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蚂蚁

一位爱好艺术、文学、摄影和旅游的海外游子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包袱里珍藏的一段历史

(2018-12-21 18:02:30) 下一个

夫人从中国探亲归来,带回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她兴高采烈地向我展示那些花花哨哨的服装和礼品,我却注意到一件非常特别的东西:两块绣花蓝布。

一副绣花鞋面

“这是什么?”我的眼里充满了疑惑。她说:“是姥姥早年绣的一副小脚鞋面,在妈妈的包袱里放了多年。妈妈知道你喜欢研究文物,让我把它带来,你看看有用吗?”

我把那块蓝布放在手上仔细观察;这是两块10 X 20公分左右的普通蓝布,前端剪成尖状,后端平直,中间有一朵用浅蓝和白色丝线绣成的类似蝴蝶的花。将这两块布围起来,就是一只古老的绣花小脚鞋鞋面。这可是年代久远的珍奇物品,因为近些年来,大陆民间就几乎再也见不到小脚鞋的踪影了,更何况这还是一副没有完成的鞋面呢!

小脚鞋是什么?年轻人不太清楚,中老年人却记忆犹新。小脚鞋又称“弓鞋”、“半弓”,为缠足妇女所穿,是民国以前数百年中国妇女最普遍的服饰之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残余。封建社会女性在童年时就要用布帛把脚缠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世人称之为“三寸金莲”,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心的“BATA Shoe Museum” 还有一些中国小脚鞋的展品。

绣花鞋面背面衬的是一份与鞋面同时剪裁而成且已发黄的旧报纸。让我惊奇的是,它竟然是从一份英文报纸!我知道,姥姥是不识字的,更何况英文了。那么,这是份什么报纸?它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成了姥姥绣花鞋面的衬底?报纸上这些文字讲了些什么?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一系列的问号。

两片旧报纸

我凑近那两块纸片,仔细辨认上面的文字。在左面这张的上端,有一行较大且加粗的英文字--“L.A.EXAINER”, WENDNSDAY,SEPT.2,1931”。经查询,得知这是一份美国早年的报纸,“L.A.”是洛杉矶英文名称的缩写,这份报纸译成汉语就是《洛杉矶探索者报》。

《洛杉矶探索者报》总部旧址大楼

 《洛杉矶探索者报》由美国的报业大王Willam Randolph Hearst创刊于1903年,是一份每周发行七天的报纸。其鼎盛时期每日读者超过70多万,员工2000余人。这片旧报纸上的铅字形状不是很一致,排列的也不是太规整,看来那时的印刷技术还不是很完美

1931年前后美国正处在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与今天的这场金融风暴类似,那场经济危机也是由于华尔街股市的爆跌而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如何促销和吸引顾客是各商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能否聘到优秀的服务人才是他们的共同愿望。这份《洛杉矶探索者报》工商版,刊登了一些招聘年轻女性商店服务人员的广告。

上世纪初美国经济危机景象

那时美国蓝领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为75美元,而有的广告却承诺每天5到10美元。更有甚者,为了推销某大公司的圣诞节艺术卡片,有一则广告竟承诺每天100美金,在当时因该是很高的报酬了。

鞋面引出的故事

需要再次描述一下这块布:这是一块青蓝色布,布面平整,色调均匀,织线细腻。如果以今天的目光看,这不过是一块极其普通的棉布,颜色也一般。可是,经过查询,我才知道这块布反映出极不寻常的中国纺织工业历史。

不知你是否看过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连续剧《大染坊》,它讲述了20世纪初山东印染业的兴衰历史。善于谋略的染坊老板陈寿亭、雾气氤氲的大染坊,一定给你留下了印象深刻。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山东乃至华东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不是这部电视剧里反复提及的周村,而是我的家乡-潍坊(潍县)。

根据史料记载,潍坊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那里是山东最著名的手工业棉织区。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潍坊的前身“潍县”就有“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称。民国元年(1912年),潍县东乡人购进铁制织布机数台,生产出精良的白布,效益极佳,于是不几年间潍县各村纷纷效仿,那一带几乎皆以织布为业。1934年前后,潍县地方的织布业兴盛到极点,成为山东土布业中心,在整个华东地区独树一帜,产品远销到华北,华东,华南各省。

