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与“何以救国”
——正反两方模拟辩论
网上突然多出几篇围绕中兴事件的文章;有为制裁/罚款叫好的,有为中国发展担忧的;也有来自精明老道的IT大拿的疑问:何以救国?非常可爱,也非常诡秘。(呵呵)
写此篇不是讽刺,更不是骂人,只是想象着把各方人员关在一个小会议室,想象一下双方的用词用句,模拟一下双方的辩论,所以文章里的语句都是他们双方互怼的句子,和作者无关,和土豆无关。(呵呵)
————————————————————————————————————————
正方:
这几天炮声隆隆的中兴事件,似乎成了这次中美贸易战的主战场,也成为最挑动中国人神经的一战。让某些自我膨胀的中国人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产业是多么的落后和薄弱,美国只需要用几颗小小的芯片,就能掐住中兴的脉门,让号称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头号招牌之一的中兴通讯彻底垮掉。
反方:
看看最近20年的成就,北斗系统,航母建造,航天站建设,还有反隐身的雷达,超级计算机。这些都是在欧美俄们联手封锁中国,反倒迫使中国十年磨一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拿得出手的东西。所以,中兴这事也许对中国是件好事,会迫使政府/企业重新考虑核心技术的问题。走着瞧。
土豆:
内部真相不知道,但表面现象似乎确实是这样,虽然不管哪个领域哪种东西,我们的级别还远远低于人家几代,但毕竟有了,而且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展现出“持续性发展”的可能。似乎,我猜的。(呵呵)
——————————————————————————————————————
正方: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学的理工科毕业生大批地移民美国,尤其是几所著名的大学,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几乎是整班的都在美国。
反方:
是的,这是事实,但是今非昔比。而且,请看看留着没走的中国人,请看看那些和总理同框的中青年骨干,中国绝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人,他们现在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了,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让现在的美国感到害怕了。
土豆:
以前觉得中国缺少人才,或者一直有人才外流的问题。现在我似乎不这么认为了。在政府没钱投入,或没意识去做时,很多人才确实走了;但一旦政府开始投入,而且展示出一种长期规划时,人才还是会留住的,甚至会吸引回流,这类事情已经很多很多了。
土豆有两位年轻朋友都是大学霸,高三直接被北航拿去,问他们现在如何,回答是运气好。以前国家没钱,没有大规模投入,北航一批老的毕业生只能出国,但现在不同了,除非几个特别想出去的,(我们也不去分析原因了),大多数倒愿意在国内呆着,反正收入不错,有名有福利,也有定期出国考察。在他们眼里,现在国外最大诱惑力也只有两个了:一个是便宜的房地产,一个是孩子的教育环境。(呵呵)
还有,我刚来多伦多时,有位邻居,也是90年代初国内读完大学后单枪匹马出来的,在这里IBM总部上班,开一辆宝马敞篷跑车,每天回家就弹弹吉他唱唱歌,或去酒吧溜溜……当时对我们这种初来乍到而且是吃文科饭的技术移民来讲,那简直是神仙一般的生活啊。
突然有一天单身汉说准备回国了,西安来的一个人才引进项目,他去咨询了一下,对方马上开出条件,他也马上答应了,再说也想回去娶媳妇了……
———————————————————————————————————————
正方:
回去过很多精英,关键是回去了以后能干成事儿吗?
