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那些难以忘却的“人生经典”

(2019-04-18 19:11:14) 下一个

 

五十年过去,时间的淘洗和沉淀是可以让人沉静和反思了。抚今追昔,一个偶然的感喟,想到了这个题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印记,代代不同。如能将这些“人生经典”记录下来,也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堂吉诃德式的“英雄情结”

在塞万提斯的笔下,堂吉诃德的追求从梦想到幻灭,铨释了骑士精神的终结。塞万提斯写道:“我的愿望无非是让人们对那些骑士小说里人物的荒诞行径深恶痛绝。……由于我这本关于堂吉诃德的真实故事,骑士小说将日趋衰落,并且最终将彻底消亡。” 

当堂吉诃德挺着长矛向幻象的风车怪物冲锋时,即刻有了“英雄”的感觉,生命也充满了“意义”!这不很滑稽吗?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看着这一排土高炉,不由得又联想起那堂吉诃德眼里的“怪物”风车。

五八年大跃进风潮中,全民大炼钢铁,我们小学生也去搬砖。为了炼钢,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工人农民着了魔似的到处建土高炉。当时学校里的土高炉夜不熄火,高年级学生的影子在炉前晃悠。想想学校也能炼纲,内心便充满一股豪气!

那时国家的组织力量无以伦比,就是千年的深水也会搅得沉渣浮起。试想秦帝国动员了浩浩民工,最终也还留下了万里长城。可大跃进的一番折腾,最后只收获了一堆堆的废铁渣。且不说山林尽毁、农田荒芜,实在是一曲大饥荒的前奏。

当图中红卫兵的大锤砸向清华园石坊时,即便是吉诃德先生地下有知,也会视之为耻,嗤之以鼻!

六六年为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停课上街,横扫牛鬼蛇神,破四旧,向传承千年的文化开刀。正是无知者无畏—更无敬畏,没有多少知识的青年学生是最易被洗脑的一族。六六年底一个月,仅谭厚兰率领的北师大红卫兵就毁坏文物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历代石碑1000余座,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国宝70余件,珍版书籍1000多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多万人家被抄,散存在各地民间的珍贵字画、书刊、器皿、饰物、古籍不知多少在火堆中消失。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回忆道:“他们撕字画,砸古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意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在清朝三代为官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堆到院里付之一炬。”

红卫兵在“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革命行动中自是豪情万丈,可那些珍贵的典籍、传世的珍宝却散入永恒的黑夜,再也不能复存!

这荒凉的小山上,有着参加缅共人民军知青的墓碑。当年云南边疆的一群中国知青,满怀世界革命的崇高理想,走格瓦拉之路,越过边界为缅共冲锋陷阵,不少年轻的生命就交代在异国的战场。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当时加入缅共人民军的知青就多达6千多人,十年间牺牲者达3千多人之众。

但严酷的现实是82年后中国对缅共撤援,与缅甸政府邦交走向正常化。89年春,缅甸共产党这座赤色之塔最终轰然坍塌!对那些西去祭坛的不死魂灵,真是一种难言的对荒唐的献祭!

本不该有的“大饥荒”

五十年代末,主流报刊上连篇累牍:“水稻亩产三万斤六千九百斤!”“水稻放高产卫星,亩产13万斤!” 特大喜讯不绝于耳。我们小学生哪有什么具体概念,据老师讲,粮食多得吃不完,种花不种稻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随之而来的是59年至61年的大饥荒。那时挨饿是常态,饿着肚子上床以求黄梁一梦。虽有幸为城市户口不致饿死,但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病却大量出现,一种由糠麸制成的“康复饼”亦成了救命稻草。大饥荒的重灾区无疑是农村,大跃进浮夸风的肆虐及鸟托邦式的公共食堂对农村的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破坏极大,数千万人形同草芥,魂消魄丧。后来的学者对此多有考证和记叙,不作赘述。

这三年的气候曲线还算正常,并非当年广为宣传的“严重自然灾害”。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亦承认是“七分人祸”。嗟乎!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抓就灵的“阶级斗争”

当国共内战将神州大地搅翻了天、最终尘埃落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大家展现了美好的未来。不知从何时开始,政治生命、政治面貌、家庭成分的概念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的深入,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政治贱民,他们的家人也自然因家庭成分划入了另册。阶级斗争是屡试不爽的斗争利器,只要有了5%的阶级敌人,人民大众就有了斗争的方向,就能控制人心,毕竟谁也不愿被划归到5%之中。

现在的年轻人对阶级斗争即使有所耳闻,也无任何感受。可对我们这代人,却是头脑中绷紧了的一根弦。自幼出身问题就象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无处可逃,只能默默承受。文革初期被称之为万岁的红色恐怖,更是使心灵备受压抑。遇罗克的《出身论》正是对这压抑的对抗,那是一种以生命求自由的对抗!今天,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自由的人,我不再压抑心灵。壮哉,遇罗克!斯人虽去,吾心颂之。

共产主义理想自小就在我们心里留下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它的实现是以仇恨和杀戮为代价,我也决不接受。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沙皇葬礼上,叶利钦的公开忏悔字字千钧,对人类的反思极具借鉴意义:“叶卡捷林堡的屠杀,已成为我们历史上耻辱的一页。现在我们以安葬牺牲者的方式,为前人的过失赎罪,为无耻的犯罪忏悔,也为我们所有的人忏悔。因为不能为这样的犯罪辩护,再不能为政治目的与愚蠢的暴行开脱,我们再不能自我欺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