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有信息来自网络
day 1: 飞到巴黎, 中午到, 住在机场, 从3 号口5 分钟走到。
day2: 游 兰斯(法語:Reims,
兰斯(法語:Reims,法语:[???s] ( 聆聽)),法国东北部城市,大东部大区马恩省的一个市镇,同时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下辖兰斯区[1],其市镇面积为46.9平方公里,2018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182,211人,是法国人口数量最多的非省会城市,人口数量超过马恩省省会香槟沙隆近4倍,在法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2位。
兰斯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是香槟地区的经济、文化、商业和科教中心,自2007年法国高速铁路东线建成后,从兰斯高铁站前往巴黎市区的最佳旅行时间仅需38分钟,兰斯成为由巴黎出发乘坐高速列车最快可以到达的城市,当地依托高铁出现了商务办公区及工业物流园等设施[2]。
兰斯是法国艺术与历史之城,历史上共有31位法兰西国王在兰斯主教座堂加冕,兰斯也由此被称为“王者之城”。兰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型建设理念,使得兰斯成为法国现代城市规划当中的一个重要范例。兰斯也因香槟酒而闻名,市区南部的“兰斯山”是世界上主要的香槟葡萄园种植区。1991年,兰斯主教座堂及相邻的塔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兰斯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至前3千纪间,当地出土了的文物经过鉴定被认为属于骨灰瓮文化[史 2]。公元前三世纪,高卢部落的雷米人开始在这一地区活动,
公元前1世纪中期,罗马人入主高卢,而来自北方的贝尔盖人则长期骚扰包括杜罗科托鲁姆在内的马恩河北岸地区,雷米人首长决定投诚罗马帝国,并派出信使与罗马人进行谈判[史 6]。公元前51年,奥古斯都将杜罗科托鲁姆设为比利时高卢的首府
公元4世纪末,法兰克人入主这一地区,兰斯教區主教勒彌爵表示尊重法兰克领袖克洛维一世,并劝其皈依天主教,公元496年的圣诞节,克洛维一世在兰斯圣尼加雪堂进行了加冕,并被勒彌爵赐予了圣油瓶,而根据都爾的額我略的记载,当天还有超过3000名法兰克将士接受了天主教洗礼[史 10]。
公元10世纪初,维京人入侵法国北部地区[史 17],主教瑟尔夫主持在兰斯修建保护圣雷米修道院的城墙。公元11世纪后,尽管巴黎成为了法兰西王国的政治中心,但兰斯依旧为“加冕之城”。
在教宗保禄三世的支持下,洛林枢机于1548年创办了兰斯大学,开设神学、艺术、法律和医学四个专业[史 23]。
法国大革命期间,改革派占领了兰斯及主教座堂,圣油瓶及聖海倫納的圣髑被烧毁,一些宗教建筑被关闭或改为民居[史 28]。
19世纪,兰斯成为法国东北部的重要轻工业城市,其中纺织业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应的机械、化学等产业[史 30]。英国企业家伊萨克·霍尔登和乔纳森·霍尔登于1853年在兰斯建立“英格兰木梳厂”
十九世纪末,大量军队驻扎于兰斯及周边地区,形成兰斯军区[史 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军事重地的兰斯受到了大规模的轰炸,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包括兰斯主教座堂在内的超过85%的建筑物被摧毁[史 36]。最终直到1938年才全部恢复原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兰斯再次沦陷,直至1944年8月30日才获得解放[史 39]。战后,德法两国握手言和,1962年7月8日,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和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兰斯主教座堂前进行了会晤[史 40]。1991年,兰斯主教座堂及塔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第一产业方面,兰斯附近的农业土地大致分为经济作物区和葡萄园种植区两类:包括兰斯市区在内的北部地区主要为平原及浅丘地貌,是重要的经济类农作物种植区,香槟谷物集团维沃斯亚是当地重要的农产品企业,
在第二产业方面,兰斯在工业革命时期为重要的轻工业城市,现代则包含了多个领域,其中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和玻璃生产是当地重要的工业支柱,市区东南部的“布朗丹十字架”开发区(ZA Croix-Blandin)集中了多个制造企业[社 12]。
