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革》走了《教育》可赚钱了

(2024-06-05 15:26:13) 下一个

《文革》走了《教育》可赚钱了

 

 

 

走资派特色政府现行的教育制度。是贫富分化的推手,又是阶级特权的延续,更是社会上功利主义的体现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列宁

文革中《红旗》杂志上一篇名为《请看苏修的新玩意》的文章:

“近年来,在苏修社会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

先看“私人授课”业。此业现在盛行苏联全国,据说是专门为中学生进入大学而设立的。私人授课每小时可得五至十卢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以上的工资。在莫斯科街头,“圆柱上”、“墙壁上”、“大门道里”,到处是这种花花绿绿的广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再看当下走资派特色政府现行的教育制度,比那时要严重的多:当时的「私人授课业」,只是“专门为中学生进入大学而设立的”,而当下却更甚,是为了一切学生——或者说,“应试”——而设立的。

当时每小时价格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的工资,而当下呢?

没有具体地考察过,但也有一些资料可以一用(这些资料都来自于身边的人):当下于“补课“上所用的钱,甚至有超过一万元每月的。而一个中下层劳动者每月仅可得一千五到两千元。

教师职业(此处专指教职工的工资)不过三四千元,这已经不是1.5倍关系了。

当然也有价格不那么高的(或许要感谢什么“供需关系”、“看不见的手”)每月每科也有八九百元(根据教师和学生们的评价这还算低的),且少有仅仅补习一两门课程的,如此算下来,当下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可以说:“教育改革、‘双减’政策不是已经在整治这些问题了么?”

这话倒是没错,但它仅仅是对穷人生效了吗?

收费低的教育机构不见了,而富人们可以聘请家教。

在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不允许校外补课了。没关系,富人们可以聘请专门这样不到学校里任职的人。而穷人们却只能依靠自己的孩子“再努努力”了。并且,别忘了: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风险。》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再看看所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就近入学”和师资力量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当然了,这主要来自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然而它真的被落实了吗?

由于“就近入学”,师资力量强大的学校附近往往会形成“学区房”经济。而谁才能买得起这些「学区房」呢?自然是富人们。

普罗大众想要把自己的子女送进这些学校可就要大费周章了。

并且,讽刺的是,随着对“贪污腐败”的严查严打,这种差异也愈加明显:根据资料(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托关系”进入我所在的这所学校,需约3-5万元;而「严查严打」后,这种途径就消失了,之前三五万能买到的学习机会,现在买不到了,只能花费几十万去购买「学区房」。“几万对几十万,优势在我!”

以及,当下的家长们、孩子们是抱着怎样的观念面对庞大的空中楼阁般的教育体系的呢?

再引一大段《请看苏修的新玩意》(并且也让联盟成员认识到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若问这种行业为什么如此兴隆,那就要看看苏修的教育制度了。苏修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早已成为进入特权阶级的阶梯。……

可不能小看这种新行业。特权阶级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禄传给他们的子女,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一途。……

……你听,苏修《国民教育立法原则》说得多么堂皇:苏联全体公民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受教育方面一律平等”。

但事实呢?在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

列宁曾说过:“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任何关于一般自由和平等的谈论都是欺骗自己,或者是欺骗工人,欺骗全体劳动者和受资本剥削的人,无论如何,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列宁的话,这样无情地揭露了一切关于一般自由、平等言论的虚伪性。……“

“学校商业化,知识商品化,这完全是苏修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给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苏修统治者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宣传,公然要青年人树立“合理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并且毫不隐讳地对他们说,“学习、掌握知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是一个将能产生高额利钱的贮钱匣”。……“

“……这种腐朽透顶的“教育”,是一个黑色染缸,别说特权阶级的子女,就是少数劳动人民的子女进校后,也必然要受到腐蚀和毒害。它只能培养那种以赚钱赢利为人生哲学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即培养特权阶级的接班人。“

而走资派特色政府现行的教育制度当下,一张大学文凭也只能捞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了,也无怪乎广大人民群众对此见怪不怪了。那我们对此应该怎么办呢?怎么应对这些上层建筑呢?