土豆:
这问题有些难回答,这里一方面包括技术环境、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包含了对制度体制的怀疑。而且所谓回答问题,其实是每个人的不同推演方法而已。
我们先看技术层面的问题,直接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的数据吧。
2017年的国际专利申请数,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预计未来3年内会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
日语: https://japan.cnet.com/article/35116497/
英语:http://www.wipo.int/edocs/infogdocs/en/ipfactsandfigures2017/
http://www.wipo.int/pressroom/en/articles/2017/article_0013.html
http://www.wipo.int/pressroom/en/articles/2018/article_0002.html
2016年度各国家地区内专利申请状况,中国6年连续居首位,美国第2位,日本第3位:
https://www.sankeibiz.jp/compliance/news/171208/cpd1712080500004-n1.htm
为什么我要看日语报道,因为长期以来日本新闻会定期出现关于超级计算机以及专利件数的数据报道,(关于超级计算机的我就不贴了,各位一定知道),而最近几年作为读者的我总能体会到日本的焦虑与担忧,以及中国越来越势不可挡的发展。所有的数据以及分析,总会让人感到量变到质变的可能,以及未来20年内技术井喷现象的出现。一种推演,一种猜测,信不信由你。(呵呵)
再看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最最最……的问题,呵呵,打死我也不说。
网上有文:“中国多地疯抢海外华人给钱给房还给绿卡!”下面的评论甚为有趣;还有一位网友的“老海归的遭遇, 教会了新海归什么?”一文,也是一个启发。
土豆有一位朋友,80年代中期去了美国,拿了博士学位,一家四口一直在美国安居乐业。2000年后,每次回国土豆总带着他去玩(那时土豆还在国内),一开始他似乎很不适应国内的各种玩乐场所,还念念不忘北美的大农场生活。但后来渐渐地,他居然想回中国找找事情,而且就想干影视行业,还问土豆有啥法子。三个月后,博士去了某影视基地当了市场开发的主管,各种待遇居然和他在美国的收入旗鼓相当。他在中国住下了,但老婆孩子没来,没多久他们离了,又没多久博士娶了,所有事情前前后后不到三年啊。
对了,他去基地那年土豆离开了那个行当。呵呵,厉害了,我的土豆,出淤泥而不染啊。
最近十来年,在文学城的博文中,以及我们周围的相识,常常可以看到大博士大教授大律师大作家们的定期回国传授,我的一位教授同学,每到寒暑假就在国内到处开课研讨,一切都是中方邀请中方出资。几个同学吃饭聊天时他常说现在大好时机,谁聊体制谁傻叉。还何以救国呢!
回想以前写的《中国文化精英—“士”的自我定位》一文,现在我脑海里又多出一个“华人身上的中国情节”概念,对权力的依附、对现实生活的功利计算,一切让我们成为世界现代文明史中的“独特”一员。
设想,如果国内给你开出条件:孩子进北京四中,给你一套别墅以及一辆车,另外其他医疗补贴等等,反正比你在美国的收入高出1/3,你会如何决定?
每年有多少人才回流,我不知道,但我确实知道有很多顶级人才回去了,或定期回国;每年又有多少重新返回欧美的人才,我也不知道,但我确实知道不少人才抱怨道“还是要搞关系”,又回到美国。
只要觉得中国不出现类似文革的明显预兆,就会有人愿意呆在国内或回国一试;
只要觉得不碰政治/人权等敏感问题,自己还是有空间的,就会有人愿意呆在国内或回国一试;
只要觉得个人在海外的收入及发展前景远远不如国内的了,就会有人愿意呆在国内或回国一试;
只要……
——————————————————————————————————————
中国事务不好解读,比美国/川普的还没有确定性。我们是在和时间赌博,在和运气赌博。如同在好的时间点进入股市,选择有上升劲头、但又不属于暴涨狂跌类型的股票,那就赌一把,很多人是相信自己能hold得住,能够在一个不错的点上全身而退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海外华人将越来越成为“里外不是人”;到处讨好,却到处被怀疑“忠诚度”的群体。这才是我们未来真正的麻烦。
在中国政协/侨联/统战部以及社会民众中,时常有招呼海外精英回国组建高技术团队,以此告别美国的技术垄断。
高端技术人才,如果你回国贡献技术力量,美国人会问:你为什么不为美国,而为独裁专制的中国?美国人怀疑你的忠诚度。
即使是接受你的中国社会,其实也有另一套揣测:你是一个人回来赚我们钱的,你们是带着外国国籍回来的,回来之前你们还写了什么“技术人员紧缺、硅谷工程师的价值”这类文章,明显是为了给自己抬价加筹码,你以为我们这些土鳖真的茅台喝多啦?告诉你们,我们从没喝过什么真茅台,哪怕我们真的假茅台喝多了,我们也不会真糊涂的;你们这些脚踏两只船的,告诉你们这些海外华人,对于祖国的事务,你们还是闭嘴为好!再怎么义和团,也是一种爱国情怀!呵呵!!(现代中文的一大特点是感叹号多)