在第三产业方面,兰斯是重要的科教中心和旅游城市,市区及周边设有多个开放式大型商业街区。自2007年高铁开通以来,兰斯火车站附近及伯扎讷境内出现了多个办公中心[社 13]。
兰斯境内有多处法国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兰斯主教座堂及塔乌宫是当地的代表性建筑物,自1862年起被列入法国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损毁,后基本按原貌重建,已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 13]。
科尔马(法語:Colmar,法语:[k?lma?] ( 聆聽)),法国东北部城市,大东部大区上莱茵省的一个市镇,也是该省的省会和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下辖科尔马-里博维莱区[3],其市镇面积为66.57平方公里,2018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68,703人,在法国城市中排名第73位。
科尔马位于上莱茵省中北部,孚日山脉东侧[4],是这一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法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因当地的木制建筑和水城景观而闻名,被称为“小威尼斯”[5],其所在的阿尔萨斯地区也是法国重要的红酒产区之一[6]。
法国雕塑家、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出生于科尔马[7]。
“科尔马”一名来源于法语单词“Colombier”,意为“养鸽子的地方”,可能与当地历史上的农业活动有关[8]。同样拥有类似词源的法国地名还有如科隆布、库洛米耶等。
公元823年,“科尔马”作为城市首次出现在了文献记载中[9],彼时,科尔马为一个区域性的农业中心,在《凡尔登条约》签订后,被划入東法蘭克王國。1106年,一场大火烧毁了科尔马[9]。12世纪末,腓特烈一世决定重建该市,其长子则于1226年将科尔马建立成为了一座“皇家都市”,1278年,在鲁道夫一世的批准下,科尔马成为了帝国自由城市[9],并在中世纪末期发展为一个商业贸易中心[9]。15至16世纪,科尔马地区多次遭遇了黑死病疫情,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最终失去了帝国自由城市的头衔[10]。三十年战争期间,科尔马附近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10]。1648年,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科尔马及其所在的整个上阿尔萨斯地区[11](米卢斯除外)正式划归法兰西王国[10]。17世纪末,根据《吕埃条约》,科尔马成为了“皇家城市”(ville royale),由法兰西国王派兵直接保护[12]。18世纪时,大批市政设施在科尔马出现[12],构建了其现代城市的雏形。法国大革命后,科尔马成为了上莱茵省的首府并保持至今[13]。其间,科尔马曾于1870至1919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分别被普鲁士王国[13]及纳粹德国占领[14]。自1948年起,阿尔萨斯红酒集市在科尔马定期举
科尔马位于法国东北部,大东部大区的东和上莱茵省的北部,距离大区首府斯特拉斯堡大约72公里[4]。与科尔马接壤的市镇包括:伊勒伊瑟恩、格吕瑟南、热布桑、孙多芬、奥尔特兹维、里耶德维、奥尔布尔维、圣克鲁瓦-昂普莱讷、韦托尔赛姆、温策奈姆、安热尔桑、阿默什维尔、锡戈尔塞姆、邦维、乌桑、奥斯坦、盖马尔、埃尔利桑普雷科尔马、波尔特迪列德、凯瑟斯贝格-维尼奥布勒[4]。
科尔马位于孚日山脉东侧的山前冲击带上,地势平坦,海拔在175至214米之间,其中市区平均海拔约197米[4]。
科尔马附近地表多为现代沉积物[16],同时也适宜大部分农作物生长。
洛克河自西南向东北呈“S”型流经科尔马,其市区段水流缓慢,周边汇集了大量的历史建筑[4]。它的一些支流也流经了科尔马,但在市区多以地下河的形式出现[4]。洛克河在流出科尔马市区后被人工改造成为了科尔马运河,最终汇入莱茵河[4]。
科尔马属于温带落叶林,市区内的绿地公园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南部和市区东南郊[4]。