很显然,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意味着推翻苏修现存的社会制度,这是苏修统治者连想都不敢想的。然而,统治者不敢想的,苏联人民却要想,并且终究有一天还要行动起来,再一次扫除这些秽物。
《红旗》杂志指的很明白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是要招来反对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毛泽东诗词欣赏

西江月 秋收起义 (1927.09)

作者:毛泽东

西江月·秋收起义①

军叫工农革命②,旗号镰刀斧头③。

匡庐④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⑤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⑥。

秋收时节暮云愁⑦,霹雳一声暴动。 [2-4]

注释译文:

①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

毛泽东在湖南省东北部和江西省西北部领导农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军,成立一支工农革命军。

九月九日起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举行武装起义,遭到敌人围击。

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

1928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51号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③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1933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八一军旗。旗号:旗帜表示的名号。

④匡庐:首次发表时原作“修铜”,即修水、铜鼓。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匡庐”。

⑤潇(xiāo)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首次发表时原作“平浏”,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潇湘”。借潇水和湘江指湖南省。

⑥ 同仇:同心合力打击敌人(国民党反动派)。《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⑦ 暮云愁:象征反动势力压顶,百姓生活窘迫。 [2]

白话译文:

这支军队叫工农革命军,它的旗号是镰刀与斧头。

江西庐山一带不停留,要向湖南直接进发。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农民个个同心协力打击地主。

秋收时的黄昏云发愁,霹雳一声秋收暴动。 [1]

1927年8月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回湖南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5]。

1927年9月9日举行了武装起义,点燃了秋收起义暴动的革命烈火。

1927年秋收起义后几天,当时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

此时毛泽东豪气干云,激情满怀,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 [6-7]

文字赏析:

《西江月·秋收起义》高度概括了秋收起义的情况,揭示了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抒发了对工农革命武装的赞扬之情。

上阕,写秋收起义的行动。分两层:

第一层:“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十分通俗地写出起义军的名称和旗帜,明白晓畅地反映了这支工农革命军起义的声势浩荡的场面。

第二层:“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写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和路线。“不停留”传神地写出了军情紧急,士气激昂,兵贵神速,力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暴动。用“匡庐”、“潇湘”这两处当地的名山名水代指地名,更富有诗情画意。一个“直”字体现了工农革命军坚决的态度,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

下阕,写起义的根本原因和声势。分两层:

第一层:“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揭示出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重重”,反映压迫之深;“个个”,强调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普遍性。

第二层:“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写出了起义的时间和声势。“秋收时节”,交代了季节,含有9月9日重阳节之意。“暮云愁”写出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氛围。用一个“愁”字作谓语,加以拟人化,突现了氛围的凝重、激越和悲壮。饱受痛苦的农民和工人实在忍受不住了,怀着数千年做牛做马的旧恨和对蒋介石、汪精卫大屠杀的新仇,必然产生“霹雳一声暴动”的结果。“霹雳一声”承“暮云愁”而来,黑密的阴云,饱含着雨滴,必然要产生巨大的雷鸣,这就是暴风雨的前奏曲。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明白晓畅、平中见奇。词句人人皆懂,十分通俗,很符合工农战士的口吻,但“平”中见“奇”,词句越读越有滋味;另外采用了口语化的典故。“同仇”来源于《诗经》:“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霹雳”来源于《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这样,少孺皆懂,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1] [8]

作品评价:《西江月·秋收起义》尽管只有短短的50个字,却真实地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具有诗史价值,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秋收起义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9-10]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11]。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12-13]

作品赏析:

【题解】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共产国际令中共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领袖团体。

瞿秋白要求各地组织暴动,开始了中共历史上所谓的瞿秋白「左」倾机会主义。

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会后被中央派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

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驻在修水的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为中共党员),安源煤矿工人,平江、刘阳农民义勇军联合举行秋收暴动。

毛泽东当时在铜鼓指挥平江、刘阳农民义勇军。

暴动队伍计画先攻克平江、刘阳,再从南北两路包抄长沙,但在平江、刘阳先后输球。

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九日,队伍退至刘阳文家市,毛泽东说服众人撤退到江西萍乡。

一九二七年十月,暴动队伍被毛泽东带上井冈山。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农民孩唱《工厂》最难高考来袭







《根据央视网信息,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史上最难高考”来袭:413万复读生一起卷。

《河南迎来136万考生,比去年还多了5万,再一次刷新历史!》

一支名为《工厂》的歌又爆火,歌手名叫河南说唱之神,本名张方钊,1997年生,来自河南焦作农村。

《工厂》歌词如下:

工厂的烟雾都盖住了星
周围的村庄都被他合并
小时候河水就不是很清
现在它换来了金钱和病
搬不走的人成为了钉
而我是幸运的逃离那地
他没有故事 也没有人听
他们是孤独的 认的是命
我没有热爱这里
我只是出生在这个地方
他劝我去城里做个生意
把家人接出来这个地方
我妈常说 她老了还会在这
但是她不指望我会在这
她看到网络上骂的农民
她自责没给我更好环境
可是妈妈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
我得遵从我的内心
那些都是我的姊妹兄弟
可是妈妈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
做错的并不是那些农民
对抗它 正视它我需要勇气

