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美国到处都要小费,中国大陆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台湾大部分情况不需要给小费,但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付小费,比如旅馆的行李生。给多少呢,对于美国游客来说心里也不清楚。台湾的人均GDP是37000美元,排名20左右,美国是48000美元,排名再第八名的样子。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_per_capita 再加上台湾没有惯出美国那种小费标准不断上涨的毛病,所以,比较合理的估计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减少一些就对了。最好是能看到相关的介绍文章,或者有什么认识的台湾人可以问。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去探索了。
卡拉和兰迪去台湾玩,就亲自探索了一下这个小费问题。卡拉是个犹太姑娘,信犹太教, 虽然有其个性豪爽爱交朋友的特点,但还是秉承犹太血统,比较吝啬一些。丈夫兰迪是个白人,信基督教,个性比较大方和随和。第一次在旅馆遇到服务生帮拿行李,兰迪觉得应该给小费,但是不知道该给多少,就问卡拉。台币大致29新台币等于一美元,100新台币是纸币,而50或者10,还有1台币都是硬币。给100吧,相当于3美元多,觉得太多了,所以只能给硬币了。卡拉给说了一个20,兰迪虽然觉得有点儿少,但既然自己问了,老婆也发话了,只好勉强照着给了。结果,那个服务生的脸色有些难看。
不少人可能都看过那个美国人在法国旅馆给小费的故事,那个美国人不好好给小费,结果被旅馆的服务生在行李上不断地画上记号,他在随后的旅馆受到的待遇越来越差。兰迪当然不愿意下次再看服务生的脸色,于是在下一个旅馆坐电梯时跟卡拉商量:上次二十给得太少了,这次给一百吧,是个纸币,不是硬币,多就多了。当时行李生就在电梯里,他们以为行李生不懂英语,也没在意。行李生把行李搬进房间,很殷勤地用英语给他们介绍当地的一些信息。两个人多少有些尴尬,讨论小费问题的话都被服务生听到了。不过,看来行李生对100新台币小费很满意,并不在意他们在电梯里的讨论。
离开那家旅馆的时候,来了两个服务生来搬行李。看来上次100台币真的给多了,这一下招来两个服务生。怎么办?一人一百,还是给一百让两个人分,还是一人一个五十的硬币?卡拉和兰迪不敢再在人家面前用英语商量,决定去上化妆间,在路上商量。兰迪说,这次该你了,你要是少给了,自己看人家脸色吧。卡拉说,凭什么啊,来两个就二百,那要是来三个服务生呢,难道我得给三百?不成,一共就给一百,硬币就硬币,那也是钱啊。一人一个五十的硬币,接近一人两美元了。
卡拉把两个五十新台币的硬币捏在手中,跟着兰迪一起出来到大堂领行李。当时的场景立即让她傻了眼:眼前赫然站着三个微笑的行李生殷勤地帮着拿行李往出租车上搬!这现掏钱可怎么掏啊,打开挎包拿钱包,再在钱包里找钱,多难看。这些行李生也太会给人出难题了。卡拉脸皮一老,把两个硬币递给一开始出现的那两个行李生,然后往出租车里一钻,让司机开车走人。出租车启动,卡拉长抒一口气,跟兰迪说,终于离开这个旅馆了。
就像楼主说的,那些提行李的赚到了小费,可是打扫房间的呢?前台小姐呢?其他后勤人员呢?他们的劳动就不是劳动么?为什么那些“大方”的人没有一个个服务人员全都给小费呢?
在一个给小费有约定俗成标准的社会里这并不难,一般的服务按平均标准给,特好的超标给,不好的少给点。问题是在标准不清楚的地方就难了。
小费机制也有好的一面,就是的确可以维持服务质量,因为在钱没到手之前,服务生还是要对客人友好相待的。没有小费传统的地方就要看服务生的心情和店家训练了。
还想说两句我的感受。我在一所大学任教,太太在当地一家餐馆干跑堂补贴家用已有20来年了。学校里的一老中教授带家人来用餐(一年两次)后,每每见到我都要提到他们付了高于平均值的小费。我能说啥,谢谢人家呗。
太太对此只是笑笑说,牛人总是有牛人的道理喽。顺便说一下,我太太多年前曾在国内大学任教,也当过高水平的运动员。
我们也有被人服务的时候,付小费时的感受是不同的。
你这么说我就感觉舒服些了,要不然我该怀疑自己是不是择友不当了。
谢谢提供信息。大陆大饭店接送行李要小费,那还需要给打扫卫生的服务人员留小费在房间里吗?
大陆星级酒店付小费也是非常普通的了,10年前就是这规矩。只要有大堂的礼宾服务生接车或者帮忙拿行李,都是应该付小费的。他们的基本工资不高,拿小费让他们的收入可观点。
谢谢,评论是挺公道的。另外,不同的种族和文化有其固有的习惯做法,一种特定种族或文化中不同个体还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卡拉同学是有些犹太人的吝啬特点,但是也没有做什么太害人的事情,轻轻表示一下不赞同以示自己不同流合污就可以了,鞭挞就不必要了。
但是多数人不是富翁,自己挣点钱也不容易,当然要看看当地情况再行动。中国游客跑到欧美大笔消费,还不是换来人傻钱多的评价?
我们去西藏旅游,就为给司机导游多少小费很伤过脑筋(包车),后来好像是在约定价格之上给了10%。
这事儿闹的,人家卡拉把三个服务生来挣小费的好玩儿事讲给我听,我写成故事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笑料和台湾小费常识。没想到遭到这一顿批评,我都不好意思告诉她我写了这个故事了。
跟犹太人打过交道吗?是不是都差不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