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也许不知道懒龙为何物。其实它是一种蒸出来的面食,里面放肉的叫肉龙,放菜的就叫菜龙。之所以称为懒龙,大概是因为它比包包子省事,算是懒人的做法。如果卷成一个长条,宛如一条龙,然后切成等长的单个上屉蒸。记忆中我们吃的是单个做的。大师傅们把发好的大概做两个馒头(应该是四两面,实际重量不够 - 司务长贪的, 大师傅们吃的,都是从学生们口中克扣出来的)的面擀成片,放上加了盐(不用其它调料就足够香。一是因为百味盐为首;二是那时候的猪属于有机猪,肉香;三是因为人们普遍吃肉少)的肉片,然后一卷,就成了。食堂几个大师傅每天要准备几百个学生的饭,没有时间包包子,而做懒龙效率极高。
懒龙一个星期只有一次,记忆中好像是星期三中午。其它日子的午饭是两个馒头加上一碗开水兑少许酱油和醋,上面漂着几片韭菜叶(学校菜地自产的)和少许菜籽油油花的混合物。之所以称之为混合物,而非汤,是因为它通常是用蒸馒头的笼锅水混合而成的。
早饭和晚饭是窝头咸菜加玉米粥,中午馒头加笼锅水,学生们的肚子普遍属于贫油肚。因此,大家每天都盼着星期三中午那个令人垂涎三尺的懒龙。
一个懒龙对于许多人来说,那是不够解馋的。食堂故意把懒龙做得小一些,打完饭后多出来的就卖“机动”,用来创收。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舍得去买“机动”。因为一个要四两饭票外加两角钱。另外,即使有饭票有钱,也不一定买得上,因为这是个力气活儿。
每星期三中午,食堂前面就会出现如此场景。打饭时间还没有结束,一队男生就紧贴着食堂外墙排队。战争让女人走开,买懒龙让女生靠边。队伍中从未见过女生。列位也许知道国内流行用石灰粉刷外墙和树,大概一米半高,不知道是为了美观还是杀虫。可是我们学校食堂外墙上的石灰已经被买机动的男生们蹭光了。等到排到窗口,队伍就成了人堆。对美食的欲望已经使人变得没有秩序。窗口很小,只有身强力壮,个头高的男生(高二、高三的居多)特别是那几个臭名昭著的体育特长生,才能有机会爬到人堆上把手伸进狭小的窗口。等到买上机动,刚才吃进肚子里的那个估计已经消耗一半了。
记得最惨烈的一次,拥挤的人群差点把食堂前面用木柱支撑的雨棚给挤塌。年轻的学生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