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国风流》- 乐毅、田单 (1) -- 千里马是这样找到的

(2017-03-27 14:24:00) 下一个

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而使赵国崛起于北方,进而灭掉中山国之后,战国诸侯出现了秦、齐、赵三强领跑的局面。不过这种局面仅仅持续了十年的时间就以齐国被燕国彻底击溃而告终。率燕军击败强齐的是赵武灵王的一名粉丝——名将乐毅,而此时执掌燕国的正是赵武灵王亲手扶植起来的燕昭王——再次感叹赵武灵王了不起。

先说说这位燕昭王,在《赵武灵王》里曾提到武灵王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乱攻破燕国,燕王哙死于乱军之中,赵武灵王派兵拥燕太子职回燕,即位为燕昭王。这哥们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孝子,回国后见父亲尸骨无存和纷乱的国土,一笔笔账尽数记到了齐国君臣的头上,丝毫没检讨他父亲的意思:他是俺爹,俺爹怎么会有错?

好在这位燕昭王虽不愿编派他爹,为人却不糊涂,明白欲报复强齐,任用牛人是唯一的途径,是以自即位以后,即‘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谁知道招了半年多,甭说咸菜(贤才),连泡菜都没招来一根——燕国国小力弱,又地处偏远,魅力实在有限——要打工谁不先往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跑啊?

燕昭王有点着急了,听说有个叫郭隗的老头儿有些本事,眼下正隐居于燕,于是不辞辛劳就登门拜访。郭老爷子听昭王说明来意,也感其诚意,就给昭王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一座山,山下有一个国,国里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嗜好,那就是他爱极了千里马,派人打着灯笼火把到处去找,三年而无所得。有个臣属打听到哪儿哪儿有一匹千里马,就是价钱贵了点,要一千两黄金。那国王倒也不小气,就让那位臣子带了金子去买。谁知道那匹马与国王无缘,赶在那位臣子到达之前得病死了。这哥们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就花钱把那匹马的骨头尽数买了回来。马骨头当然不能当马骑,国王少不得发发脾气、瞪瞪眼珠什么的,那臣子自有应对:若果天下人知道陛下您爱马爱到了连马骨头都要花重金买回来的地步,那活马离您还远吗?国王转怒为喜厚葬马骨。这事儿就传了开去,不到半年,千里马自个儿都往国王的马圈里钻了。”

燕昭王会意,乃问:“然则寡人之马骨何在?”郭隗对曰:“老朽行将就木,愿为马骨,‘王必欲至士,先从隗始’,如此一来,那些比老朽年更富力更强的俊杰,怎会不千里来投呢?”

‘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瞧瞧人家,为自个儿谋了福利,别人还得感恩戴德,高!豪杰果四方来投,一代名将乐毅就是这么成了燕昭王的千里马。

再来看看乐毅。乐毅,‘其先祖乐羊’,乐羊是与吴起同时代的魏国将领,比较牛的纪录是带兵帮助魏文侯灭掉了中山国,并因功被封在了中山国境内的灵寿。这个中山国,后来又挣蹦着复国了,就跟当今的以色列一样。中山国的行事方式也跟以色列差不多,没个安分的时候,周围的人都烦他,结果被赵武灵王又灭了一回——如今几千年过去了,大概再没复国的指望了——乐羊的子孙们也就跟着一会儿挂魏国国旗,一会儿挂中山国国旗,到了乐毅这一代,挂了赵国国旗。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于是乐毅进入武灵王的赵军,为中级将领,自然衣服是胡的、马是骑的、箭是射的。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乐毅成为赵武灵王的铁杆粉丝,为赵武灵王的治军手腕很是唱了些赞歌。哪里料到赵武灵王传位与惠王之后迅速失势,最后惨被饿死于沙丘(详见本系列另一篇《赵武灵王》)。乐毅预料把持朝政的公子成、李兑必将对武灵王的死党来一次清洗,自己是武灵王的拥趸,知道的人又不在少数,为避其祸,乐毅‘乃去赵适魏’。看起来乐毅不仅仅是善于军事,其政治嗅觉也是一流的敏感。

乐毅在魏国却没去军界混,而是成了一名外交官,正是一次‘为魏昭王使于燕’,把他和正求贤四方的燕昭王绑到了一起。一听乐毅的谈吐见识,燕昭王当即‘以客礼待之’,留贤之意,溢于言表。乐毅先是辞让,架不住燕昭王一片诚意软磨硬泡,终于同意委身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任以国政’,乐毅终于找到一个一展所长的舞台。

给燕昭王打工,也无外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打垮齐国;基本点一:不许编派俺爹;基本点二:不许以燕国弱小而打退堂鼓。人燕昭王说了:“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我跟齐国的宿怨源远流长,甭管自身力量有多弱小,也要让齐国死得很难看!]

燕昭王与乐毅在宫中分析时局,乐毅认为齐国自孙膑以来,‘练于兵甲,习于战攻’[士兵训练有素,谙熟攻战方略],国力方面虽不如齐威王时期之鼎盛,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目前的燕国相比,仍占据绝对优势。

燕昭王一听,立马以基本点之二——不许以燕国弱小而打退堂鼓——提醒乐毅。乐毅说:“要击败强齐,以雪先王之耻,须做到两件事:一、图自强。只有国富民强,方可一战,此事自古如此,无需多言;二、争取强援。‘王必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而诸侯之中,‘莫若结于赵’。赵国力强,今非昔比。因为赵武灵王的关系,大王与赵国关系融洽,若许之于河间之地,赵国必出兵相助。

“且赵王与秦国也有交情,秦欲图齐久矣,由赵王出面而说秦,至少能令秦国两不相助。然后大王允诺事成之后,瓜分目前已为齐所据的淮北、宋等地与楚、魏,楚、魏自也乐得分一杯羹。如此一来,大王即可与率燕、赵、楚、魏等四国之兵,‘齐可大破也’。”

看看,把乐毅简单地称为名将是远远不够的,至少他同时又是一位极有见地的纵横家。乐毅这一番伐齐大规划被称为“宫中对”,多年以后的三国时期,诸葛亮仿效乐毅搞了个《隆中对》,难怪诸葛每每“自比管仲、乐毅。”

乐毅规划好大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了。对内,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颇有点公仆的味道哈?对外则是四面示好,争取同盟,对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帖子,只要不是说齐国好的,一律顶!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边厢燕昭王、乐毅每日每夜地、刻骨铭心地“惦记”着齐国,那齐国在干吗呢?时齐国已是齐湣王当政。这个“湣”字很不好写,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涽(同“混”)蛋的“涽”字了。不过这位老兄的所作所为,还真就基本上跟个混蛋差不多,就算写成了“齐涽王”也没冤枉了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