斯特拉斯堡(法語:Strasbourg,法语发音:[st?asbu?] ( 聆聽);德語:Straßburg,[??t?a?sb??k] ( 聆聽);阿尔萨斯语:Strossburi,[??d????sb?u?i] ( 聆聽))是法国大東部大區、阿尔萨斯欧洲集体與下莱茵省的首府,位於法国国土的东端,与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隔莱茵河相望。全市人口約27萬,城市圈人口則超过64万[1],是法国东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按2010年人口也是法国人口第九多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属于法国,但是在历史上,此地的主權曾多次交替由德国和法国拥有,因而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意志和法兰西文化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斯特拉斯堡也是众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與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一樣,驻有欧盟的许多重要机构,包括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欧洲委员会反腐败国家集团、欧洲军团、欧洲视听观察组织以及欧洲议会的所在地,因此被誉为欧盟的“第二首都”。斯特拉斯堡是欧洲议会的所在地,尽管每个月只在斯特拉斯堡举行四天会议,其他主要事务则在布鲁塞尔处理。议会大厦建于199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建筑。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乃至西欧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的重要中心。斯特拉斯堡港是莱茵河沿线的第二大港口,仅次于德国的杜伊斯堡[2]。该市也是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的驻地。
斯特拉斯堡的历史中心位于伊尔河两条支流环绕的大岛,这一区域拥有中世纪以来的大量精美建筑,包括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與小法兰西,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首次有一个城市的整个市中心区域获此荣誉。
斯特拉斯堡在古代叫做阿根托拉特(凯尔特语:Argentorate,拉丁文:Argentoratum)。这个名字来自于最早居住在此的凯尔特人的语言,然而自罗马人占领了这一地区后也一直使用,其意思是伊尔河边的山丘,延伸有“河边之城”之意[3]。5世纪末时日耳曼人重建此城,并取名为Strateburgum(由Strate与Burgum组合而成),意为“道路上的城市”,因为在日耳曼时期,斯特拉斯堡位于东西横跨莱茵河的交通要道边上[4]。现今斯特拉斯堡的名称Strasbourg是日耳曼语言的法语化。德语中的斯特拉斯堡写作Straßburg,而“Straße”是街道的意思,“Burg”是城堡的意思。
史特拉斯堡地处法国东北与德国边境交界之处,主体市区位于莱茵河西侧。发源自汝拉山脉的伊尔河自西而东穿城而过,注入莱茵河。而莱茵河对岸就是德国城镇凯尔。尽管在法国地图上,斯特拉斯堡处于偏远的东北角,但在西欧的版图中,斯特拉斯堡占据了中心的位置,是西欧地区南北通道的重要一环。由斯特拉斯堡往南,通过索恩河谷与罗讷河谷地区可连向地中海地区。往北,则通过德国西部的海西山地直面北欧三岛。以直线距离计算,斯特拉斯堡与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距离是相等的,大约都是750千米。斯特拉斯堡到北海和亚得里亚海的距离也基本一样,都是500千米左右。
下面一天:
里昂(法語:Lyon,里昂口音:/lj??/,巴黎口音:/lij??/;法兰克-普罗旺斯语:Liyon [?j??]),法国第三大城市,法国东南部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罗讷省和里昂大都会的首府。位于罗讷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里昂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都市区。里昂是著名的国际都市,历史悠久,部分历史和建筑地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称为:“里昂历史遗迹”。
里昂丝绸和纺织业源远流长,被誉为“欧洲丝绸之都”。从20世纪末期开始,里昂食品业兴起,也使得里昂有着“美食之都”的称号。里昂也是电影的诞生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曾在此拍摄下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里昂还是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总部所在地。在2015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里昂是位居法国第2、全球39位的最宜居城市[4]。
