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资治通鉴》卷四 评说 (11):《乐毅报燕王书》的宽容精神

(2006-05-23 04:15:40) 下一个

原文 21 :

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尊宠之,以警动于燕、齐。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 “ 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这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 乐毅报书曰: “ 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夫免自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唯君王之留意焉! ” 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闲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卒于赵,号曰望诸君。

“望诸君”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1.9cm。清宫旧藏。
望诸君”玉印,明,印面2.05×2.1cm,通高1.9cm。清宫旧藏。

评说 21 :

赵王封乐毅到观津,警戒燕国和齐国。燕惠王派人跟乐毅说:你是误会了我才离开燕国到赵国的。你这一走不打紧,只是辜负了先王的知遇之恩。乐毅写信回答燕惠王:伍子胥与吴王阖闾君臣一心时,可以一直攻入楚国直到郢城,到夫差即位后,却被赐死并弃入江中。伍子胥没能及早发现新君执政理念不同,以至于遭致杀身之祸。我离燕来赵,就是为了维护燕昭王知遇之明迹,如果我万一遭致不测,岂不毁了先王的英名。我听说,古时君子,好离好散,忠臣出走,不表白名声。我虽无能,但也听过许多君子的教诲,还请君王明察。

燕惠王遂与乐毅和解,封乐毅儿子为昌国君,而乐毅经常走动往复于燕国和赵国。后来乐毅死在赵国,号 “ 望诸君 ” 。

《乐毅报燕王书》是历史上有名的作品,是主张宽容,与人为善的典范。

燕惠王说乐毅出走是对他的误会 , 燕惠王如此的辩解当然是查无实证、难以反驳。然而,田单的反间计怎能逃过乐毅眼睛。乐毅在魏国时以为攻中山国在外三年,回来后魏王给他一筐的诽谤报告,哪些报告读完后,知道脑袋没掉已经是万幸。有魏国经历在前,焉能不知留在燕国的后果。

不过,乐毅即没有置燕惠王的托词而不理不睬,也没有意气用事驳斥燕惠王谎言,而是婉转而与人为善地输导燕王。《乐毅报燕王书》比通鉴这里引用的要长很多,书中对乐毅与燕昭王君臣一心的三十年往时做了一个回顾,然后用伍子胥在吴国的遭遇,暗示他出走的原因。

“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 ,这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乐毅可以说是 “ 一心平直,当下既是阿弥陀佛 ” 。与燕惠王不合,但不埋怨燕惠王。燕惠王托词误会,他不揭短,还照样书信礼尚往来。

乐毅当走就走,不受愚忠礼教束缚,宽容而潇洒。就其对待齐国人民和祭奠齐恒公和管仲的行为来看,他也不是没有原则的机会主义者。他不像白起那样为战争而无辜杀人,也不像孟尝君那样为保自己牺牲国家利益。他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乐毅高功受贬,忠而见疑,在燕国遭受极大的冤屈和不公平待遇,因此离开燕国。这和许多民运人士遭遇非常相似。我相信许多对现中国不满的人都遭受过非常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和乐毅一样面临生命威胁。但中国发展不可能完全按帕勒托最优途径,世界至今也没看得过按帕勒托途径发展起来的国家。中国做为世界弱国,中国人在国内国外都很难有公平待遇。文革和历届运动中,党政高官乃至国家主席都难免遭受不公平待遇,更何况所谓黑五类分子。但以为推翻现政府就能建立对人人公平的社会是不现实的。伊拉克、阿富汗、俄国都在尝试,社会不公现象并不是抓个萨达姆就能解决的。更何况中国建国后社会不公现象,对比日本侵略屠杀,和鸦片战争公开用武力维持中国人吸毒,已经是很大的社会进步了。鸦片是各国禁止的毒品,用炮舰强行使毒品在中国合法销售是种族灭绝行径。中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来之不易,不能因为存在还没消除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而倒退回去。

所以,许多民主人士也像乐毅一样,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 , 摈弃前嫌,又默默地为中国民主建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民主政治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就是社会的宽容风气。如果没有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 的社会风气,民主政治就失去社会基础。

如美国选举,布什被选上,而且选举程序还明显不公正,民主党候选人随后就握手祝贺布什当任总统。不是说布什就正确,也不是说民主党就不正确,而是以宽容和平直的心态来对待执政理念的不正确。因为社会不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而是要经过反反复复的选举周期不断改善。看看乌克兰、白俄罗斯,选举完后,在野党就要发动示威,非得重选,不选上民主党就不叫民主政治。这就是没有宽容心态。要以这种理念,美国就没有共和党执政的理由,民主党总可以要求重新选举。

香港民主人士也一样,不具备基本的民主宽容精神。香港民主选举制度确实很不完善,但比起一百五十年殖民统治毕竟是一种进步,不至于老要游行才显示民主吧。而且完完全全公正的民主政治在人类社会还不存在。台湾也一样,在野党就非得对执政党什么都不配合能叫民主吗?美国为什么在野党在选举第二天就在公开和正式场合都与执政党合作呢?

宽容精神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因为民主政治是竞争式的合作,而不是斗争式的竞争。民主社会的基础,就是承认和宽容不同的利益、偏好、文化、信仰和执政理念。如果信仰不宽容,就不可能建设民主政治,就只能诉诸战争。如果不宽容执政错误产生的社会不公,就只能有反反复复的革命形式的政权更迭而不能有持续的民主政治。如果没有对执政错误的宽容,那么下台的总统就得进监狱。他没错为什么不能连任,有错为什么不进监狱?

南美有民主政治、非洲有民主政治、前苏联各共和国有民主政治,为什么就学不来美国的民主政治呢?美国民主政治好就好在美国社会的宽容风气。我见过一些西方人,夫妻离婚后一样是友好往来,相敬如宾。放到中国,八成要变成冤家对头。这只是社会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宽容精神的一个例子。日常社会中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的风气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乐毅没有因为在燕国遭受的不公而在借他在赵国的权力攻击燕国,不像伍子胥引吴国兵进攻楚国为父亲报仇,也不像一些民运人士非得借外国势力颠覆中国。燕惠王大错特错,但换上任何人给他燕惠王的经历,他几乎无法逃脱燕惠王的错误。试想,如果 1949 年老毛不统治中国,换上那个人能把中国建设得更好?蒋介石?日本天皇?还是美国总统?

乐毅没有责怪燕惠王,连燕惠王说 “ 误会 ” 的谎言都没有去驳斥。乐毅写了一封信,非常艺术地表达了他的民主宽容思想:我知道你错,但我依然对你没有恶意;我知道我冤枉,但不会去极力申冤而败坏你的名声。结果,燕惠王悔改了,还重用了他儿子。燕国和赵国也和好无战事。海外中国人,就应该为增进中国和西方的相互了解而努力,不应助长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仇恨。要让民主政治从美国走出来,走到国际政治中。民主是不可能建立在仇恨宣传之上的。

有人以为中国没有民主社会的基因,而《乐毅报燕王书》两千多年前就体现出了民主社会的宽容精神,所以中国民主建设是有希望的。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从宽容的社会风气做起,没有宽容精神,再好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只能用来制造丑闻而已。

http://www.guoxue.com/xstj/zgcjx/3004.htm

http://www.wuweixiaozi.com/files1/guwenguanzhi/4/70l.htm

http://www.unitedcn.com/03ZHMJ/04dongzhou/new_page_2230.htm

http://www.ha.xinhuanet.com/fuwu/kaogu/2006-02/06/content_6170371.htm

http://www.ld.nbcom.net/shiji/liezhuan/lz020.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