现在我已经快丢掉信仰
但没有减少掉我的音量
他们都不认可我的力量
证明他直到我遍体鳞伤
那块蛋糕 我想他经常性的
但是更讨厌他 经常性的
我羡慕萝卜说 我需要钱
我不够真实 我太要面子
其实我需要很多的钱来
将我的自卑和不安给掩埋
但我的尊严我不想给贱卖
做好事不成功 那我就变坏
我没忘我是哪个
我怎会忘记我姊妹兄弟 yeah
我又能代表哪个
经常性陷入了自我怀疑
什么能代表 你来自街头
什么是对抗 什么是借口
什么是资本 什么对抗资本
什么时候这么讨厌街头诗人
我的意识出生就带给我的
像钉子一样又困住我的
他没有声音 也没有倒影
他们是孤独的 他们在那儿
那儿 那儿 那儿 那儿 那儿

网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Q_m5O9oc

《工厂》MV,拍摄地是老家焦作。《工厂》的歌词里是孤独的农民,钉子般留在家乡的人,记忆中的农田、河流、烟雾,以及自责的母亲。唱歌的人问他从哪里来,要去往何处,唤起的是整个中国的县城青年,对故乡复杂幽微的情绪。

有人说:“一个rapper不写情情爱爱,不写车子房子女人,去写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只有纯粹的情感表达。”

“这才是真正的中文说唱,有的是那一座座大山和小县城走出来的人。”

回到焦作,远处是工业区,脚下是儿时的村庄,我们在郑州见到河南说唱之神,他在几平米的卧室里日以继夜地写歌。

跟着他回到MV的拍摄地焦作,童年的村庄已经夷为废墟,远处是烟囱和厂房,他说他爱这个地方,他没有逃离,但这并不是个容易的问题。

唱的时候有哭腔,是因为我哭了,也没真的哭出来,因为我一直在忍。凌晨3点,在那么多人面前,唱一首很自省的歌,要剖析自己的内心,展示自己的弱点,很复杂,里面夹杂着一点悲伤,还有一点羞愧。

上节目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你应该跟其他说唱歌手一样,展示说唱技巧以及“你的态度”。到最后认为谁好帅,谁比谁更帅,不就这样的吗?我不想去吼去叫,不想去说谁厉害,谁比谁垃圾。太表演了。

首先“帅”这个词我就很不喜欢,炫富我也很不喜欢。因为我没有。我想保持真实一点,有些人吹牛炫富,你有钱就更快乐吗?他们对于帅的定义太单一了,好像具有一种进攻性,是一种大男子主义的展示力量的词语,我不想这样。

我的作品就围绕生活里那几件事情,记忆、感情、家庭、朋友,就这样而已。像我这样的说唱歌手也有很多,也写自己的童年经历,写自己的家乡记忆,写自己的底层性和日常性,只是没有那么流行。这是大众娱乐的选择,喜欢帅的、耍酷的,他们就更值钱一些。

我自己的厂牌叫“哥们废了”,做的衣服上印着这几个字,我妈就穿着“哥们废了”在村里晃悠。亲戚朋友对拍MV其实没有概念,谈不上表演,但大家很热情。我们就让他们做平常的事,他们自己研究怎么互动。有个大姨说,那我就来抢谁的烟吧。大叔说,你看手机啊,那我就搁边上一块儿看。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死了。初中的时候,外公死了,奶奶死了。大学的时候,爷爷死了。每个人的葬礼我得去,因为我是长子长孙。很多人去世,见多了好像也不会流泪,习惯了,感觉生命很容易消失,会压抑自己的情感。

家里就剩下我和我妈两个人。我姥姥是音乐老师,她教了我妈弹琴,我妈没教我,因为那时候太忙了。她有学生要教,我要上学,早上我们一起出门,中午我回来自己热点饭吃,晚上见一下面很快要睡觉。家里还有小麦,地里的农活都得干。我妈在干我还能闲着咋的。她农药过敏,打药的时候会喘,我那时候十岁,就一个人背着农药,打完三亩地要六七桶吧。

我家有个DVD,玩坦克大战、超级玛丽。小学我就开始听说唱,热狗、C-block(西部洛克)、新街口、VAE时期的许嵩,还有蛋堡。我emo rap(情绪说唱)的风格,跟我以前听蛋堡的《少年维持着烦恼》有关系,他影响我很多。还有一个叫《带着节奏说话》的节目,说唱当年在非主流音乐里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我那时候就想做说唱歌手。小时候没有钱出去,其次能去干什么是你的眼界决定的,也没有往外看。我读书一直还可以,大学就去了东北读,学的是插画视觉传达。大学基本全职说唱,学业已经不在乎了。