里昂银行业、化学、生物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是法国第二大经济中心。该市教育事业发达,里昂大学是法国第二大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里昂商学院为欧洲十强商学院和法国商学院最高学府。著名的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里昂建于前43年,当时称为卢格杜努姆(Lugdunum),它是凯撒的代表Munatius Plancus建立的罗马殖民地,既為古時高盧三部分之一,也是高盧的首府。同時里昂也是貫穿法國北部到東南部的交匯點。因它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高卢的主要城市。
843年,在凡尔登条约下,里昂乃成為了阿尔勒王国(Royaume d'Arles)一部分。一直至14世紀,里昂才開始由法國控制。
隨著文藝復興,意大利商人影響力傳到法國,里昂經濟在十五世紀後期,開始有明顯的增長。当国际银行移到热那亚,之后阿姆斯特丹,里昂更成为法国的银行中心。文艺复兴期间,该市发展了丝绸贸易,特别与意大利;意大利对里昂建筑的影响还能看见。由于丝绸贸易,里昂在19世纪成为重要工业城市。
法國大革命期間里昂一度被革命軍大肆破壞,逾2,000人被處死。直至拿破崙上台後,才展開了一系列的重建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著法國被打败,里昂被納粹德國的占領,一直至大戰結束後才光復。
里昂(包括维勒班)是大里昂地区的中心。里昂地区是以里昂市为中心的直径在50-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里昂所在的罗讷省,面积在43698 km²。里昂及其地区坐落在西欧的十字路口,被地中海,大西洋以及东欧地区围绕。
罗讷河和索恩河在城市的南端汇合。在两河之间的半岛是里昂的市中心区。半岛上有若干重要的广场,其中白莱果广场是法国第三大广场,也是欧洲最大的广场之一,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欧洲最大的净地广场,没有任何绿地、树木或障碍物。沃土广场是市政厅所在地。
半岛北侧的红十字山,称为“工作山”,是传统的丝绸作坊区。
索恩河以西是里昂老城,分别以几座教堂命名为圣若望区、圣保禄区和圣乔治区,里昂主教座堂就位于圣若望区。老城西面背倚的富维耶山又称为“祷告山”,山上有富维耶圣母院、几个修女院、大主教府、富维耶铁塔和缆车。圣若望区和红十字山区有320个串廊(traboule)的狭窄街道,在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罗讷河东岸则是新规画的市区——帕尔迪厄区(Part-Dieu),这裡有法国中部唯一的摩天大楼,和该市大部分人口。该区域还有欧洲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的金头公园。国际刑警组织总部位于近旁。
day 5 摩纳哥,尼斯
尼斯(法語:Nice,法语发音:[nis]),法国东南部城市,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滨海阿尔卑斯省的一个市镇,同时也是该省的省会,下辖尼斯区[1],其市镇面积为71.92平方公里,2018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341,032人,是该省人口最多的市镇,在法国城市中排名第5位,仅次于巴黎、里昂、马赛和图卢兹。
尼斯位于滨海阿尔卑斯省南部,地中海沿岸,历史悠久。当地出土了多处先古时期的遗址,中世纪时长期为一个伯国的国都,1814至1860年间曾被萨丁王国控制[2]。尼斯是法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其所在的区域被称为“蓝色海岸”,因温暖的气候及独特的地中海景观而被世人知晓,自19世纪末起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尼斯也是一座综合性的工商业城市,当地设有多个开发区,其近郊的索菲亚科技园集中了大量科研院校,被称为“法国硅谷”,此外尼斯机场是法国除巴黎外最繁忙的机场。尼斯也因尼斯菜和同名足球俱乐部而闻名。
尼斯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可追溯至距今38万年前,泰拉阿马塔遗址内发现的石器经确认属于阿舍利文化[史 2]。尼斯东部的拉扎雷溶洞中则发现了距今约23万年前的人类活动痕迹[史 3],而青铜器时期的遗址在尼斯境内多个街区都有发现[史 4]。