由于织布业的兴起,当年潍坊的漂染业也很发达。漂染业分机器漂染和手工漂染,山东机器漂染始自1928年潍县大华印染厂的成立。该厂用23 X 21支纱织白布所染成的阴丹士林布,色泽之美,质地之精,在当时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城乡男女皆可穿用。那时穿士林布风靡全国,久盛不衰,改变了许多城乡居民只穿青衣粗布的历史。

受潍县大华染厂影响,德聚、信丰等机器染厂相继建立,潍县印染业当年跃居华北之冠。姥姥的婆家,就是潍县信丰染厂的股东之一,年轻的姥爷当时在他父亲所开设的布庄当会计。经过比对,姥姥这副鞋面所用布料正是当年畅销全国的阴丹士林布。 

阴丹士林布 引导中华服装新潮流

“阴丹士林”、“士林蓝”、“士林布” 这些字眼给那个时代过来的老年人留下过极深刻的印象。阴丹士林其实是一种染料名称,德文Indanthren的音译。用阴丹士林染料染制的布匹颜色鲜艳,耐日晒和洗涤,牢固度较高。阴丹士林蓝可取代木蓝等传统靛蓝染料,又被称为“洋靛”。其颜色种类还有多种,但是人们常常所说的“阴丹士林色”多指青蓝色,由此染成的布常被人们惯称为阴丹士林布,穿一件阴丹士林大褂,令人觉得特别时尚。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阴丹士林布广告

你在许多三十年代的电影中不难看到,当时的城乡居民无不喜欢用阴丹士林布做成的服装,女学生更是狂热地喜爱它。事实上,蓝布本是淳朴的北方服装特色。尤其是居住在北平的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阶级,一年四季每人都有几件蓝布服装。在民国中后期,阴丹士林蓝布的长袍甚至成了高等学校师生穿戴的标志性服装。由此说来,阴丹士林布引导了那时的中华服装新潮流。

一份特殊艺术品

前面提到,我姥姥连汉字都不识字,更不用说英文了。这篇报纸出版的日期是1931年9月2日,星期三,那时正值民国初年。据岳母回忆,姥姥是属大龙的,18岁结的婚。经推算,姥姥出生于1916年,1934年结婚,也就是该报出版后的第三年。姥姥绣这双鞋面应该是在她成婚后而不是在此之前,新成婚的姥爷送给新娘子一块本布庄畅销的布做绣花鞋面是最顺理成章的事。再说,嫁给布庄东家的人,不用本家布庄的布,又能用哪家的布呢?

老潍县信丰印染厂

于是,我们初步勾勒出这样一副图画:一份1931年美国洛杉矶出版的报纸,飘洋过海,几经周折,大约在1934年前后来到了中国山东潍坊(当时叫“潍县”),到了一位刚刚成婚的大家闺秀手中。不过,她不是用来阅读或了解万里之外的美国社会,而是将它裁剪,用做她绣花鞋的衬底。于是,一面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小脚绣花鞋面,另一面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美国报纸的工商信息,两者戏剧化地结合了在一起。具体来说,是用中国的丝线经过一位姑娘的巧手缝在了一起,组合成了一份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殊艺术品。它的主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份艺术品竟然在她的包袱里珍藏了70多年!

 

原作于 05、19,2009,曾刊登在加拿大多伦多《加华时报》

注:文中有关数据,选自《中国近代手工业资料》,第4卷,第11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流浪北美的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回 '我冇醉' : 你讲的日军占领潍县期间的集中营是发生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与日本翻脸之后的事,而那份报纸是1931年的。那时老岳母的父亲经常去青岛做生意,他在与国外轮船上的海员有许多交往,是他从那里带回来的。再说了,集中营有日军严格把守,普通人是没法跟里面的人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直到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美国才派了一架飞机飞抵潍县上空,向集中营空投了伞兵,带去了日本战败和他们终于得救的消息。

谢谢跟帖!
我冇醉 回复 悄悄话 抗战期间,潍坊有日军外国侨民集中营,那报纸会不会是侨民家人寄来包裹中的,或者是侨民带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