我有张专辑叫《钱我得赚钱》。我就是不在乎钱才说要赚钱。钱对我不重要,你看我这两天的日常就很简单,我赚钱也没地方花。但是钱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它就会伤害到你,所以我只是说得赚钱了,才能给妈妈买车,才能住上房子,兄弟们才会有的吃穿,家庭才会变好。

我妈妈没有反对过我做说唱。她的理念是鼓励式教育,一定会支持我,所以我很相信自己。何况发歌以后有版税,能养活自己,谁还会反对你?我和她的态度都是挣不到钱就去挣钱,出了事情就解决事情,挣了钱继续说唱就好了。

有人听了《工厂》质疑我抹黑河南,我怎么会黑这里呢?这可是我家啊。歌里说我只是出生在这个地方,我没有热爱这里。我当农民,又不是说我想当农民。谁会喜欢干农活,你喜欢打扫卫生吗?我想说的是对家乡复杂的情感。它确实没有大城市那么发达,但我不允许别人说它的不好。好像我会指责母亲一样。我不可能不爱她,但我很难直抒胸臆,我害羞,不会当着面煽情。

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都不在焦作了,一个在海南做工程师,一个在北京送外卖,一个做我的经纪人。老家的人跟人都是认识的,如果我没有离开的话,可能家里给安排工作,去亲戚的哪个厂上个班,或者开个餐馆做小本买卖,就一直待在这个地方。

我想更自由一些,想跳出去。这称不上逃离,这个地方从没有伤害过我,我的童年挺快乐的,但我还是要走,因为我知道得去变成更厉害的人。

我现在租房,在郑州要留下来很难,房子贵,消费高,前段时间还想搬回焦作,在老家买房子。但房价不便宜,也担心以后会不会不值钱了。

我代表不了小镇青年。我起初的眼界没有那么开阔,物质条件没有那么优渥。比如同样给100万,我去干的事情会和城市里的孩子不一样。可是小镇青年不能搞说唱吗?我比那些大城市的人更先接触说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斗争。

再一个新闻:“今年,能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重围的高考生,绝对不一般。

再过3天,全中国的1342万考生将走进考场,迎接一场或许是“史上最难”的高考。

你可能不知道,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是中国高考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光是复读生,就占了413万左右。

而他们竞争的本科招生名额,大约只有450万个。

33%的本科录取率,还不是最难的。

更难的是,高考命题重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转变,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

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个省,还将首次面临“3+1+2”的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一决高下。

作为东方“卷王”之国,中国的高考注重公平,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目标,历来被视为阶层流动的关键一环。

今年,能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重围的高考生,绝对不一般。“

茫茫考生中,河南、四川、广东的考生,依然是最难的三支队伍。

这是因为,三省考生的录取率,在全国而言向来是“地狱”难度。

去年,河南的“一本”录取率倒数全国第二、“985”录取率以0.9%垫底全国,四川的本科录取率同样垫底全国,广东也在倒数行列。

而今年,这三个“难兄难弟”人口大省再次“共苦”:

河南迎来136万考生,比去年还多了5万,再一次刷新历史!

《河南迎来136万考生,比去年还多了5万,再一次刷新历史!》

《工厂》中的地方是《河南焦作》。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说他是太阳我颇有认同感 







蒙哥马利:“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战略家是毛主席。中国人说他是太阳,我颇认同这个比喻。”  

基辛格:毛主席是来自未来世界的神灵;毛主席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仅有的哲学王;我也是追星族,我的偶像是毛泽东。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真理报》发表讲话说,毛主席搞的不是“个人崇拜”,而是“人民崇拜”,因而他赢得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和许许多多正直善良的外国人由衷的崇拜。  

朝鲜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仰天长叹,对儿子蒋经国及毛人凤等军事将领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盟国(美国)说我蒋介石不行,可是他们又怎样呢,我看他们西方国家也是一群蠢猪。他们与中共毛泽东比,从哪方面都无法相比!16个国家最精良的军队竟然被毛泽东打的如此狼狈,耻辱啊!

