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杨女士说海德堡大学妇产医院院长“掠夺”她的研究“成果”。有关该事件,文学城有新闻联播,我就不重复啰嗦了。
海德堡大学妇产医院在全球首次开展建立乳腺癌血液检测用于临床诊疗,技术成熟后被生物公司购买。在这个领域,该医院除了国际知名度,还有几十年搭建起来的用于乳腺癌血液检测研究无可超越的资源。
当年的工作是基于细胞水平。
基因组计划后时代,生物医学转向分子水平,大家一窝蜂去寻找癌症相关分子用于诊疗,比如通过分析血液中肿瘤来源的DNA、RNA、蛋白质等力图建立最简单便捷的血液检测系统。2006年美国的john hopkins 发表了关于乳腺癌病人血液中四个基因甲基化定量分析结果。后来有了miRNA,无数研究小组分析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的各种miRNA,希望能找到可以用于临床的marker,比如德国黑森林一家大学医院就分析了9种miRNA。
杨女士在海德堡妇产医院读了博士,在德国大学医院读博士有单位付的工资,配偶和孩子除了生活补贴还有免费的全额医疗保险,大学还提供价廉物美的住房,同样的住房比市场上便宜很多,市场价的1/3是有可能的。我在大学读博士时存的钱帮我父母付清了上海两室一厅的房费。
博士毕业后,医院院长可以签字批准年轻博士申请独立研究课题。
杨女士选了15种大家都在做的基因甲基化定量(十几年前John Hopkins 发表的那种相类似)和miRNA(也是很多德国大学都做的研究)作为marker分析乳腺癌病人标本,试图建立血检系统,如果这样的课题是别的单位申报,不一定可以获批,可是海德堡不一样,海德堡是成功建立了乳腺癌血检系统的鼻祖。
一般这种课题运行三年。课题成果归大学。杨女士是执行人,院长是监管及保证人。
在课题初期杨女士突然被撤出课题组,为什么?没有细节。
按照惯例,如果课题组换人,哪怕是换一个博士学生,都要书面向基金会陈述,换课题负责人更是要重新审批,不亚于首次申报的严厉。如果杨女士涉及职业发明或者技术不可代替,换了杨女士基金会会取消课题经费,终止研究的继续,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单位可以上报别的代替者,后者资质认证通过了才可以继续接手杨女士的课题。
三年应该差不多了吧,课题组要写报告了。这个报告不涉及著作权,我丫头还在上医学院三年级的时候就写过课题结题报告,还是多个大学联合大课题报告,签的是她一个人的名字,堂而皇之发表在网上,没人说她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掠夺多个大学联合课题组几十年的研究成果。
杨女士事件有关的HeiScreen的结果是什么呢?完成了500例病人和400例正常人的分析,相当于100个临床已经确断的乳腺癌病人标本中大约75可以说发现异常,而在乳腺癌高发病年龄段只有60%,也就是临床已经确诊的病人,这种分析符合率是60%,有40%临床已经确诊的病人这种分析说不是乳腺癌,更重要的是400个正常人标本分析是不是有误判呢,不知道,数据没有报告。从事肿瘤临床及研究工作者都知道这个数据的意义。即使是普通老百姓,让你去做个这样的分析,分析完了告诉你如果临床确诊你是乳腺癌,这些分析只能告诉60%可能是的,如果临床说你是正常的,这种分析不能告诉你任何信息,而且新技术要全部自费,且费用不低,这样的检测你去做吗?
像这样的结果,即使是最低级别的专业杂志都不会发表,而HeiSreen却弄的满世界飞扬,因为非同寻常的背后投资。
不知当时投资是谁忽悠来的,如果是杨女士,那她的确是个人物,非常中国大陆国情,在国内任何Idea都敢往病人身上收取费用的试用。
是不是只有杨女士可以做到95%的金标准,别人都不行呢?对不起,现在的这种分析都是机器操作,计算机程序分析。再说啦,科学无国界,更无个体界, 如果你说只有她一个人做的到95%,别人都是草包,再次对不起,在医学生物领域里,如果别人重复不了你的结果,马上质疑。匪兵甲匪兵乙匪兵丙丁戊。。。都说可以达到95%才认可。
我讲的都是与这个“掠夺”事件相关的惯例,至于杨女士当时和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不评说,但是一般惯例是,在人类健康和科学神圣面前,个人利益总是食物链的低端,能够委曲求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明智之举,陷进“掠夺”“成果”的是非中没有赢家,即使你有100%的真理在手,也失去了50%社会信赖,因为你在一个病人寻求康平的地方成了不康平的制造者,作为一个病人你愿意去找没有能力化解危机的人求助吗?
海德堡大学癌症研究所就HeiScreen初步结果发表评论,说这项工作必须再分析2000个病例再提交给大家谈谈看,谁来给钱完成下一个2000个病例呢?
总结一下,就杨女士课题内容,可靠数据都还没有着落就画了一个市场大饼,太过轻率。就目前不可用的课题结果,说成“成果”而且被“掠夺”,以此闹出如此乌龙,非常遗憾。与人类健康和生命这个大局有冲突的个人委屈打破牙吞下去是上策。
目前海德堡大学正请国际专家组评审这件事,我想,这是给大学一个清白,大学有完善的律师和人事部门,办事都有法可依。到时候关于“掠夺成果”这样的字眼海德堡大学如何处理,应该不会让懂惯例的人失望的。
记得这城里曾出现抄袭的事,旁观者的反应令我错愕,一个自称是大学老师的人说,她(被抄袭者)损失了什么?这句话真令我无语了,而那个受害人说她被气得胃痛失眠。
我的经验,大学老师对知识产权概念是非常清晰的,甚至可以说观念鲜明而强烈,因此对学生的任何一个创意都很欣喜·鼓励和尊重。
记得唐爽发表的那个有新观点的论文是他的名字在前,导师在后。
博主的分析层层剥笋,逻辑清晰,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