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现看了一遍BRAD PIT主演的FURY. 如同第一次看的感觉一样,觉得这片拍的真值。不白费一个多小时的关注时间。
不由的想到如果中国要是拍这个坦克兵的战争剧,料想会出现中国特色的剧情。比如坦克兵首先要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具有活蹦乱跳的生活性格,家中亲室的遥念牵挂,遇到强敌的勇往直前的气概,利用巧记战胜后的喜悦,更不会少上级领导嘉奖的镜头等等。这些内容虽然贴切,但感觉十分散乱的压缩在几十分钟影片里,观众不免感到迷惑。
另外,国内电影会榨干每个场景所可能产生的角色情绪并得以最大的发挥,以符合国人情绪化的传统。同样,这些人性情绪也是五花八门的,每个都能成功的演绎,但堆在一部有限的作品里,会显得十分混乱,没系统性。
而FURY中影片一开始就是在战场上,坦克因机器故障掉了队,队友们各司其责。维修员不会因维修艰难而产生绝望放弃情绪,并在组长皮特微笑温言的鼓励下完成任务并开回营地。
营地的场面是灰暗的天空,泥泞的道路,士兵伤员疲惫的缓慢的向前挪着,完全反映出战争的真实性-疲倦和死亡。而这个坦克小队经过百战死里逃生,是看惯了死亡的。这时新加入的打字员诺曼就要求在短时间里适应环境,从而被队友接受,成为贯穿电影的主题。其中队友中社会底层的粗俗与诺曼的中层文明修养有个明显对立,但皮特作为铁腕介入而服众。
接下来就是做任务打升级了。有野战部分,有城市巷战部分,实在是刺激和紧张。当然行军中大家的话题围绕在圣经戒训展开。看出底层人民修养教育虽然不足,但他们的大脑世代是被宗教教义来规范行为和道德的。
到了小镇中的放松休整,和与当地两个妇女的接触中,还时体现了人们开始的不信任和恐惧,到找到待人接物的基本行为的跨国界性。人们从音乐中找到共通,赠送鸡蛋和香烟等礼物建立礼尚往来的行为基础。这都是社会性定义的人的行为。相反苏军占领德国以及日军入侵南京的暴行则是人的动物性支配的行为。
影片最后一幕中,包括了一个生死选择的场面。坦克被炸瘫痪了,队友们可以选择自由离开,得以自我保存。可是皮特不愿意离开,因为他把这台坦克当作了自己唯一的家,自己倾注全部爱恋的家,宁愿选择战斗也不放弃的家,当然也可能失败而牺牲只能放弃的结果。可没人认为要保护宝贵国家财产的坦克才留下的。或者在勇敢和逃跑的简单定义下作出决定。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甚至南辕北辙的思想对同一个问题都能解释的头头是道。在中国人看来,凭借强大火力和钢铁堡垒,留下战斗有一线希望,勇敢的行为会占道义上风,别人说不出什么。选择走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在念头间犹豫不决。
但现代西方占主导意识的是人本主义。在选择留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家园的留恋超过一切。这种高于生命的行为,自古就是中外文艺的描写对象。几个人都引起共鸣,决定通过一战来捍卫自己的所有。
鏖战中大家有条不紊沉着迎战,队员确一个接一个阵亡。在皮特的战争生涯中生生死死他看的太多,并早已作出了是生是死的决定。在狭小机舱中两人等待着敌人的最后反扑的寂静中,诺曼对皮特说:我现在很害怕。皮特确平静的回应道:我也很害怕。
在人类面对在陌生而残酷的自然中生存,害怕是不可摆脱并无时不在的。但经历发现,害怕只能阻止人类向前的步伐,所以就要战胜害怕。不要让害怕等负情绪影响正常生活活动。人产生情绪是正常的,要是任由这情绪影响了正常事务的发展,这种文化中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广度就会明显不同。皮特此时深谙此道,害怕是客观存在,但它绝不会影响到我接下来行为的质量的---几颗敌人的手榴弹在延迟爆炸的几秒中,他自然而平静的告诉诺曼可以打开舱底板逃生。
诺曼本能的逃生了,得以讲述这段短暂而难以忘怀的记忆。让人们知道,战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