毛泽东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啊,更是一名奇才。中共有多少能者,我都不放在眼里,唯有毛泽东把我挤到这几个小岛上了。盟国也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毛泽东打仗是艺术!各方面的领导都是艺术!蒋介石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是高超的艺术!’他接着又说:‘我们要研究毛泽东!要学习毛泽东!’这就是与毛泽东斗争了几十年的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最后评价。”

台湾首度解密蒋介石临终遗言:蒋介石临死前说过:“毛先生才是伟人,我干了一辈子坏事,愧对国人,愧对毛先生。”。蒋介石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最后说:没有毛先生,中华就四分五裂了,我死后,请把我灵柩朝北京摆放,我要向毛泽东请罪。

毛主席生前有很多的“对手”或者“敌人”,但是他没有一个私敌。人们对毛泽东的深情怀念,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证明无论他的思想、功德、人格、才智、学识还是著作理论或对世界、中国、后人的影响,谁都无法与之相比!堪称生前辉万里,身后耀千古!  

马英九:否定毛泽东的人,连敌人也看不起。

马英九接待赴台访问的大陆企业家时,说了下面一段话——毛泽东代表的是民族的良心和民族的脊梁。从1963年之后,中国大陆已经具备了实际的能力攻击台湾,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拿下台湾。但是毛泽东没有这么做!也许会有人参透其中的真意,那就是不希望两岸人们打断共同的脊梁!民族的脊梁,正是毛泽东所承担的最重最为关键的一点。不论是在对美作战的抗美援朝,还是对前苏联的对苏自卫反击战,或者是对印度的反击战,无不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国家脊梁的良心和胆量。老人家无愧于这个名称。可以说,但凡有一点民族良心的人,都会被毛主席的气魄和胆识所感动,并且受到莫大的鼓舞!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良心,还是要讲的。否定毛主席的人,连敌人都看不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女儿——陈伟力大姐在毛泽东思想座谈会上,痛斥造谣砖家精淫:我父亲从没说过“毛主席治国无能、文革有罪 ”。“这是有人恶意将李锐的话栽赃给我父亲!我父亲非常热爱、崇敬毛主席,从来没讲过这样的话!”,30多年一切妖魔化毛主席的造谣砖家精淫,必定会在前赴后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面前,原形毕露!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文革走了,《阶级固化》又来了







相信只要大家还能够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都能够对毛泽东时代的教育革命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因而也就应该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所谓的《毛主席取消高考》的历史了。

一年又一年的《高考》季终于来了。这段时间,高考“顶替”的事件再次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当某些人出于担心“公职抹黑”的考虑,将舆论炮火引向“高考公平“的时候,真正该被关注的《顶替》《代考》等等诸多不公平问题本身被遮蔽了。

在关注“高考公平”的时候,走资派特色官媒公共舆论反而忽略了另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经走资派特色忽悠“上大学改变命“四十多年的今天,忽悠不下去的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高考》能够给带来的阶层流动已经很有限,从统计学意义来讲,这种流动更多局限在底层之间。而“高考改变命运”的命题,反而为《阶层固化》的现状只是提供了合法性背书。

1905年,科举制寿终正寝。《高考》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新中国解放以前,主要实行的是各个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权力和资本寻租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1950年,新中国开始继续延续解放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

1952年,新中国建立起来了更加体现公平性的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966年6月1日,教育部决定招生工作推迟。

1970年,高校开始以“工农兵推荐入学”的方式重新招生。

1977年10月,走资派特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1966年-1977年的这近12年的历史时间段,被后来的精英人士称为“取消高考”的12年,而饱受争议和批评。通常的说法是“毛主席取消高考导致教育荒废、人才断档,平民子弟失去上升通道……”这个论述其实存在一个极大的误解或者说歪曲。

1953年,北京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8门成绩只考了178分,该生平时成绩还可以,于是坚持认为试卷评分出了问题;问题反映上去之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尽管复查的结果显示,这位考生的考试成绩确实很糟糕,但另一个问题却暴露出来,引发了当时社会的大讨论:高考的成绩并不能体现考生平时的成绩,更与个人能力没多少关涉,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考学负担过重。

此后,还出现了考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想要跳楼自杀的问题;四川一位家长更是在考前对学生说,“考取大学,你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你就拿着棍子和破锅讨饭去!”

