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下,这两篇算是两篇过时的文章,2017年的,两位作者都是有感而发,而此次转载这两篇文章即没有争取两位斑斑的许可也未征求原作者的同意,只是因为这两篇都是前年流传甚广的文章,因此窃以为直接转发未尝不可。
昨天实在抱歉,爬墙的梯子倒了,折腾了半天也没好。这两篇文章其实我相信大部分兄弟早已阅读过,在国内持续引发对于摄影和艺术摄影的深层探讨,不管大家看法最终如何,我只是觉得,对于摄影的思考和探索不能停。
胡涂谈摄影之一——摄影:为什么你越来越看不懂?
转自 头撞影墙 2018年1月10日
近日有篇帖子火了。有位王曙老先生,写了一篇《丽水摄影文化节展览的成功与不足——看不懂的作品就是艺术摄影吗?》,在摄影人中间激起了巨大争论。争论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两面倒:帖里子大量的摄影爱好者留言为王曙老先生叫好,而在我的摄影群里大家的观点却完全相反。这种绝然对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是我后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跟这个帖子类似,数月前,有个外国小伙,通过视频把当代艺术骂个狗血喷头,引来一大帮“深感共鸣”的群众围观,纷纷表示“看不懂”:艺术家居然可以把一罐一罐的屎当艺术品出售!价格比黄金还贵!!最让大众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是,居然还有傻瓜蛋会去买(收藏者还有很多世界著名的艺术机构)!!!
▲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艺术家的大便》
王曙老先生跟这位外国小伙的疑惑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艺术自从转向现代主义以来,它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众多的艺术家、学者不断探索、研究、发展这门学科,导致艺术距离大众越来越远——显然,艺术(艺术家)和大众的分裂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不信?你问问周边的人:有多少大众能“看懂”印象派,有多少大众能“看懂”现代派艺术?在中国,相信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在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人面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会一脸茫然(对中国自己的艺术能聊聊看法的人也不会太多)。一百多年前的东西都“看不懂”,一百年后,艺术“变身”为当代艺术,能“看懂”的就更少了。
很明显,艺术不断发展,跟大众长期缺乏艺术教育之间,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鸿沟。大众对艺术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断裂,这是一百多年的断裂,想要弥补遥遥无期(中国大众的艺术教育几乎等于零)。
回到王曙老先生的问题。摄影诞生还不到200年,作为一门跟其它艺术并起并坐的艺术还不过近40年。艺术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摄影从模仿绘画审美,到探索独立的美学,从黑白时代到彩色时代,从直接摄影到观念摄影...... 这风云变幻的200年,艺术经历了什么,摄影经历了什么,各种关于艺术和摄影的认识是如何变化的,大众其实是不了解的。而且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大部分摄影爱好者没有去了解,王曙老先生也不例外。
我在这里借用高名潞先生的一个案例来说明艺术跟大众分裂的状况。以列宾(Ilya Efimovich Repin)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哭泣的女人》为例——不需要解释说明,大众很容易就能“看懂”列宾的画。很明显,列宾这幅经典作品通过写实手法描绘底层百姓的痛苦,已经在画中预设了他同情的观点,观众只要“坐享”“共鸣”画家的看法即可。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则完全不同了:女人变成了一堆抽象的线条和色块,除了隐隐约约能看出头发、手和嘴巴,你甚至无法把她看做是一个人。大众以他没有受过审美教育的眼光,看不出这画“美”在哪里,恰恰相反,这幅画简直是丑陋的(难道毕加索不懂美?)。最后大众无法理解的是,毕加索为什么要画一个哭泣的女人,而不是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女人?难道毕加索不知道人生需要正能量来“鼓舞人们的斗志”,“坚定人生的信念”吗?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摄影界也可以举一个案例。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的《移民母亲》是一幅名作,大众不需要解释就能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位生活在底层穷困潦倒的母亲,她的三个孩子似乎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这位母亲虽然饱经风霜,生活困顿,从她坚毅的眼神中隐隐透露出对生活的希望。观众可以看出摄影师关注的是美国底层民众的平困问题,同时也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肖像》(有一系列类似的照片)就没那么好懂了:大众只看到一张张证件照一样的照片,除此以外,看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信息。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多萝西娅·兰格的《移民母亲》是叙事性的,文学性的,一张照片完成了内在的故事性,摄影师向观众传递的价值观是直接的、明确的。而托马斯·鲁夫的《肖像》却不是叙事性的,摄影师也没有预设他的价值观,观众需要通过作品投射、参与、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自行获得答案。因此,托马斯·鲁夫的这个作品是开放性的,多义性的,任何人都可能获得不同的感知(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在这种作品面前就会束手无策。大众因为没有受过摄影艺术教育,也会一无所获。
▲多萝西娅·兰格:《移民母亲》
▲托马斯·鲁夫《肖像》系列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人,他可以欣赏列宾,但他已经无法欣赏毕加索,他看着毕加索的画,只有一脸懵逼,说不出所以然来。在摄影界可以发现同样的状况,一个没有经过摄影教育的人,他能“看懂”多萝西娅·兰格的照片,但站在托马斯·鲁夫的照片面前,他只能头皮发麻,不知所措了。
