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资治通鉴》卷五 评说 (19):白起死非其罪

(2006-06-22 15:02:04) 下一个

原文21

赧王下五十六年(壬寅,公元前二五九年)十月,武安君分军为三,王龁攻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上党地。韩、魏恐,使苏代厚币说应侯曰:武安君即围邯郸乎?曰:然。苏代曰: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由是与应侯有隙。

 

秦王欲为应侯必报其仇,闻魏齐在平原君所,乃为好言诱平原君至秦而执之。遣使谓赵王曰:不得齐首,吾不出王弟于关!魏齐穷,抵虞卿,虞卿弃相印,与魏齐偕亡。至魏,欲因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意难见之,魏齐怒,自杀。赵王卒取其首以与秦,秦乃归平原君。九月,五大夫王陵将兵复伐赵,武安君病,不任行。

 

赧王下五十七年(癸卯,公元前二五八年)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王欲使代之。武安君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疾,不肯行;乃以王龁代王陵。王龁久围邯郸不拔,诸侯来救,战数不利。武安君闻之曰: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称病笃,不肯起。

 

赧王下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二五七年)十月,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诸侯攻王龁,龁数却,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王与应侯群臣谋曰:白起之迁,意尚怏怏有馀言。王乃使使者赐之剑,武安君遂自杀。

 

评说21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1】称白起被范雎言而杀之,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2】却只有叙事而无定论。《资治通鉴》基本是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的线索陈述范雎与白起的过节。

 

      26010月,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后,兵分三路:王龁攻武安和皮牢;司马梗平定上党,白起围邯郸。前2591月秦停战。这是范雎与白起产生矛盾的开始,停战使白起失去灭赵的机会。《通鉴》讲到苏代劝说范雎不要让白起立功迁升,至于范雎是否是根据苏代的游说词决定停战,《通鉴》没有说。

 

      停战后,秦王邀请平原君到秦国,然后扣留平原君,威胁平原君将范雎的仇人魏齐交出来。魏齐因此自杀身亡,而平原君得以回赵国。这是秦王和范雎假公济私的行为。范雎帮秦王解决了被宣太后实权派架空的困境,秦王报恩为范雎除仇人,动用国家外交和军事资源。这不能不使白起对秦王和范雎产生看法。

 

      2599月,秦大夫王陵再次攻赵,白起因病没有到军中。前2581月,王陵攻邯郸,损失五营军队。白起病好了,秦王让白起去攻邯郸,白起说:邯郸不好攻,诸侯救兵就要到了,秦虽然胜了长平一战,但军队死伤过半,国内空虚,劳师远征他国国都,赵国与诸侯里应外合,秦军必败。秦王叫不动白起,让范雎去请白起,白起托病不去。秦王于是用王龁代王陵。王龁围了邯郸很久攻不下来。白起说:不听我劝说,才有今日。秦王听到后大怒,要白起赶快去攻邯郸,白起就是称病不去。

 

      257年十月,白起被降职为士伍,令其迁到阴密,到12月白起还没走,秦王命令白起不能留在咸阳,白起于是动身出咸阳。秦王随后与范雎和群臣说:白起口出怨言。于是赐剑给白起,使得白起自杀身亡。

 

白起死非其罪,似乎更多是由于与秦王过不去而不是与范雎过不去。而从事情始末来看,其中有许多前后矛盾和不解的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将相之间与君臣之间沟通发生障碍,信息交流渠道因为将相君臣隔阂而崩溃。

 

长平白起胜利后,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这一决策并非无理,但决策过程将白起排除在外,是秦国失白起的开端。白起是穰侯一手提拔的。秦昭王任用范雎,打击穰侯和宣太后一党而重掌实权,于是白起能否被信用就得看秦昭王和范雎的度量了。白起在长平一战有功,但坑卒一举是过错(集解何晏曰: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2】,与唵啊吽评说坑卒相吻合),但无论如何,长平一战对秦国是一大政事,而停战这一关键决策将长平主将白起排斥在决策圈之外是不正常的组织行为,白起对这一行为的唯一解读只能是我是穰侯的人,不受秦昭王信任。停战可能的原因有三个:苏代唆使,秦军疲劳和秦国回到远交近攻的攻韩魏路线。但对白起而言,究竟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他被排斥到决策层圈外就足以使武安君由是与应侯有隙成立。

 

如果说范雎停战是防止白起立功,后来又请白起攻邯郸而白起推辞不去,这就产生前后矛盾的假设。所以说白起不满,不是停战本身,而是由于在停战决策过程中的失落。

 

后来白起反过来劝秦王不要攻劳师远征邯郸,实际上是符合停战本身现实,也符合范雎远交近攻战略,白起的见解是正确的。但白起的正确建议被秦昭王解读为抵触情绪,这就是君臣沟通障碍和信息渠道崩溃。白起或许是真的有抵触对抗情绪,但其传递的决策信息是正确的。秦王和范雎此时已经不在乎信息内容,而在乎信息源的态度,在乎谁的信息可以进入决策过程,在乎信息所有者是否被允许进入决策圈。范雎无视白起对其正确的远交近攻战略的支持,坚持攻邯郸的错误决策,其中的意气用事成分就是想证明秦国没有白起也能打仗,后来邯郸攻不下,还是拿白起做替罪羊。

 

      沟通障碍和信息渠道崩溃,至今仍然是公司和政府运作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意见由于人事斗争而被忽略甚至被有意对着干。白起被秦王和范雎视为宣太后一党而排斥,连同白起的正确意见一起被排斥,致使秦国背离既定的远交近攻战略,也使白起死于非罪。

     

唵啊吽200666日三稿于文学城

 

参考链接

【1】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79.htm

【2】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73.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