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但是,在所谓的“现代考试制度”之下,考生的负担根本没办法减下去,城市学校比农村学校负担重,高年级比低年级负担重,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

究其原因,虽然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前30年时间,一直致力于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脑差别)。但新中国毕竟建立于一穷二白基础上的,为了快速发展起来,必须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然后再工业反哺农业。即便到毛泽东时代结束,城乡差别依然显著存在,虽然不像今天这么大;新中国农业人口占据了90%以上,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弟依然希望通过高考进入城市,改变个人命运;而城市工人家庭子弟也希望通过高考进一步实现阶层跃升。

毛泽东时代并不是后来所指责的“平均主义”,毛主席直到晚年仍然“耿耿于怀”的是“八级工资制”。他认为,共产党人仅仅是因为要迁就现实,才不得不做这样的让步,但让步的结果,却让出一个“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的“等级制”来,“就不对了”(毛主席1974年语)。

新社会脱胎于旧社会,承接的是旧的法权,共产党人一开始也只能迁就现实,但未来的目标必然只能是缩小差别,而不是拉大差别。我们所熟知的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就是针对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指出的。教育资源事实上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因为客观存在的等级差别和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知识分子不愿意到农村去,不愿意与工农结合,农村出来的学子也不愿回到农村,其结果就会造成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的不断拉大。这与社会主义公平的目标是严重背离的,旧的法权更是不断侵蚀着我们的党和新生人民政权。建国初,周总理就发现了“干部子弟学校”的问题,并向毛主席作出了汇报,毛主席愤怒地指出,“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

旧的考试制度、教育制度违背了社会公平,并威胁着政权性质,这在毛主席、周总理那一辈一心为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考里,是有共识的。

对于现存的考试制度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毛主席也是深表质疑的:“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见毛主席1964年2月13日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节录)

1966年4月,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很多人对考试制度提出了质疑,毛主席讲道:“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这些论述即便放到今天,也完全是切中要害的。

1966年6月1日,中央批转了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文件,随后,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学生给毛主席公开写了一封信,指出现存的升学制度的问题: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在汇集了种种意见之后,教育部宣布:从1966年起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于现存升学制度的问题,当时党内大多数人只要是从社会主义角度出发、站在人民立场,经过深思熟虑后都是有着共识的,“取消高考”不是毛主席“独断”的结果;第二,“取消高考”是一次积极而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它并不是要简单地给旧的考试制度画上休止符,而是要接着探索新的教育升学模式。

1966年,由于运动形势的发展,教育部推迟招生工作的决定维持的不是半年,而是三年。随着《文革》结束恢复招生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运动之后)这个厂的技术人员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动技术“权威”被赶下了台,实践证明,从工人中提拔的技术人员比来源于大专院校毕业生的技术人员要强。由此,调查报告提出了“教育革命的方向”问题,强调学校教育一定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毛主席为这篇报道的编者按亲笔加写了一段说:“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这段话加于刊文的前一天——7月21日。此后,各地相继仿效兴办这类学校,学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等,统称“七·二一大学”。

1970年,部分高校首先开始以“群众推荐、组织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同时,大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下到农村去,大大提升了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基础。

高校招生基本的处理原则是“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儿来哪儿去”,杜绝将升学作为阶层上升、拉开阶层差距的渠道。断绝了阶层上升的渠道,并不是为了固化阶层;恰恰相反: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城市工厂实行“鞍钢宪法”,工人参与管理;农村兴办“社队企业”,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把农村建得跟城市一样好”——这样的做法,大大加速了三大差别的缩小,离真正的社会公平越来越近,不比治标不治本的“高考公平”强一千倍、一万倍?

这种全新的招生和教育模式,在1977年之后饱受诟病。那么,情况是不是真的那样糟糕呢?

电影《决裂》反映了当时两条教育路线的斗争,“马尾巴的功能”式的教育内容并不是工农群众生产斗争实践所亟需的。电影的内容放到今天,是要被知识精英嘲笑的。毛泽东时代结束以后,专业院校逐步被综合大学替代,简陋的土坯房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替代,专业课被大大压缩,“文化素质”课大行其道,生产实践被模拟实验所替代。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林学专业的学生在黑板上“造林”、在纸上“育苗”……

不可否认,那么年代的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偏技术、而非偏基础科学,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可应用性,但这绝不意味着低水平!

1972年12月,美国物理学会的杂志《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刊登了一篇美国科学家代表团到中国参观观感的报道,报道明确指出:“最近美国到中国的参观者发现中国集中于应用物理而不是基础研究,同时尝试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

报道对于当时中国在物理学方面的进步给出了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应用物理的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是最近7个美国物理学家参观中国并且跟我们讨论他们的观察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看到了集成电路生产,受控核聚变实验,超导重力仪,望远镜--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全部产自中国。”

美国科学家发现:“学生不是在大学接受训练。当学生被录取,他们只接受一年新生的学习。到目前这些学生是在他们的第三年(已经开始科研和生产实践)。学生不再从高中录取,而是必须在公社、工厂或者军队里工作至少两至三年。他们是从同龄人里,按照智力,政治意识和健康的身体挑选出来的,但最终决定权在大学。”“学生们非常关心他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中国整体的进步。他们把他们自己的学习当作是他们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中国正在使科学训练,比之通常情况,比如美国,更加专业化……中国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训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另外,参观的美国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全社会范围的试图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化的尝试。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更加友善,“已经没有考试了,而是代之以类似考试的课后作业”,“学生们现在有机会吐苦水,而不是像以前的教学体系那样。”

所以,那些对于毛泽东时代耽误了教育、耽误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指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没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通道,毛泽东时代又怎么让新中国从解放初落后的农业国,跻身到世界六大工业强国的?