——————————————————————————————————————
上面这些话都不是土豆说的哦,大伙儿别读着读着对土豆开火,土豆只是模拟一下。至于到底怎么个“何以救国”,我请你喝酒吧,30年的Ballantine, 我们边喝边聊,反正都会被人家当作醉话的。如果有人给我开条件叫我回国写文章,呵呵,只要能够喝上真茅台,我就假糊涂呗……
有些写晕了。想起一位被国内大媒体派往华盛顿的驻外女记者,女记者30出头,单亲妈妈,超级富有,常在微信上贴出采访某智囊采访某官员的照片。对于中国问题,女记者总是说中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路程发展方式……等等,并说在美国的华人都不上档次,根本不懂现在的中国。她对土豆的评语是:土豆你每次聊中国事务时,总是把自己作为局外人看问题,而从来没把自己当中国人。
我也不知道这话是褒还是贬,反正后来她回国了,从此微信也被拉黑了。(呵呵)
海外华人们,我相信当代国内民众们并不想多听你们(我们)的所谓意见的,哪怕你说好话,国人也无所谓的。我们海外华人对中国事务的唠里唠叨可能只是出于我们的一厢情愿与自作多情,是一种融在血液中的“情节”。或许,我们真的得学会闭嘴不谈了,或只当作任意一个国家一样地随便聊聊。
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表演,在这里被熏陶了十几二十年的华人,回到中国会突然还原到他以前的面目;而出来的人,一方面在无意识中怀念着中国的各种不平等,一方面却又能每周一次教会大谈人权大显平等与互助精神。这种反差变化我们都有,多多少少,只是可能我们自己也没意识到。
——————————————————————————————————————
周末,再来一段音乐吧。还是上一篇的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作曲的Suite for Jazz Orchestra No. 2。说起肖的《第二圆舞曲》,大家马上会浮想起西方世界很多华丽而又糜烂的场景,好莱坞电影都是这个节奏,YouTube上铺天盖地的安德烈瑞欧和他的约翰斯特劳斯乐队演奏的视频更是让人觉得公主名媛们的所谓“高贵优雅”。
但你知道吗?1955年的苏联电影《第一梯队The First Echelon》,肖斯塔科维奇是音乐导演,也是在这部电影中肖的《第二圆舞曲》第一次被使用,而场景却是火车站台,火车轮铿锵有力的前进声和音乐是那么的吻合;而背景普通民众的载歌载舞,也让我们对肖斯塔科维奇以及他的《第二圆舞曲》有了另一种恍然大悟的理解。
YouTube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U2fy1tCnQ
立如果在状态中,他的文字是极好的。文学城无人能比!当然,他也不屑于比。
博主立有四个字非常精辟:精神互撸。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救国"好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专属,自命不凡的远大志向?
哈哈哈哈,你这个美国人,罚了我们的中兴,还调戏我们知识分子,20年后施一公在西湖畔用雷光射你,你等着,:)))
四五十年代国外国内生活水平相差不太,至少在那时的海归。不象八九十年代,更象现在。
BTW,爱国情绪各国移民都有。"救国"好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专属,自命不凡的远大志向?
“既然睁开眼了,再闭上就不容易了”,以前我也这么认为的,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大家会装糊涂的,除非过去吃过苦头的人,但吃过苦头的人的“不回头”又会被年轻一代当作一种“偏执”。哎,现实的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才是大家唯一欣赏/追求的啊!
这话说得有点精赵了,如今大家在国内多少都有些财产房子啥的,能不关心吗?上次传魔都要取消绿卡人士的户籍,不就是大叔大妈小哥小妹他们反响最大嘛,时代不同啦,所以那喉舌煽情说要再打一场抗美援朝啥的,即刻就没了下文。
so...
~
1,关于专利数,我也觉得不可太信,但这毕竟又是一个“国际指标”啊。反正现在日本人是真的很纳闷,:))
2,被FBI盯着?哈哈,那么这批“既得利益者”会不会埋怨起(你我这类)多嘴多舌的人呢?:)))))))
3,加了链接了,谢谢!!
敬你一杯,周末愉快。
http://wemedia.ifeng.com/57413891/wemedia.shtml
第一,不要过于重视专利,那个东西现在越来越变成了抢占山头,抑制别人发展的工具。天朝人多手长,自然专利就多了。
第二,“每到寒暑假就在国内到处开课研讨,一切都是中方邀请中方出资”,现在要小心了,FBI都盯着呢。
第三,音乐DOW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