可职位在哪呢?》(Manufacturing Is Back--But Where Are The Jobs?)
 
先看看封面的配图:闪闪发亮的“MADE IN THE USA”这四个字不是工人的手工产品,而是机器人的产品。
 
什么意思呢?这正是这篇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作者Rana Foroohar及Bill Saporito以电池为引线,探索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包括电池在内的大量劳力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早已移往中国,使资本家及投资商有机会大赚利润,并让中国在短时间里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是什么在拆“世界工厂”的台,而促使此类产业回流美国呢?
 
文章是这样开始的。“在内罗毕郊外,有一座鲜红色的移动电话中继塔,为该市300万手机用户中的数千用户提供服务。塔内安装的电池采用高科技设计,目的只有一个,即在电网断电时,为信号传递提供备用电源。令人吃惊的是电池的产地。不是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亚洲其他制造大国。相反,这些电池来自美国纽约州的一家工厂。”
 
文章接着分析。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虽然并不很乐观,但是,有一个亮点引人注目,这就是出现了多年不见的“美国造”回流趋势。在过去三年中,产品制造回流美国“创造了50万就业职位”。从北部的三维打印到中部的乙烯,再到南部的丙烯技术,美国工人正在忙着生产世界各地客户都等着购买的产品。
 
从文章里还可以看到一个新动向,即(在)中国已成功获得优势的行业也受到冲击。比如,苹果公司虽然在中国的工厂规模几近一座城市,最近也决定将在美国建一个电脑组装线。再比如,最早开始全球采购沃尔玛宣布将在今后10年中投资500亿美元在美国国内采购。还有,爱室丽家具公司(Ashley Furniture)曾因不敌海外竞争而丧失7万多职位,如今也雄心勃勃地投资8000万美元建新工厂。其总裁表示,放在10年前,根本不会想在美国生产家具的事。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变化呢?文章作者给出了以下几个答案。
 
首先是能源成本出现逆向变化。美国页岩油及页岩气的发现与开采(将另文探讨),令美国一跃成为未来产油气的翘楚,制造业的能源成本将大幅下降。而中国相反,将趋于依赖海外油气,制造业的能源成本会快速抵消人工及材料成本,加上一切都要经过海运或空运去美国,运输成本随着能源成本提高,美国资本家不会从中国造中得到更大利润空间。
 
其次是人工成本的逆向变化。“中国造”基本上依赖的是人工成本低,大约低于美国7.5倍。但随着工资、待遇、劳力短缺、工会保护等的逐年递增,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个差距会逐年减小。而美国的人工成本却因工会势力被大幅削弱而相对下降,不再令资本家望而生畏。另外,还有一个时间成本问题。远洋运输根本无法满足时间上的需求,很多美国企业便宁可就地订货。
 
第三是计算机带来的自动化、产品前沿化。制造业可以早于世界其他国家率先应用美国的高科技成果,生产他国目前尚无法生产的产品。
 
第四是制造业对研发的投资与生产率的增长。制造业对研发的投资占私营企业的67%,并拥有30%的生产率增长,每美元生产活动对经济的回报达到1.48美元。
 
第五是管理高科技化。工厂管理计算机化已经落后,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化、无线化,即通过互联网在iPad之间实现管理(订单、库存、采购、生产指令等)无线化。相应的是工人高学历比率上升,约53%的工人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
 
第六是三维打印技术的成熟及扩张普及。三维打印对“中国造”的冲击,国内人现在恐怕还很难看出来,更难感觉得到,因为难得一见,更因为从私人小生意到国有超级跨国企业依然行进在传统操作中。三维不但可以解决劳动密集型带来的成本高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代表了新型技术在美国受到的重视和推广。与以往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不同,美国近年已出现政府政策倾斜、财物资助、帮助研究机构与生产商结合,令实验室成果快速成为实用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的趋势。
 
文中提到的这几点原因虽然都是表面现象,但分析一下后,也能看出,“美国造”的回归其实也依赖于“成本低”。与“中国造”的成本低不同的是,“美国造”的低成本靠的是技术进步。一个产品的生产地点选在哪里,主要还是取决于资本家最终可能获取的利润的高低。在生产技术方面的一切科技进步,最终都要被资本家利用来实现成本最小化及利润的最大化。

--------------

这是7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在过去的7年中,回归本土建厂的企业继续增加。美国中东部及中西部等相对贫穷落后的州也因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国资本前往投资建厂,其中包括多家中国企业(一些不影响美国企业利益、不会为美国民情利用来抹黑政府的实体工厂)。今年,美国政府又出台了政府出资帮助企业回迁的政策。接着又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强迫许多外国厂家(包括台积电)在美国建厂。

