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离巢”后的一段时间里,心里的牵挂让我们倍感煎熬。负责煮食的孩她爸,有意无意都会烧一款女儿在家时喜欢吃的菜肴。而我在想她的时候,也会独自在她搬空的房间静静地坐一会儿,希望闻到她在家时的味道…..。这期间,女儿也很体贴地保持着与我们的联系,并陆续发来信息,比如,她的公寓大堂的照片;她最近订购了沙发;还有巳经买来的茶几和电视柜,自己照图组装,并安置妥当….等等。
说到女儿买屋置业,父女两人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她爸认为,以当时的地产市场,我们从银行借出的钱,完全可以考虑在远离市中心的非热门地段,承担一个独立屋的首付是没问题的。如果再分租出去,供房的压力会大大减轻。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但女儿自作主张,硬是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买了一个不到500平方英尺,一房一厅的“迷你”公寓单位。
女儿认为,居住的地段好,交通便捷,社交活动方便,有助于接交新朋友,建立新的人脉关系。这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至关重要。同时,也大大地节省每天在上下班路上所耗费的时间。而女儿的爸想的只是如何轻松地,尽早地还完贷款,收获一个独立屋。至于我,担心的更加实际,那就是如果我们去多伦多看她,这么小的屋子,我们住在哪里?
回想起女儿离家的前几天,她爸曾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你的收入不算少,但还是要学着精打细算。有时间自己做饭最好,又省钱又卫生。酒吧还是要少去…”,还没等好爸说完,女儿就接着说:“ 最好是带着隔夜的剩菜剩饭上班做午饭。吃完午饭哪儿都别去,趴在工作台上闭目养神。下班后顺道买菜回家。是不是?” 接着女儿又说:“ 你是希望自己20多岁的女儿,就过上像你们那样50多岁人过的日子吗?”。 听女儿说完,几乎把我笑翻了。不过细想,如果真照她爸爸的话去做,无疑她的生活,就是她说的那种效果。
女儿离开我们去多伦多还不到两个月,我跟她爸就迫不及待地向她“申请”说,想尽快过去看看她和她的新居。可是,她说我们“申请”得太晚,她的几个闺蜜比我们提早“申请”,所以我们得排在她们的后面,让我们再等等。到了十月份,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们,我和他爸带上她在家时最爱吃的辣子鸡,迫不及待地飞向多伦多。这也是我们移民加拿大后,第一次到访多伦多。
到达多伦多机场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八点左右了。我手拎装有辣子鸡的手提袋,紧跟着拖着行李,还带小跑的孩她爸。不用说,我们俩都急切地希望尽早见到在接机口等着我们的女儿。这几个月不见,又吃不上老爸做的饭菜,她一定又瘦了。可是,我们直到走出接机大厅,都没有见到女儿的踪影。孩儿她爸赶紧打电话。电话那头,女儿说她刚刚下班,让我们自己打出租车过去。虽说有点失望,但还是可以理解。
出租车将我们带到了她居住的公寓大楼门口。那时候差不多是晩上九点钟了,这座高层公寓位于多伦多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小街上,从宽大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大堂里值班的人,我们迟疑着要不要进去。因为心里理所当然地想着,女儿应该在大门口等着我们。没有见到她,是不是因为我们走错了大门?再看看公寓楼的号码,显然没有走错。孩她爸决定先进去问问值班的工作人员。果然,才得知女儿巳经交待了他,他将女儿房间的锁匙转交给我们,并示意我们如何到达。
终于来到了女儿的房间门口,核对了门牌号,她爸小心翼翼地转动锁匙,慢慢地将门推开。小小的客厅里,正放着电视。女儿身穿浴袍,头裹湿毛巾。正坐在沙发上喝着酸奶。当她见到我们时,朝我们摆摆手说了一声 :“ Hi guys, How are you ? “。我跟她爸一时不知道怎么应答,眼下的场景,她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概念,作为女儿和一个东道主,应该怎样接待远道来的父母,才算是应该有的传统习俗和礼节。
