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iots of Fire《烈火战车》
这部以体育为题材的英国电影是1982年第五十四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共赢得4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原创音乐)。
该片根据参加了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的两个年轻短跑选手的真实故事编写而成,他们两人并非来自主流阶层,但是最终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并赢得100米和400米金牌。
电影名字Chariots of Fire出自圣经
Isaiah 66:15 - "For, behold, the Lord will come with 'Fire', and with His 'Chariots' like a 'Whirlwind', to render His anger with fury, and His rebuke with 'Flames of Fire'."
故事
1919年,英国在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人们慢慢走出战争的阴影,怀着对生活美好的希望积极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剑桥大学英国法律专业学生哈罗德·亚伯拉罕(Harold Abrahams,Ben Cross 饰)是来自立陶宛的犹太移民,也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短跑运动员。他刚到剑桥大学就读、还是一名新生时,就立即挑战了该校历史悠久的三一学院广场环跑记录,这项竞赛七百年来还从没有人跑赢过(矗立在学校广场的大钟在正午12点开始敲钟,敲到最后一下需时43.6秒,挑战者必须在这之前绕着广场(400码)跑完一圈),亚伯拉罕打破了这项记录并希望自己在奥运会成为跑得最快的人。
这部影片同时讲述了另一位苏格兰飞人,埃里克·利德尔(Eric Liddell,Ian Charleson饰),出生于中国的利德尔是一名苏格兰传教士的儿子,有着坚定的信仰,立志最终回归传教生活。同为传教士的妹妹反对他因为赛跑而影响他们的传教事业,但利德尔认为自己的天赋来自于主的恩赐,他要为彰显主的荣耀而跑。
I believe 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but he also made me fast. And when I run I feel His pleasure.
我相信上帝为了某种目的创造了我,不过他同时也让我能跑的很快,我跑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的愉快。
把跑步当作purpose的利德尔“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
当时,利德尔是唯一一个在比赛中击败了亚伯拉罕的人。亚伯拉罕聘请了一位专业教练山姆·穆萨比尼(Sam Mussabini,Ian Holm饰),帮助他提高,这让剑桥这所贵族学校里的两位资深教授感到不悦,他们希望他采用不使用职业教练的业余训练方式,这样会显得更贵族些(奥运会只允许非职业选手参赛,赢得过1912年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奥运金牌的美国选手Jim Thorpe曾因短暂地参加过职业棒球联赛,而被剥夺了奥运金牌,直到后来才修改规则,允许职业选手参赛)。但亚伯拉罕却认为这是来自贵族阶层对犹太人和平民的他的偏见。(其实主要是源于他对失败的恐惧,同时又想借跑步来肯定自我)。
I've known the fear of losing but now I am almost too frightened to win(我已经知道了输的恐惧,但是现在我几乎太害怕以至于不能赢了。)
另一方面,利德尔是为了信仰而跑,尽管他内心宁静,但是仍遇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奥委会将百米赛跑安排在周日举行 (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周日是安息日,要参加教会的主日崇拜,而不应劳作),因此利德尔在得知比赛安排后拒绝了在安息日出赛,即使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未来的国王威尔士王子的劝说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幸好后来由于队友的退出,利德尔得以参加了400米比赛,并一战成名,以47.6秒的成绩同时打破了奥运会和世界记录。而历经挫折的亚伯拉罕也以10.6秒的成绩打败了热门的美国选手而取得了100米金牌。
比赛是一个人超越自己,种族歧视也许只是自身软弱的借口.从两位剑桥校长举杯庆祝亚伯拉汉的胜利再回想他们之前与他的那场交锋,发现并不是他们陈腐而是亚伯拉汉的不成熟.
比赛是一次瞬间的绽放,不是生活的目的.这就是这部励志电影的意义。
Fiction vs. Facts
显然,为了增加戏剧性,影片对当年的真人真事作了一些夸张和渲染。
电影中亚伯拉罕是在经历了200米失利后才发奋图强赢得100米的胜利,但是实际比赛中, 亚伯拉罕是先赢得100米冠军后,在随后的200米比赛中亚伯拉罕败北。利德尔也参加了200米比赛,但是输给了美国选手得了一块铜牌。(如果他也参加100米比赛,很有可能跑得比亚伯拉罕更快!)
利迪尔不只是放弃了100米比赛,在赢得400米冠军后,也因为需要在周日比赛而放弃了代表英国队参加4x400米接力。(英国队得到了铜牌,如果利德尔参加的话,他们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名次?)亚伯拉罕参加了4x100米接力,并取到了一块银牌。
电影中400米决赛前,一名美国选手给了利德尔一张纸条上,引用了圣经中的一段话 "He that honors Me I will honor" (彰显主荣耀的必被主彰显),这其实是一个利德尔队友早些时候在酒店为鼓励他而写下的。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也让豆先生(Mr. Bean)和这部电影音乐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表演。大英帝国的荣耀只堪追忆,但是根植于英国人的贵族精神却是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石。
荣誉中国人
在早期的一些文献中,利德尔因为出生于中国而被错误记录为为中国取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不过纵观其一生,利德尔其实是比很多中国人更爱中国的外国人。(希望有一天中国能授予他荣誉国籍,来彰显他对中国的热爱)。
盛誉后的利德尔又回到他的出生地—中国。首先在天津,后又到了河北衡水肖张镇传教。1934年在中国天津和同来自传教士家庭的加拿大人弗劳伦斯 (Florence Mackenzie)结婚,1941年日本加紧了侵略步伐后,英美等国家开始了撤侨行动。利德尔不得不先把身怀六甲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送回加拿大躲避,而自己则继续留在危机四伏的中国。1943年利德尔和其他传教士被日本人关进了潍县(今潍坊)战俘营。在拘押期间由于被迫过度劳动和营养不良,后得了脑瘤,于胜利前几个月(1945年2月)不幸病死于日军战俘营。
1991年利德尔的女儿在访问天津时,把他获得一个奖牌捐献给了利德尔曾任教过的天津教会学校(现天津第十七中学)。
2005年潍坊市政府在纪念潍坊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活动中为埃里克·利德尔的纪念碑献了花环。
2016年大陆拍了一部电影《终极胜利》(The Last Race)讲述了利德尔在中国的生活,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