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ANK访谈国内艺术家
曹颖 Ying Cao
Bron in Hebei in 1974
【2017年ARTBANK安本采访曹颖】
【2017年ARTBANK施晶晶采访曹颖】
施晶晶问:请问这幅作品的灵感是?
曹颖说:这幅画叫《四时即景》,应该说它是我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创作。我是西画出身,2014年的某天下午看了一本关于民国早期画在瓷器上的人物画的书,开始第一次尝试用中国水墨材料去创作(我妈妈是工笔画家,其实很小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临摹和用水墨涂涂抹抹了),画完后我很欣喜,因为我很喜欢这幅作品,此后几年我开始走中西合璧的创作之路,这幅作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施晶晶问:您在什么时候认为自己是艺术家的?
曹颖说:很小的时候,我童年最主要的游乐方式就是画画,做手工,好多作品至今还保存着或被亲友们保存着,我认为艺术的终极指向是为人生而艺术,我很早就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艺术家,和艺术相伴一生。
施晶晶问:您在创作中通常是现有灵感才去开始创作还是在创作时持续不断的获得灵感?
曹颖说:我有个习惯,就是画画之前先漫无目的地读书,看得很杂,在我看来这是个发现和内寻的过程。触发我灵感的或许只是一个点,接下来我会将它无限延展,连成线,串成系列。一幅画往往不能将我的感受表达殆尽,我喜欢系列创作,先有感而发然后将感受不断深化。
施晶晶问: "艺术是艺术自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艺术家。"所以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感受身体和心灵的挣扎,您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是什么?
曹颖说:在最初创作的十年的确有这种感觉,但逐渐地当你的艺术语言趋于成熟,你越来越有把握和足够的自信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在缔造和享受创作的过程,越来越舒服和喜悦,因为它已融入你的生活,能和你很好的相处,是另一个自己,或者是最好的倾诉伙伴。。
施晶晶问:追求美是艺术的一个方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美的结果变动越来越乌托邦, 变得不真实,现在的艺术更多的是描绘 一种关系无法达到的离散性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您的作品主题是一个封闭的概念还是不停的有新的冥想。
曹颖说:追求美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美的指向因人而异。恰恰相反,我的作品却越来越生活化,细节化,我认为美是真实的,它无处不在,就在俗常生活的细节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越来越精微。苏东坡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对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珍惜。我们生活在生活里,生活本身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最近我在画一个叫《日趣》的系列,每天画一幅,像写日记一样,以儿童为主人公,内容细化到早上洗脸,对镜梳妆,做早操,推开窗户,看窗外的小鸟唱歌……,我想借助儿童澄澈的视角,通透的生命去审视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被我们忽略的美无处不在,是非常真实且具体的,但这需要你有美好的情怀和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春常在之三
48X48cm
纸本设色
2017
施晶晶问:您被收藏的第一幅作品是在什么时间,当时您想什么?
付凡杰说:2004年, 我在读研一的时候,一位从列宾美术学院留学归来的老师推荐我在北京使馆区的一个画廊做了一个展览,这是我的第一个油画个展,当时我主要的时间都在画课堂习作和写生,创作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幅,但那批作品展览之后几乎都被收藏了。印象最深的是一幅描绘庙会题材的作品,那幅作品当时我认为还没有最终完成,但展览作品太少,就匆匆“上阵”了,后来当画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那幅作品被收藏了,我很震惊,也很高兴(还有点儿小得意),从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画画。
施晶晶问:您的作品被海内外喜好者和藏家所收藏,这些藏家对您作品的评价是什么?
曹颖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并不常见,这种天真烂漫具有想象力的风格反而在欧洲比较常见,但也并非欧洲当代艺术流派,如今能看到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在中国见到,令我感到很惊喜,它们很特别。——芬兰大使夫人Anna Gustafsson
初见曹颖的作品,打动我的是她画面中的朴素和一派天然。人物的眼神情绪在预设的空间里似有若无地交相呼应又互无牵绊,营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语境与氛围。回归朴素是艺术的至高境界,人心向善即将所有复杂的事务处理成简单,这需要人生漫长的历练与行走,我想曹颖在她作品里追求的就是将最初人性的朴素与最后艺术的返璞归真互为表里,从而到达艺术的极致。——《从前慢》曹颖当代中国水墨个展策展人一澄
施晶晶问: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概念。它又是国际市场当代艺术家的地域性文化符号,但是它有多朝代的解读版本。您是如何理解这四个字的?
曹颖说:最近在看清朝人画的雍正皇帝耕织图,还有他的汉装行乐图,这两件作品分别完成于储位斗争时期和做亲王时期,描绘的是凡夫凡妇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场景和他穿着各种汉服玩儿“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偎炉读书、对月鸣琴、临窗观荷等,除去政治色彩不谈,我们可以看到他人性中的本我色彩。所以,天人合一我觉得是要回归到人的自然本性,返璞归真,一切从心,真诚地面对自我,面对人生和艺术。
施晶晶问:西方是由画家,画廊,策展人,拍卖行由艺术工会来均衡和保障各方利益。 中国是没有这种完善的民间体制。作为画家,您是希望由一个良好的体制来帮助你继续工作,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今的网络社会推广?
曹颖说:当然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体制来帮助和支持艺术家的工作,让艺术家可以专注而纯粹地做好艺术,这样的艺术品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施晶晶问:您认为未来的墙上艺术是否还会存在吗?是否会被媒体和数码所替代
?
曹颖说: 一定会存在,鲜活的心灵和手作之美是无法被任何形式替代的,它是有生命有呼吸的,每个艺术家都是独一无二的。
施晶晶问:政治的目的不是民主,而是成为文明社会,民主只是一种制度一种手段,你心目中的文明天国是什么样的?
曹颖说:自由,天真,远功利,归平等。
施晶晶问:聊聊有哪些特殊经历是必须通过您的作品来表达的?
曹颖说:对艺术家来说,作品是完成自己的人生及与这个世界交谈的一个方式,应该说每一段经历都包含在我的作品中,表面上看似乎并无紧密关联,其实都是自己人生的感悟和写照,直至生命的尽头。只不过我不喜欢平铺直叙今天的生活,将自己一同淹没在作品的时空里不分彼此,而是希望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能够客观而冷静的审视。希望存在于作品中另一时空维度的人情风物,四时流转,山河岁月,爱恨情仇在生发于笔端的刹那既能与自我深情对望,又能抽离退却,在各自独立的时空里演绎生命的繁花似锦,在似水流年的时光里抚今追昔,相互滋养与陪伴,心心相印又互不打扰,这番景象,是岁月的积淀,非岁月不可。
施晶晶说:非常感谢!这几天会有更多朋友会向你咨询艺术问题!
曹颖说:这是开心的事情!
不想长大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