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
格非2016年出版的小说。
“日来月往,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在俯仰之间,千秋邈远,岁月苍老,蒿藜遍地,劫灰满目。”
小说像拼图一样,通过故乡的几十个人物,拼出故乡的兴衰过往,也代表了中国各地乡村的变迁。我其实还是很喜欢格非这种迷舟似的叙事方式,一层层抽丝剥茧,慢慢揭示事情的原因和结果。这本书也不例外。但这本书确实不像《山河入梦》那么紧凑,书中人物众多,有又很多亲戚关系,有时候看到后面我就有点儿忘了这人是什么人,在哪儿出现过了。我看网上对这本书的负面评论也是类似的感受。不过我觉得瑕不掩瑜,还是能够吸引我一刻不停地看下去。感觉格非的作品越往后越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主人公开始逆来顺受了。
停下来,看那花样年华 – 林禹铭的人文漫步1 上海
关于上海,主要是建筑的介绍。作者是台湾人,但对上海的了解相当深。介绍从名人故居开始,围绕上海过去100多年的经历,一一讲述上海有名的建筑,还挺有意思的。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徐坤在世纪初的小说,关于外地分配到京城的新北京人的故事。可能没有类似的经历,觉得写得一般。
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
还挺喜欢这本吴淡如写的游记。她的游记有描写,有感情,有自己的体会,让人感同身受。她描写旅途中美好的事物,但也有辛苦。比如她去南极,就自嘲是自找苦吃,去一次就够了。但她又能在艰苦中发现美。她在后记中写到旅行的辛苦,像屋子里的霉味、烟味、冰箱的嗡嗡声和窗外的喧哗都会让她夜不能寐,我深有同感。也许是她的游记把自己放在了环境中,让人更有共鸣。相比之下,陈丹燕的游记总感觉人在物外,虽然描写可能更精致,却少了共鸣。
Gone with the Wind
从图书馆借了这本听的书,重温了一遍。上次看还是在大学,基本都忘了。再看觉得还是挺好看的。但因为自己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书中有些描写已经不敢苟同。对美国南方和主人公之间感情的描写还是很精彩的。战争和奴隶制的画面基本都是侧面描写,但也可以了解当年南方人的想法,这可是民主党的想法哦。谁承想一百多年过去,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想法来了个大掉头。据说这本书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圣经,有史以来排名第二,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当然这本书也备受争议,就是因为里面对黑人和南方的描写。我准备把这部电影也借来重温一遍了。
铁凝日记 – 汉城的事
2003年非典期间,铁凝陪她父亲去韩国参加她父亲的画展。这就是她在韩国时候的日记,记录了当时每天的重要事件,有人物有风土人情,这些方面我都还挺喜欢的。但也有xxx出席她父亲画展什么的记载,就有些无聊。
Dune
看了个开头儿就一直有点看不下去这本书,拿起又放下,本来还是挺喜欢看科幻的。幸好后来借到了听的书,里面有不少演员演绎,朗诵性质,像听电影录音(当然没有那么多音效),也就一直听了下去。其实觉得这本书并不像科幻,没什么硬核的科学知识,更像奇幻(fantasy)。里面着重的是宫斗情节,但节奏有点慢,不是我的茶。我更喜欢看大刘的《三体》。本来看这本书是为了看电影做些准备,哪承想书还没看完,电影已经从影院下架了。只好以后从图书馆借了,真是遗憾,本来很期待看大屏幕效果的。
我们的老院儿
肖复兴写的关于他以前居住的大院儿和院儿里的人的回忆。人和事都是发生在五、六十年代他所居住的北京南城靠近前门的粤东会馆。可能因为我父亲也是出生长大在南城,和肖复兴是校友,年纪也差不多,所以我对他写的事既感兴趣又觉得亲切。因为叙述中有文革,而文革就像人性的照妖镜,好的越好,坏的越坏,什么都放大了,所以整本书并不只是温情脉脉,也有丑恶凶险。反正是家长里短,爱恨情仇。读完只能感叹人生如梦,倒有些悲观。这世间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到最后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只小蚂蚁,随着命运漂浮罢了。
一把刀,千个字
图书馆刚购进的王安忆最新小说。全书分上下两部,外加一个尾声“后来”。引用豆瓣的简介:“上部讲的是淮扬菜厨师陈诚199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故事;下部主要是共和国初年东北知识分子家庭的故事。上部每一章在儿子陈诚的九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间来回闪跳,引出母亲为何缺席的悬念,下部从头解答母亲的人生以及随之而来全家人的命运变迁。”小说跨度很宏大,人物性格也很鲜明。王安忆的小说都有她自己的套路和叙事风格,细腻、生动,但有时候句子不带主语,或者人物没有姓名,只以“她”、“他”为名,看起来有点费劲,来回读才明白说的是谁。也没准儿是我中文退化了????。对菜肴的描写要是再细致系统些就更好了,我想靠它下饭呢。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