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鱼老友

恰似远来的红叶,怀着一片赤子痴心,或思乡长啸,或感时叹咏,或壮哉抒志,或相思寄情,喜怒哀乐,无不聚于晨空的笔端,无不融于云廊的书笺。
个人资料
胥钧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说跨年在墨西哥城 (4b) - 艺术宫壁画

(2023-01-26 09:06:44) 下一个

闲说跨年在墨西哥城 (4b)

近期,艺术宫仅开放一个展馆 (席尔瓦艺术作品展)。接着上楼去观看墨西哥名噪一时的壁画艺术。陈列在二、三楼走廊墙上和大厅里,展出墨西哥最杰出的七位壁画家的十六幅作品,荟萃了墨西哥现代主要壁画家的杰作。这些壁画以精美著称,是艺术宫珍藏的墨西哥民族艺术瑰宝。

在1920年,即将上任的总统奥布雷贡将军 (General Obregon) 向墨西哥公共教育部长何塞·瓦斯康塞洛斯 (Jose Vasconcelos) 询问如何团结一个几乎是文盲的国家。瓦斯康塞洛斯建议将壁画艺术传播给大众——这是他们的玛雅和阿兹特克祖先在被征服之前通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于是,由政府主导,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如火如荼地起了一场名震世界的壁画运动。墨西哥的现代壁画以其鮮明的民族风格和战斗性思想,引起了世界人民广泛的注目。

近五百年以来,墨西哥集中连续经受了外族侵略、本土民族被覆灭、邻国侵佔、革命、獨裁等一个接着一个祸乱、变故、动荡,使得近代的墨西哥人变得更为奔放和持久地追求和渴望自由、革命、民主、振兴。民族解放与独立一直是墨西哥人民的艺术创作之主题。其壁画也是如此,是在不断抗击外国侵略者和国内独裁统治的斗争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墨西哥何从何去?众多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都在深思这一问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墨西哥的著名艺术家深受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支持或同情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运动,创造出最为绚烂激进的强烈憧憬自由的壁画作品,意图唤醒民众的觉悟。并同时建构和形成了墨西哥所特有的感情色彩浓烈厚重的壁画艺术风格,开启了“壁画运动” (从1920年代开始到1970年代结束)。墨西哥“壁画三杰” —— 里维拉、奥罗斯科、西凯罗斯是那个壁画时代的最杰出代表。

像名震美洲的著名壁画家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 和大卫·阿尔法罗·西凯罗斯 (David Alfaro Siqueiros) 等甚至还曾参加过墨西哥共产党。为此,他们创作了革命情感浓烈的大型壁画题材。虽然画风并不那么写实,画面里融合了有很多抽象夸张元素,但艺术性非常强,十分具有煽动性和感染力。这些划时代的本民族绘画艺术杰作和艺术家至今依然被墨西哥人民所热捧和崇拜。

在 1910 年墨西哥革命结束后的几十年中,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 1886-1957) 致力于用壁画这种视觉形象,帮助政府推行民族主义路线。自上世纪 20年代起,里维拉成为墨西哥文艺复兴和壁画运动的头号旗手,也是国际上最知名的墨西哥艺术家。那时,流亡海外的苏维埃共党头目托洛茨基在墨西哥城时曾住在里维拉家里,两人成为好友。

里维拉的世界观充满着对未来的信任和希望,他善于运用强大的画技和独特的画风,构图复杂的历史叙事。因而他从美国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委托订单。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里维拉1934 年为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大厦创绘《人类在十字路口》(Man at the Crossroads) 的壁画。原本是反映当时的世界局势和社会现象。画面是中间一个工人驾驭控制机器,背后螺旋桨似的东西上面是星际宇宙和人体结构,寓意宏观和微观科学,下面是表示农业的各种粮食植物和地下自然资源,左右两侧的人群分别代表相互对立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由此他在画中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逐步掌握机器和科技的人类正处于两种社会思潮的十字路口,未来走向何处?  尽管洛克菲勒家族最初同意两种观念对比的作品构思,但因为里维拉拒绝把设计中的列宁肖像从画中抹去,有故意宣传之嫌疑而遭到批评,完成一半的壁画最后被抹去销毁。