即便仍然坚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美国企业,也会因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改善,比中国更低的人工成本,更灵活的政府政策,更友好的政府环境,更重要的是避开美国政府的行政打压及可能的司法跟进,而开始在其他国家布局,逐步撤离中国。

在这转向逆行的暗流涌动的7年中,中国新兴一代的专家学者及对外政策制定者们不但没有延续前辈成功的低调处事原则,洞察美国的暗流,采取对策,将可能发生的危机或预先化解,或推迟其发生,力争对外搞好政府间关系,以保证中国企业顺利进军国外市场,反而开始雄心膨胀,自以为是,摆出大国架势(从“说不”那天开始的幼稚),开始日甚一日地对外国政府轻则斥责,重则威胁,实在是起到推动着中国日益离开国际合作的负面作用,不但对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毫无助力,反而为他们日后的海外布局设下了重重陷阱。

学美国、学苏联,也一定要有人家的资本。中国有什么资本呢?美国是世界老大,老大训谁谁都害怕,因为美国控制着全球最大的贸易结算体系,美元都得再美国结算,哪个国家都得保有美元账户。美国的军队遍及全球,美国的CIA和FBI几乎可在全球范围内抓捕他们想抓的人。美国可以惩罚几乎所有的商业性公司,说罚款就罚款。美国还有能力颠覆一个国家的政府,如果他们觉得必须。

苏联是当年苏联集团的老大,自然也可以像美国那样想整谁就整谁。中国是谁的老大?中国的资本是什么?是投资,是贸易,是自己可以买人家的产品。这算什么老大?惹急了,不卖给你不行吗?

眼下的疫情,很多国家被迫停下了与中国的贸易。假如人家发现,不跟中国做贸易,天也没塌下来。假如人家把工厂搬到其他国家,并顺利建了厂,出了产品,产品质量也不差。假如人家把订单给了其他的国家,也可以满足自己国内的需求。假如人家找到新的买主,照样可以赚钱。那以后中国还有什么资本对人家指手画脚呢?

更重要的是,中国自己就有被大国指手画脚的伤痛经历,因而对这样的大国深恶痛绝,难道自己忘记了当时的心理状态?哪个国家会对此感到舒服?为什么自己却也要学着样子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甚至打压呢?当自己对外一再声称一切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的时候,为什么不通过双边谈判或者私下沟通,而非要对人家公开指手画脚呢?这样的做法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毁坏国家利益?当一天天看着一个又一个国家与中国反目,老百姓可以破口大骂,报章媒体可以说三道四,外交人员可以举杯弹冠,而不反躬自问吗?

7年,10年,20年。美国布局20年,操作10年,7年前初见成效。如今,美国开始全面启动回归战略。前文提到,中国的发展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而是借助外国的推动,外资的投入,外企的运作。可中国却盲目自大了20这不仅仅是企业家们的幼稚,是整个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幼稚,也是政府在对待外资在国内运作政策的幼稚。

弱国无外交,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代表不需要外交智慧,更不代表不需要洞察对手的一言一行,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中国不是缺乏智慧,而是这种智慧的运行及打下的良好基础被日益盛行的战狼式外交手段给抵消,甚至破坏了。

不要只看自己已经长了这么高,这么胖。要往前看,要看到疫情过后,身边还有多少国家可以任由你指手画脚。这还没有考虑美国的离间计。中国不能自绝于世界,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大国梦。也不要总说眼下发生的一切都是反华势力造成的。中国的俗话不是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吗?不是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吗?

毛泽东怎么说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泽东时代的“自力更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时的中国政府提出所谓的“内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缺乏战略洞见和远见及轻狂的暴发户心态造成的。没有哪个时代的哪个国家的经济会因为内循环而富有生命活力,更遑论强大。

在这样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尽快终止国家对外的生硬政策(强硬不等于生硬),尽快终止令所有人厌恶的四处咬人的伤害国家长远利益的外交行为。被国人揶揄的“战狼式”外交需要终止,哪怕打起仗来,也不需要战狼式外交。什么叫建立最广泛的联合统一战线?任何国家都有左中右三种势力,任何时候都需要化敌为友的外交,现在更需要。

要趁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四处树敌的机会(人家已有所改变),与自己的周边国家,与欧盟,与传统朋友非洲等,抓紧时机,修补、重建及新建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破解美国现时对中国的围攻,为自己的企业进军海外铺平道路。

可人家给我们这个机会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isuiyi 回复 悄悄话 发展经济,忽视了社会秩序是基础。
萝卜快了不洗泥;
想慢下来吃干净萝卜又发现连萝卜都没有了。
一地鸡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