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都有其本质,就是作为它自己的那个最天然的本质。
人亦如此。
与人交,就是在与其互动过程中,通过其言行举止这些外在因素,一点点触摸其本质,形成自己的判断。
因为我们看不到人的心。判断其性情,人品,就只能依赖间接证据。
这种触摸,这种判断,因我们自己性情,阅历,好恶,三观,智慧度的差别,而迥然不同。
其成分往往是,一半是基本事实,一半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论断,都会偏离真相。
譬如说,我有几个知己,对我的情谊感天动地。但我清清楚楚看到,她们心中的我,高于我的本质。
反之亦然。
本质只有一个,一直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但,围绕它的看法,却可以如此嘈杂,激烈,甚至剑拔弩张,大相径庭。
这种情状,反证了偏见的存在。或好,或坏。
好的偏见,尤其是极好的偏见,比坏的偏见更有害。
在被捧杀和被批判之间,我宁可选择被批判。
无休无止,不分青红皂白的捧,只会毁了被捧的人。是对其心性的腐蚀。也会让理智清明者生厌。
美好的东西,你知道了,夸过了,有头脑的话,就该适可而止,须知过犹不及。
不管多好的东西,都会因吹捧而掉价,失去应有的感染力。
忠言逆耳。虽然同带着偏见,让人短暂地不舒服,最终却像灵魂的拷打,让它宽广和刚健。
一切快速的进步和提升,都来于批评。黄豆顶着石头发芽。灵魂也要在异议中臻于睿智。
想摒弃一切批评,论断,大跳忠字舞,不许任何人质疑,是蠢之又蠢,愚不可及。
真正通达睿智的灵魂,遇见这样的支持者,实乃灾难。
如果理智尚存,就该安静下来,反求诸己。是在帮忙,还是在帮倒忙。是在加分,还是在减分。
如此温馨平和感人肺腑的文字,何以最后的回响却如此之崩坏!
人人失去理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每一个人的头脑都深陷成见和论断之中。以至于,美好的作品成了最后的牺牲品。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本质。放下心魔,不带预设立场地去看每一篇作品,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为害众生的实锤,证据有待提供。实打实来的造就,大家有目共睹。
个别理智残缺者的言行,不是他人的错。人世间,没有人能对另一个人的愚钝负责。
最后的最后,
真正的修行者,你捧他,骂他,都不会动摇其心志。
别人是要走向辉煌,还是走向疯狂,都与你我无关。
你若受益,应当感恩。
他若为恶,自有天收。
智者的做法,是放下成见,放下判别心,就事论事。
把山当作山,把水当作水。把丑当作丑,把美当作美。
不以正义之名当泼妇,也不以真理之名出恶言。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再认真读读那篇文章。文如其人。心,就在那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