虽然不爽,但当时困扰着我们的是疲劳和饥饿。我们问她 :“ 家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她说 :“ 没有,我不开火的,晚饭我通常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买个三明治而已 ”。她爸说:“ 方便面也可以的 “,女儿答:“ 剩下一个,昨晚我已経吃了…。” 看着我俩被气得发晕,女儿有点过意不去,她说: “好吧,我现在就带你们出去找东西 吃” 。我俩又累又饿地跟着她在附近转了一圈,因为太晚,所有的食店都关了门。最后只能在街角的一个杂货店买了两个面包,就着自己带去的辣子鸡。还有两瓶矿泉水,就算是那天的晚餐了。 事后回想起来,显然,那天女儿将我们作为她到访的另一波闺蜜来“接待”了。
当晩,女儿还算体贴地将她的床让给了我们,她自己在客厅的沙发上过夜。清晨一早她便起了床,当她轻脚轻手地进到房间取衣服时,我知道那时大概是早上的6点过钟。她换了衣服,化了妆,然后匆匆出门去上班。中午打来一个电话,让我们自己出去找歺厅吃午饭。
下午5点半左右,她下班一回到家 ,便带着我们去她认为比较好的餐厅吃晚饭。她为我们要了红酒、牛扒,和三文鱼。而她自己仅仅只吃了一份疏菜沙拉。饭后,我们就着咖啡和甜品轻松地聊着天,这也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多伦多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晚饭后,女儿回到家匆忙地洗完澡,然后在不大的咖啡桌上摆出了她的手提电脑便开始了工作,直到深夜。
两天过后,我对孩她爸说,我们不要在这里再呆下去了。女儿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我们在这里住下去只会是她的负担。看得出来,她连续两晚睡沙发,休息不好,人看上去很疲劳。而我们也为她做不了什么。她爸本打算给女儿做两餐好饭好菜吃。但女儿的厨房除了煮咖啡,基本没有别的用途。我们也不想为她添置任何厨具。因为看她的日常,煮食并不是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如果要减轻她的负担,最好就是尽快离开,并且以后少来她这里打扰。
从多伦多回到温哥华,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一直以为,女儿和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存在着一种不需要强调的、彼此相通的、相互需要的依存感。但这次的探访让我们意识到,这种依存感已经在渐行渐远地慢慢的消失中。离开了家的女儿,她好像是进入了自己的另一个新世界,而在她的新世界里,我们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回看“离巢”,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回忆,追溯女儿的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的経历,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女儿在10~12年级之间,有一段差不多两年时间的叛逆期。这种叛逆并不仅仅是顶嘴,或者与家长斗气的“小打小闹”。那期间,我们曾经被副校长叫到学校,被告知,我们的女儿在学校逃课的次数几乎接近到学校开除的程度。七门功课,有五门不及格,一门B、一门C。校长也告诉我们,如果她继续这样,可能高中毕不了业。作为家长的我们,那是一段刻骨铭心,怀疑人生的日子。后来她有了转变,幸运地进了大学,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工作….。这一切,用我们朋友的话来说,我们有如中了“彩票”。 所以对后来的“离巢”,“初访”中的経历,我们都不认为是问题,因为看着她每一个阶段的表现,都是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写她的故事,也是希望哪些有叛逆孩子的家庭了解, 对于这个时期孩子,我们能做的不是去与他们碰撞,而是耐心,关爱和等待。
现在的孩子都这样, 我们还是好好地照顾好自己吧.
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去纽约工作,刚去时租了人家一个极小公寓,好几个人合用的。后来想住好一点的公寓,他父母说不行,要租个独立房,然后再分租出去。。。幸好没干这件事,要不去年疫情,房客都回家了,他钱没赚成,不赔惨了。
再说年轻孩子刚工作不久,父母没想想他哪来精力去做管理房客等等的事?
说到底,孩子跟我们一代有代沟,千万别指望孩子想我们过一样的生活。
现在是父母,接受理解,坦然豁达的日子了。都在成长和学习中,相信人生可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