艺术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发展(特别是近200年间),已经形成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发展到当代,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通大众不经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会越来越无法“看懂”。退一步说,没有经过基本的美术教育,古今中外的古典艺术普通大众也未必能“看懂”,很多所谓的“看懂”,其实是一知半解,想当然。
说完艺术和大众的隔阂,再来说说“中国摄影爱好者”这个群体。本质上说,摄影爱好者跟普通大众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很多获奖无数的人多自以为已经脱离了普通大众这个群体,进入到了“摄影师”“摄影家”这个看起来相对高端的群体了,这是一种自我麻醉性误解。摄影爱好者没有进入“艺术大门”的根本原因有三条:
一条:没有系统性学习。所谓系统性是指关于摄影和艺术方面的实践、审美、鉴赏、历史、理论、哲学等全方位的学习。系统性的学习是为了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虽然经过多年的摸索(他们绝少看书。注意报纸杂志不是书,《摄影圣经》之类的技术性书籍也算不上),他的认知还是碎片化的,零杂的,稀里糊涂的,前后不连贯的。
一条:学习方法不对。这是当前国内半途出家的摄影爱好者们遇到的最大的困境——国内摄影爱好者确实缺乏一套学习摄影的系统性方法,他们的入门学习基本上属于急病乱投医,瞎猫碰到死耗子:要么上网逛各种“摄影门户网站”;要么参加各种摄影培训班、摄影群、摄影讲座;要么看各种摄影杂志报纸......这么折腾一段时间后,就参加各种比赛,然后各种获奖(王曙老先生就获得了62枚金牌,93枚银牌,112枚铜牌。曾有一摄影爱好者号称自己一年可以获得100多个奖项)。大量的获奖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自信,认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的承认”,颇有功成名就的意味。但是这些摄影爱好者不知道的是,国内(国外)泛滥成灾的摄影奖绝大部分是业余性质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学术性,也没有大的价值(除了奖金和名誉)。
再有一条:学习表面化。很多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习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比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这个决定性瞬间究竟是什么,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有什么局限和误区,有哪些大师反对这种理论,它对今天的摄影有什么美学上的借鉴意义......多数摄影爱好者根本不会去考虑深层次的问题——森山大道在某个群体中的流行,个别马格南摄影师在部分爱好者中的流行......基本上也都属于表面化的模仿。
上述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摄影“系统性学习”(注意是系统性学习,不是碎片化的)途径的缺乏。除了高校摄影系(从本科到研究生)有一定系统的学习课程(理论和实践),绝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只是业余时间漫无目的地摸索,摸索的结果就是去参加各种比赛,通过获奖来印证自己学习的“成果”。这种“成果”最后掩盖了摄影爱好者们一直所缺失的系统性认知,时间越长,获奖越多,掩盖得越深,最后甚至骗过了自己(因为这个群体很大,造成一种群体性认知缺陷),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看到了“看不懂”的作品,这类“看不懂”的作品多来自他们的认知体系之外,是他们以前的经验和认识所缺乏的(因为他们一直陷于沙龙获奖的摄影体系中),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被数十年来的获奖和成名捧得自信满满,自我反思能力极度萎缩,根本不会怀疑长期以来关于摄影审美和认知获得的途径是有严重缺陷的,所以他们接下去的反应也不出所料:指责他人故弄玄虚,搞皇帝的新装那一套。担心艺术要被这帮人“玩坏了”!然后痛心疾首,呼天抢地......
摄影爱好者们对摄影和艺术系统性的认知缺陷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其一自然是会碰到很多“看不懂”的作品(等着瞧,“看不懂”的会越来越多)。其次,作品鉴赏力会变得十分低下。许多成名人物连摄影史上的名作都“看不懂”(某些“获奖大户”甚至都不知道世界摄影史上有哪些名作)。其三,对摄影、艺术、文化、人文之类的认识非常浅薄和低级。比如很多人把泛文化理解为文化(类似把《读者》《知音》理解为文学杂志),把泛艺术理解为艺术(比如把旅游宣传照片理解为艺术作品),把同情底层百姓理解为人文。等等。其四,无法沟通。很多摄影爱好者离开沙龙摄影这个群体,进入真正的艺术摄影这个圈子后,才发现他们的谈话“一句也听不懂”。什么是直接摄影?什么是新地形学?什么是冷面摄影?什么是私摄影?从来没听说过——这时候才隐隐约约发现自己数十年的摄影实践好像跟人家是不同的,好像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摄影世界......
据说中国摄影爱好者这个群体已经有1000万之多,我们可以预知的是,其中99%以上的人不过是打发业余时间,并没有把它当做严肃的艺术创作来看待。同时,99%以上的人也不会花费时间去系统化地学习(也不知道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朝哪个方向深入,除了钻研《获奖秘籍》),在这种情况下,要“看懂”所有作品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当艺术和摄影需要成为不断学习才能深入体验的一种东西时,我们不妨在开始抱怨“看不懂”前,明白这样一件事,我们可能在为自己的懒惰和不学无术买单。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今天,我们刚面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看不懂”才是正常的。看不懂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因素:有些作品确实在无病呻吟,而更多的,可能是后者:我们可能缺乏某些认知,我们还没进入艺术家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