这幅壁画的确反映了里维拉当时的思想倾向和社会观点。这幅画左边代表了腐朽颓废的资本主义,而右边描绘的是蒸蒸日上的无产阶级。洛克菲勒家族根本不会容忍这样政治敏感的壁画出现在美国纽约。  里维拉后来在墨西哥城艺术宫重新绘制了这幅画,更名为《人类,宇宙的主宰》(Man, Controller of the Universe),画中除了列宁,又增加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托洛茨基等共产领袖。这种对现代乌托邦式描绘渗透着社会主义审美观,使该壁画成了里维拉最典型和成就最高的作品。且在艺术宫三楼西侧墙上保存至今。

最有代表性的美国资本家与有共产主义倾向的里维拉之间的这次不成功邂逅,是历史上艺术审美与政治观念的冲突、创作自由与思想统一对立的典型案例。值得大家了解和思考,不光只是饭钱茶后的谈资。但最有意思的是,里维拉虽反对资本主义,但不会犯傻拒绝金钱的收入。他不断为大资本家捧场作画并收取高额报酬,为此被墨西哥共产党开除 (很幼稚的政党,能增加党费和活动经费,有什么不好?)。

展厅场景-1

放置在右侧展厅的墨西哥生活的狂欢(Carnival of Mexican Life)  是里维拉在1936年创作的四联系列壁画。里维拉并为每幅画的主题取名。

从左至右,第一幅画的名字是独裁统治 (The Dictatorship),历史上墨西哥曾经历长期的独裁统治。典型的独裁者是留着小胡子的希特勒。带着大帽子墨西哥独裁者波菲里奥·迪亚斯挥舞着长鞭,像法西斯一样长达36年 (1876-1911) 的独裁统治。期间有包括教皇在内各种各样的帮凶走狗,他们在墨西哥的土地上作威作福,寻欢作乐。可它将译为《独裁作乐》。第二幅画的名字是The Dance in the HuichilobosHuichilobos小镇在19世纪曾发生印第安人和墨西哥军队联手击败了法国干涉主义军队,为此当地狂欢庆祝胜利。可将它译为《胜利狂欢》。第三幅画的名字是墨西哥手艺人和旅游者 (Mexican for the Artsy-Craftsy and the Tourist),  讲述了来自欧洲的旅游者花钱玩乐和墨西哥手艺人赚钱开心。将之译为《生活欢乐》也可以。第四幅画的名字是奥古斯丁·洛伦佐 (Agustín Lorenzo),很难直译成中文。奥古斯丁·洛伦佐是活动在Huichilobos小镇附近一位土匪式传奇人物。里维拉将他比喻为英勇善战的印第安人,挥刀击退法国军队。译为《快意杀敌》好像也行。里维拉以Huichilobos小镇的故事寓意某一段历史状态下的墨西哥。

注:以前有不少网友也曾解读了这幅《墨西哥生活的狂欢》,但看来不很正确。我是查到一篇记者当年采访里维拉的文章,文章中里维拉谈创作此画的动机和过程、以及解释。

第四国际》也是里维拉的1933年作品。画里描绘的苏共领导人形象:列宁和一位戴眼镜举着握紧拳头的托洛茨基 (曾任苏联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是画面背景里苏联红军的缔造者。下面一排好像是举手宣誓的工人。

当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有多位得力助手。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是列宁身边的左右助手。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党魁。与更为激进的列夫·托洛茨基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遂将托洛茨基流亡海外。托洛茨基及其支持者国际左翼反对派创建的国际性联合组织 —— 第四国际,与斯大林所控制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 相抗衡。

里维拉于1933年创作此壁画 《第四国际》,看来是为好友托洛茨基组建第四国际,摇旗呐喊造声势。后来托洛茨基于1940年遇刺身亡。

展厅场景-2

在三楼北侧正中墙上是另一位壁画巨匠大卫·阿尔法罗·西凯罗斯 (David Alfaro Siqueiros) 在1945年的代表作《新民主》(New Democracy),意为庆祝世界人民在二战中取得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当直面《新民主》,会猛烈撞击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人过目不忘。一个上身赤裸的健壯女性头戴革命的红帽子,从痛苦中奋力挣脫沉重锁链,以极大热情张开双臂迎接自由和胜利的到来。右手举着象征自由的火炬,另一手握着象征生命可贵与代表和平纯真的白花。在她的身后,有一只强壮有力的拳头迅猛出拳,把双手沾满鲜血的灰暗法西斯军人打翻在地,显示必胜的信念。壁画以概括的象征性形象来表现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画面通俗易懂,表现手法更像是宣传画。