重视应用型技术的教育与研究,根本原因是我们比发达资本主义晚发展两三百年,服务于现代化的技术短板亟需补缺。而是基于当时的财力和人力水平,不可能大范围地支持基础领域的研究。当然,基础研究并不是不重视。例如,对于当时西方也是刚刚起步,在世界还处在非常前端的激光研究,毛主席在1963年指出,“死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没有成绩不要紧。”这为今天中国的激光技术发展完全不逊色美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例子则是数学家陈景润,事实上,当时国家非常重视陈景润的研究,就连毛主席的夫人都曾亲自关心过问过陈景润的生活待遇问题。

在毛主席的战略视野里,务实性与长远性是兼而有之的! 完全可以预计的是,在四个现代化初步实现,物质条件、人才条件已经积累起来以后,基础领域的教学、科研必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钱学森同志在晚年也不必发出“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的天问了。

相信只要大家还能够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都能够对毛泽东时代的教育革命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进而,也应该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所谓的《毛主席取消高考》的历史了。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文革走了,高考学生当敌人来了







《公安机关出动警力310万余人次“护航高考”》2022-06-10 来源: 新华社。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熊丰)公安部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高考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310万余人次、警车140万余辆次,深入开展考场及周边秩序维护、打击涉考违法犯罪、净化高考网络环境、考生服务工作,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项高考安保措施的落实。

今年5月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围绕学校、考点周边持续开展治安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共检查治安复杂场所17.3万余家(户),整治治安乱点1.6万余处,整改安全隐患2.6万余个。

在“护航高考”行动中,各地公安机关发布考点周边道路交通情况、临时管控举措等出行提示信息3.2万余条;5月以来,共为考生加急办理居民身份证30.6万余张、临时居民身份证4.6万余张;持续组织开展“爱心护考”“铁骑护考”等公益活动,设置考生服务点2.5万余个、专用停车区域74万余个,引导接送考生车辆7.8万余辆次。

各地公安机关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涉嫌销售考试作弊器材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收缴作弊设备;联合教育等部门全面清理网上网下销售作弊器材、组织替考、售卖答案等广告信息;对重大涉考案件挂牌督办、快侦快破,努力为考生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

《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高考试卷将首次用防暴警护送》

中国《高考》制度以学生为敌人。

中国的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一些学生与父母、学校产生对立情绪,部分青少年出现自杀或以暴力伤害他人的行为,等等。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纵观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新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价值观、人才质量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提倡全民教育,反对精英教育,从减轻学生负担的立场出发,对教学方法、课程没置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思考。

毛泽东承继了五四新文化以来社会思潮中先进的青年观,十分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对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抱以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他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毛泽东针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许多思想。

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没长期的理论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针、教育途径、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纵观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过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思想及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但对高考这一形式从目前走资派官方公开的资料从未见过毛泽东要取消高考的原批文或原话等。对学生或子女们多次强调别太看重分数, 对教育的改革其中包括高考要改变旧式考式的方法等很多场合有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考开始的第三年,即1953年,北京一位考生8门成绩考了178分,该生坚持认为试卷出了评分上出了问题,三番五次给人民监察委员会写信提出控诉,到教育部大哭大闹。这是根据历史可查的炮轰高考的第一人。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1950年实行高考后几年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该文件称,1954年之后,学生负担过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负担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实践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

1955年有学生文科作文没考好,就游览万寿山,喝酒解闷,把笔记本和书本都斯掉了,个别人想“跳楼自杀”。四川一个家长,给学生放着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锅,指着这些东西对学生说,考取学校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学校就拿着棍子和破锅去讨饭。

1964年,北京铁路二中校长给中央办公厅写信,提出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1965年7月3日,毛泽东亲自批示:刘、邓、彭阅后,请尚昆办。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教授又甚不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毛泽东这段批示极其重要。尤其是“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成了后来取消高考的政治口号和最高指示。并直接导致1966年发出三份减负文件,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66年4月6日至4月16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一共36个单位41人参加,这是空前绝后的高考控诉会,是取消高考的预热动作。虽然这个会议别有用心,弥足珍贵的是对高考问题的揭露,全点到死穴上了。