根据欧洲史学家的普遍观点,尼斯城的前身“尼卡伊亚”由古希腊的后裔——古马赛人于公元前3世纪所建并控制,该城是西欧地中海沿岸商路上的重要一站[史 5]。彼时,同在地中海沿岸的伊特鲁里亚人和迦太基人也在大力扩张其领土,古马赛人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一区域,在此地建了军事城堡,该城堡具体位置不详,一般认为在现代尼斯城北部的一处山峰之上[史 6]。公元前2世纪时,尼斯东部区域出现了利古里亚人的两支部落——代塞阿特(Déceates)和奥克西比安(Oxybiens),古罗马军事家昆图斯·奥皮米乌斯率领军队于公元前154年征服了这两支部落,成为了利古里亚的主人[史 7]。
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已成为地中海北岸的一个大帝国,其领土开始向高卢腹地扩张,罗马人在尼卡伊亚北侧新建了塞梅内卢姆,城址位于现代尼斯市区的锡米耶兹街区[史 8]。据记载,塞梅内卢姆在公元1世纪时是尤利娅·奥古斯塔大道上的重要驿站,出现了温泉、讲堂、斗兽场、歌剧院等设施,并成为一个教区首府,城市面积超过20公顷,居民数量超过1万人[史 9]。公元2世纪时,随着罗马人对高卢的征服,罗马帝国的疆土已扩大至大西洋沿岸,而塞梅内卢姆也因此逐渐失去其政治战略地位,出现衰落[史 10]。公元4世纪时,塞梅内卢姆的居民区开始逐渐向靠近海岸线的尼卡伊亚扩张,公元5世纪时,蛮族入侵地中海,塞梅内卢姆教区被撤销,尼斯成为东哥特王国内的一座城市[史 11]。
中世纪初期,尼斯为拜占庭帝国的一座城市。公元641年,伦巴底军事家罗塔里攻占利古里亚,尼斯成为了伦巴底王国和利古里亚公国(duché de Ligurie)的一部分[史 12]。772年,查理曼入主伦巴底,使其成为加洛林帝国的一部分。公元9世纪,伦巴底并入意大利王国[史 13]。
16世纪初,受到意大利战争的影响,萨伏伊公国的政权受到冲击[史 19]。1523年,萨伏伊公爵查理二世投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并帮助其在次年的帕维亚之战中击退了法军[史 20]。1538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五世签署《尼斯和约》,法兰西获得布雷斯和比热,而米兰则归属于哈布斯堡王朝,尼斯及萨伏伊却没有明确的归属[史 21]。1543年,萨伏伊公国联合神圣罗马帝国及热那亚共和国军队对尼斯展开了围城战,赶走了驻扎于此的法军及阿尔及利亚盟军[史 22]。17世纪初,萨伏伊公爵修建了尼斯-都灵皇家公路,扩大了尼斯港口的贸易腹地,尼斯城市人口数量迅速上升,17世纪末九年战争期间,卡提纳被法王路易十四派任为驻意大利的法军司令,于斯塔法尔达战役中击溃奥地利和萨伏依公爵的联军,最终征服了包括尼斯在内的整个萨伏伊[史 23]。18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法兰西军队再次与哈布斯堡军队发生战争,1705年的尼斯围城战使得法兰西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史 24]。
1793年1月31日,原尼斯伯国改建为滨海阿尔卑斯省,其西侧边境为瓦尔河,省会设于尼斯[史 25]。1815年,拿破仑战败,尼斯及滨海阿尔卑斯省根据《巴黎条约》划至撒丁王国,尼斯伯国得以重新成立[史 26]。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拿破仑三世与萨丁王国首相卡米洛·奔索举行普隆比耶尔会晤,拿破仑三世表示支持萨丁对意大利的统一,但需要以萨瓦和尼斯的土地交换作为条件[史 27]。1860年,根据《都灵条约》,尼斯伯国被撤销并重新划至法国,与瓦尔河西岸的格拉斯区组建成为新的滨海阿尔卑斯省[史 28]。
19世纪末,随着铁路的修建及旅游业的兴起,尼斯吸引了大量来自北欧寒冷地区的游客,成为地中海沿岸重要的旅游度假城市。当地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借鉴了巴黎城市规划的经验,出现了大批奥斯曼风格的街道、广场及建筑[史 29]。
20世纪初,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尼斯市区出现了街道拥挤、居住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时任尼斯市长的奥诺雷·索旺先生制定了多个城市规划方案,使得尼斯建成区不断向外扩张,至20世纪30年代,尼斯人口数量已超过30万,成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马赛[史 30]。
尼斯位于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东南部和滨海阿尔卑斯省南部,距离大区首府马赛大约199公里,距离法国首都巴黎932公里[2]。与尼斯接壤的市镇包括:阿斯普雷蒙、康塔龙、科洛马尔、埃兹、法利孔、加蒂耶尔、拉戈德、圣昂德雷德拉-罗克、圣让内、瓦尔河畔圣洛朗、图尔雷特勒旺、拉特里尼泰、滨海自由城[2]。