西凯罗斯于1924年加入墨西哥共产党,终生都是一个政治活跃人士。1956年曾访问中国。西凯罗斯谈及他的壁画理论,认为当时墨西哥民众受教育的普及程度偏低,应该首先发展壁画。用简明的战斗力画面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和斗争勇气。这种艺术表现能最有效地被民众所广泛接受。西凯罗斯所作壁画轮廓清晰,经常采用火热的色调和色块,画面鲜明,富有趣味和情感。他常表现社会革命与斗争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时代感。

至于壁画创作方法,西凯罗斯主张采用综合技巧,即一切造型艺术手法,构图多层次,笔触粗犷有力,思想内容耐人寻味,还需敢于突破时空观念。用象征主义手法生动地描绘受迫者,用讽刺漫画嘲讽压迫者。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得到世界壁画艺术家的普遍赞赏。

折磨夸乌特莫克》是西凯罗斯的另一幅著名壁画,着重控诉西班牙殖民军对阿茲特克文明的暴行。夸乌特莫克是阿兹特克帝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首领,年轻的他率领阿茲特克人抵抗西班牙人入侵91天。战败被俘后,被西班牙人囚禁。该壁画描绘他的双脚被施以灼足酷刑折磨、惨无人道的悲惨情景。现在夸乌特莫克已经被尊崇为墨西哥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在改革大道上竖有展现夸乌特莫克雄姿的雕像,予以纪念。

西凯罗斯在其壁画生涯里,常常在他的壁画作品里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如:使用工业和合成涂料、喷枪和曲面等。并发明和推广新型的硝化纤维化学油料,用这种油料制作的壁画经得起风吹日晒,长时间不变色。他还尝试将绘画和雕塑结合在一起,称为“雕塑壁画”,其人物形象凸出画面,视觉效果酷似浅浮雕。他的金属浮雕人像为壁画运动增添了新的想象元素。因而可以说,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技术革新是西凯罗斯在壁画创作中持之以恒的追求。

展厅场景-3

何塞·克莱门特·奥罗兹科 (José Clemente Orozco) 是同时代的壁画三杰之一,也是一位擅长政治和社会题材的壁画大师。他年轻时因工伤失去左手,遂放弃建筑转到绘画。他曾参加1910年开始的民主革命,1922年与里维拉、西凯罗斯等艺术家共同发起壁画运动。他吸收了一些表现派的艺术语言和现代版画的表现方法,并和墨西哥古代艺术的传统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壁画风格。他的壁画主题大多是歌颂墨西哥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

人称独臂绘画巨匠的奥罗兹科于1934年创作了《》,也有人将之译为《净化》,或音译为《卡塔尔西斯》(Katharsis),该壁画非常著名,在三楼的东侧墙上。画面上是裸体女人躺在地上大笑,堆积着杂乱压迫的人群、枪支、机器,还有熊熊大火。有一群人在反抗,也有一群人举起红旗在革命。他好像在描绘混乱社会的灾难景象,表白了自己日趋悲观的历史观,并含蓄地指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需要导泄与净化。也有人认为该壁画是奥罗兹科用粗犷浑厚的笔触和象征性的手法,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炼狱情景,意图让民众直接感受到受折磨的痛苦,产生对胜利的渴望。官方说法是,画家描绘了人类的社会性与自然性之间的冲突,但也有人指出这幅画更像是在批判物质、科技、欲望对人性的不良影响。总之,这幅画有点“科幻”,内容隐晦,较难理解,对它的解读也是众口不一。

尽管身患残疾,奥罗兹科绘画才气依然尽情迸发出来。他于1929年曾说一段名言:"最高级的,最有逻辑的,最纯粹的绘画形式是壁画。它也是最不取悦于人的绘画形式,因为它不为私人所有,它是为人民所享有的,它为全人类所共有。" 直接反映了20世纪文化史上的墨西哥壁画运动的理论信条。不过,他与里维拉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他对墨西哥革命的看法较为暗淡。里维拉是一个大胆、乐观的人,大力吹捧革命的荣耀,但奥罗兹科对社会运动造成的血腥损失不太满意。

