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这句话在前两天的帖子里用过:
I am a student.
我是学生。
英文标志人称时态数等等,中文啥也不标。
这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原则:英文要以主观判断最大化地标识对象,每个成分都当成具体个体来对待。而中文则不加主观判断于词句形式,不同成分能类化的都类化。
重复:一个是重个体化,一个重类化。
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
反映的就是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互相转化很难。非转化不可,则类化细化为个体,比较容易;个体化泛化为类,比较难。
前几天听一位学者说,中文的类化思维更近于数学的集合思想,属于比较抽象比较高级的思维。
俺同意,虽然俺也不懂跟集合思想相对的是啥思想,为啥西方的数学比中国发达得多。
但是俺相信,有很多问题,类化思维跟分析思维一样重要。没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更大的问题的程度,中文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来。两种思维真正的有机结合,才是中国学习西方的最高境界。
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引进一套套理论,照本宣科,应该是初级阶段。待在这个阶段走不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还不了解中西根本差异:不是器物,不是科学,不是制度,而是思维方式。就像拼图一样,只有一个位置能让相临两片咬合,不仔细观察,没有观察这个位置,在皮毛上乱学都没用,结果肯定是非驴非马非骡。看看中国人拿西式语法研究中文那个难受劲儿就明白了,哲学,一样;社会学,一样。并不是人家的东西不好,也不是中国人学的不到位,而是这套东西跟中国的实际脱节,学得越好越不好用。
越是离器物近,越容易学。搞个西式别墅,很容易,中国还能搞到很精细。
学科学知识,还好。西方发现的,基本能学到。
创新精神,不足。学不像。
制度,很弱,学不会。
思维方式,根本不知道差异在哪里,别提怎么结合了。
最高境界,其实也是唯一的真正结合可能,就在思维方式这里。成功了,将惊天动地。不成功,死乞百赖,看着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