摩纳哥公国(法語:Principauté de Monaco;摩纳哥语:Principatu de Múnegu),又称摩纳哥侯国、摩纳哥亲王国,中文通稱摩納哥,是一个位于西欧或南歐的城邦国家。摩納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週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和城邦,经济得利於蒙特卡洛賭場及觀光收入。摩纳哥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为摩纳哥亲王。摩纳哥作為一个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并因此聞名,有避稅天堂之稱。
摩纳哥的地名源自於約公元前6世纪,由來自希臘福基斯(Phocaea)地區的福基斯人於該地區附近所建立的希臘殖民地——摩諾伊科(Monoikos)。根據希臘神話,相傳大力士海格力斯曾途經這裡,因此福基斯人在此地建了一個神廟祭祀海克力斯,稱為「Monoikos」(希臘語:Μ?νοικος,意指獨棟的房屋或神殿),並逐漸轉變成此處的地名。
摩纳哥于1215年再次被作为熱那亞的殖民地创建。自1297年,当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乔装成方济会(Franciscan)的修道士(在意大利语中称为monaco)占领了保护那块著名的礁石的要塞后,摩纳哥一直处于格里马尔迪(Grimaldi)家族统治下,唯一的例外是1793年到1814年,摩纳哥被拿破崙一世的法蘭西帝国控制。1815年至1860年,维也纳会议指定摩纳哥为薩丁尼亞王国的保护国,直到1861年,摩纳哥的主权才透過法国-摩纳哥条约確定。
在1911年第一部宪法頒佈前,摩纳哥亲王曾经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1918年7月,签署了一份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在摩纳哥提供有限的保护。这条约被写入《凡尔赛和约》,且摩纳哥的政策应该按照法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进行调整。1919年同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國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兩國於2002年另立新條約,當摩纳哥國家元首無人繼承,摩纳哥仍然為獨立國家,法國亦繼續提供防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2年11月6日,摩纳哥被義大利軍事占領,1943年義大利投降後撤出摩納哥。1944年盟軍收復摩納哥。
兰尼埃三世于1949年在其祖父路易二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1962年颁布了一部新的宪法,废除了死刑,保护了女性的投票权,并建立了最高法院以保证基本的自由。1993年,摩纳哥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具有完全投票权。
2005年3月31日,由於兰尼埃三世長期臥病在床,阿尔贝王子開始負起摄政的任務。2005年4月6日兰尼埃亲王逝世,阿尔贝王子即位,成为阿尔贝二世。阿尔贝二世于2005年7月12日正式成为摩纳哥的统治者,他的即位庆典在他的父亲兰尼埃三世举行葬礼的大教堂举行。他的即位有两次庆典,另一次庆典在2005年的11月9日举行。
摩纳哥自1911年以来实行君主立宪制,亲王为国家元首。行政机构为由首相主持的四人政府委员会(内阁)。首相由由親王从法国政府提交的摩纳哥或法国公民候选人中选择并任命。根据1962年宪法约定,首相与一院制的国家会议(摩納哥議會)分享权力。这一立法机构的24名成员通过普选从名单中产生,任期5年。
摩纳哥的地方事务由公共会议管理。公共会议由15名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由市长主持。
摩纳哥位于地中海北岸,氣候乾燥溫暖,長年陽光普照,屬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全國被法国东南部的濱海阿爾卑斯省三面環繞,国土东西方向长3500米,最窄处200多米,面積約208公頃(2.08平方公里,比紐約中央公園面積更小),是全球第二小的國家,也是面積最小的聯合國會員國,其中五分之一的面積都是透過填海造陸而來,隨之建成的是兩個泊滿遊艇的著名海港—丰维埃耶港和赫庫勒港。摩納哥全境沒有河流或大型湖泊,海拔最高點是164.4公尺,位於一個斜坡之上。
摩纳哥是现在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常住人口有32,020人,其中6,089是摩納哥本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