奥罗兹科吸收了一些表现派的艺术语言和现代版画的表现方法,并和墨西哥古代印第安艺术的传统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壁画风格,歌颂墨西哥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因此,奥罗兹科的画作具有强烈的政治现实主义色彩。他更多地关注所有人的状况而不仅仅是历史问题,针砭时弊、为民呼喊是其突出的特点。他的壁画笔触自由奔放、线条简洁有力,色彩偏于暗淡。他喜欢用粗犷的线条和简明的色彩来揭示社会题材,着重于表现情感、性格和气氛。着对美洲各国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厅场景-4

《民族的诞生》(Birth of Nationality),是鲁菲诺·塔马约 (Rufino Tamayo) 于1952年创作的。他是一位具有墨西哥印第安人 (瓦哈卡) 血统的著名画家。有别于热衷用大型壁画宣扬理想的墨西哥壁画三杰,壁画创作在塔马约整个艺术生涯中并不占据重要的位置,但这丝毫无碍于他的壁画价值。民族文化传统和现代艺术精神始终交织在一起,任何时候都左右着这位画家的画笔,创作出一批特色独具、韵味醇厚、形式多样的佳作,艺术上达到了更加纯熟的境界。虽然有种种不同的尝试,但他始终离不开已渗入血液的民族文化传统,坚持从墨西哥固有的艺术和印第安人的生活中寻求题材和灵感。塔马约擅长利用线条、色彩、节奏等要素营造美妙的场景和浩大的气势。

《民族的诞生》是他为数不多的壁画杰作之一,他以超现实的抽象手法,表现出民族分化初始蠢蠢欲动的那种混沌状态,给人一种 “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感觉。《向墨西哥印第安民族致敬》(Homage to the Indian Race) 和《能源》是他另两幅为人称道的壁画作品。塔马约以富于创造性的绘画探索,为墨西哥和世界的美术增添了绚丽的一景。在查普尔特佩克公园里,有一座以鲁菲诺塔马约命名的博物馆,收藏塔马约艺术作品为主的现代国际知名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

1947年,在回答别人指责他是反民族主义的 “法国化墨西哥人” 时,塔马约说过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一段话:“艺术品中的民族因素是次要的,不过由于我是墨西哥人,而且是印第安人,我的墨西哥性不必寻找就会自动显现。墨西哥特征不是根本的,但我无疑把墨西哥精神赋予了我的作品中,这是我与那些只因主题被看作墨西哥人的美术家不同的地方。”   还值得一提的是,塔马约曾对壁画三杰进行了批评,认为“三大师”应对墨西哥绘画 (注意这里是指绘画艺术,不是壁画艺术) 丧失了往昔光彩和衰落负责。

以上解读的壁画名作是艺术宫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壁画瑰宝。很多导游走过路过,向游人滔滔不绝讲解的也大多是这些作品。

展厅中还有其他墨西哥画家和壁画家的作品,不难发现它们也都有类似的主题和风格,毕竟振兴墨西哥是他们长久以来的共同愿望。

行笔至此,忍不住为墨西哥历届政府尊重历史、坚持传统、奔向未来的明智举措,大加赞赏。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有绝对真理。人们何必过多地在意摸索前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思潮、观点和立场,更不必将某种思想某种学说某些人视为洪水猛兽,忠实地大大方方地将这些思想产物显现在广大民众面前。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认识真伪好坏以及不足之处,有利于找到和走上正确的合适的大道。一会儿将之捧上天,一会儿将之打入地狱。故意封闭和排斥人类的各种思想精华和学说,独尊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一种意志,对于国家、对于社会都会造成有害不利的影响,只会造成民众的思想混乱、思想禁锢,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强弱。所以说,相信人民,尊重人民,把识别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人民。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代的到来,为期不远。社会安定、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科技进步也随之接踵而来,长久不衰。

最后,展厅中有一幅油画的风格与画技均迥然不同,引起了我的注意。然而,我读不懂这幅画。

此画表达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妈宝男?

贴在这里,特想听听网友们的解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BaysideCP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ansemao' 的评论 : 最后一幅还真像是 Piedad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niu' 的评论 :
你说的正是,强邻在侧不好受。
ahniu 回复 悄悄话 墨西哥人最恨美国,因为当年本来美国已经占领了墨西哥,结果美国退出去了。
搞得墨西哥人天天爬墙,挖洞。

哈哈。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ansemao'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 不过,不像是。 1)耶稣是长发;2)盖蓝巾的像是男人。

sansemao 回复 悄悄话 感觉最后一幅是圣母玛利亚和基督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