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后的5天,革命小将开始向高考制度开炮,《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说:

《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

现行的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其具体罪状如下:

(一)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二)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三)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我们具体建议如下:从今年起就废除旧的升学制度。……仅仅隔了5天,6 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五)班革命学生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以及《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说: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后的《高考》,使学生们都成了一个个“战士“:

如1.拼命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我拼命,我怕谁。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如2.励志型。现在多流汗,考后少流泪。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破釜沉舟搏他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拼他个无怨无悔。

如3.文艺型。对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我的眼里只有你,大学。

如4.调侃型。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如5.现实型。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拼十载寒窗,赢一生荣光。此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

又如类似“穿皮鞋还是草鞋只看今朝”、“奋斗六十天,幸福一辈子”之类的高考学生,具有明显的赌博意味,不但没有警醒的作用,还会让考生更加紧张,容易在考场上走神。

又比如“计划生育时的‘宁可血流成河,也不多生一个”,缺乏人性,也不合适。

又比如“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赤裸裸地将“高富帅”放在墙上作为人生目的,把高富帅作为奋斗目标,明显太过功利,折射的是畸形的价值观。

还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样暴力的学生参加《高考》,真实地会让人产生校园已成战场的感觉。简直是校园把当成临战前的军营,把高考当成敌人来对待,处处弥漫着火药味。莘莘学子所在之处,一片刀光剑影。

年青学生不应有的功利主义来了,应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背景走了。

不过短短四十余年,《高考》展现出白热化的战争意味。“发狠”与“拼命”型的高考学生虽然还是在励志,不过显然,它表达出的更是一种围观者正在洞见的现实:“拼爹”横行、社会板结程度加剧的当下,尽管教育成本在逐年攀升,大学生的就业处境也越来越艰难,但总被走资派忽悠《高考》仍然是“最不坏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参战的高考学生们不能不“发狠”,不能不“拼命”。因为大多数没能“拼爹”。

即便高考为“最不坏的选择”,它“改变命运“的功能也正在弱化。换言之,就算有《高考》,普通学生也可能越来越拼不过“高帅富”。

譬如,重点大学中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其所占比例的下降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再譬如,在一些省份或城市,超级中学往往垄断了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当地录取名额的绝大多数。

如果连上大学都在变得机会不均等,又如何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

以上的种种事实,让激昂的大多数高考学生略显苍白。

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它指向的,无疑还是《高考》本身的话题。

时至今日,《高考》虽然整体上的公平性依然留存一点点作个样扳忽悠大多数平民百姓,但其自身的弊端也开始遮不住。

形形色色的《高考》加分,防不胜防的《高考》移民,种种乱象频出,让来自权势家庭的学生更容易上好大学。

尤为重要的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巨大,且在不断拉大。当然,这不是能用几个段落就能说清楚的问题。

毛泽东:“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高考》成了落考生的一个魔咒。

据载,1955年有学生文科作文没考好,就游览万寿山,喝酒解闷,把笔记本和书本都斯掉了,个别人想《跳楼自杀》。

四川一个家长,干脆给孩子拿来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锅,指着这些东西对学生说,“考取大学,你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你就拿着棍子和破锅讨饭去!”

而如今,走資派中国特色政府治下的四十多年里《高考》成了落考生的一个魔咒。有多少人《跳楼自杀》?

1953年,是建国以来高考开始的第三年。有一位北京考生8门成绩考了178分,该生坚持认为肯定是卷子评分出了问题,为此,他三番五次给人民监察委员会写信提出控诉,甚至到教育部大哭大闹。这是根据史料可查的炮轰高考的第一人。

尽管事后查知,该考生的真实成绩就是很糟糕。但他所反应的问题还是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有的人甚至认为高考的成绩与个人能力没多少关涉,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考学负担过重。

教育部经过反复斟酌,决定发出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该文件称,1954年之后,学生负担过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负担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实践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奇怪的是,这个特点几十年没动摇,现在仍然是这样,而且相似的减负文件发了很多份,这是不是高考的问题?是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这个老掉牙的问题现在还是老掉牙!

此后,太阳依旧从西边落下,高考成了落考生的一个魔咒。据载,1955年有学生文科作文没考好,就游览万寿山,喝酒解闷,把笔记本和书本都斯掉了,个别人想“跳楼自杀”。四川一个家长,干脆给孩子拿来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锅,指着这些东西对学生说,“考取大学,你就穿新衣服上学去,考不取,你就拿着棍子和破锅讨饭去!”

1966年北京: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