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陶勇敢挑重担,他表示决定留下自己的十师承担假扮主力诱敌的任务。陶勇选中的是四纵十师,师长是卢胜,政委是韩念龙。
小评:
叶飞在此处的回忆有误,他回忆说,陶勇留下的是彭德清师,是四纵的主力师,其实不然。陶勇留下的是十师,师长是卢胜,政委是韩念龙。不是彭德清,彭德清是12师师长。十师并非四纵主力,而且当时,卢胜手里只有两个团。叶飞又将一纵的一师三团,由参谋长余光茂带领加强到卢胜的十师。虽然一师是主力,但三却是老三。并非一师的主力团,是刚由地方兵团升上来的部队。换句话说,陶勇和叶飞留下的都是本部末梢的团队,都非主力。是主力都跟着走了。留下来的是准备牺牲掉的。所谓:断尾求生。
叶飞了解到,十师只有两个团。就将一纵一师的第三团留下,加强给十师。
7月24号,叶飞、陶勇率部向东进发,逼近向城,在这里与第7军、整编48师激战一天,造成向东突围的假像。然后留下十师,主力部队突然向后转,进过几天连续行军,于28号夜,在藤县以南,冒着大雨穿过津浦路。
被留下的十师,以悲壮的心情,以宽大正面与国军队对战一天,当天夜里脱离接触,向东北方向的沂水前进,做出渡沂水转进沂蒙山区的姿态。国军立刻紧追,很快国军空军就发现,这不是大部队。立刻通报徐州指挥部,国军知道上当了,遂抛开十师向西追。这一下救了十师。十师的处境由此获转机。
叶陶兵团过津浦线,就进入独山湖区,地势低洼,平地水盈尺,洼地水齐胸。连续七八十里都是水。部队极度疲劳,没有饭吃,几乎每个人都没了鞋子,赤脚走在水中,一脚高一脚低,砾石、树枝划破了脚腿。不少人光着屁股走。时不时的国军的飞机飞临上空,躲都无处躲,听任国军空军狂轰滥炸,死了伤了的就倒在了水里,没被炸着的继续走。其状之惨前所未有。这种情况下,女战尤其困难,一身泥水,军衣也撕破了,要想把衣服上的泥洗掉,只有晚上洗洗,人就只能蹲在水里。其艰苦无可名状。为了减轻战士负担,叶陶下令将重武器丢在水里。
还是听听叶飞自己讲的吧:“那是独山湖水网地带,七八十里路汪洋一片。部队全部暴露,任由敌机疯狂扫射。连绵阴雨,被服装具全部湿透,鞋袜全无,赤脚在水荡或泥泞里行进。村庄已被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抢劫一空,粮秣无着。到处散布着还乡团的地主反动武装,不时响起冷枪,突然飞来流弹。确实吃尽了苦头,受到了考研,部队遭受很大损失,非战斗减员不少。有一次过河,水流湍急,谭启龙(一纵副政委)同志骑的马,力气小,加上过度疲劳,一个浪头涌来,连人带马都给冲走了。刚巧我在一边,顺手一把拉住,否则,恐怕他就见马克思去了。部队极为狼狈,空着肚子行军作战,疲劳程度是无法形容的,倒在路边的泥坑就睡着了,炮弹和炸弹的交替爆炸也唤不醒我们。女同志就更加艰苦,政治部的、后勤部的、加上野政文工的,为数不少。徒涉藤县以西的沙河和独山湖边水荡时,矮小的女同志就遭灭顶之灾了。幸亏随军的胶东民工团的大汉们把她们夹着背着,虽然免不了喝几口水,终于到达彼安。一个个憔悴不堪,面黄肌瘦,披头散发,令人不忍目睹。但不走不行,不走就会全军覆灭。”
叶飞、何克希、谭启龙联名发布“进急动员令”宣称:“…..我们必须立即准备作战,粉碎任何拦阻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敌人!…….今天的情况,正是考验我们每个干部党员党性的关键!共产党员更应该带头起模范作用!”
东来的国家给叶陶兵团以侧击,叶飞派出最由力的一师,陶勇也派出主力12师,坚守高地,掩护大部队通过。大部队在藤县以西,通过沙河等三条河流,一共20公里路,走了三天。可见部队体力消耗之大,大水中,部队行动之艰难。
这时欧震兵团的整75师、整85师、整57师,从滕县侧击叶陶部,31号,通过水阔八里,水深及胸的郭里集低洼地带时遭到整57师侧击。一纵一师的掩护阵地数度告急。叶陶部队的武器非常残破,又没有重武器,有连级单位全部战死,牺牲战士的尸体漂在水里,站在山坡上看去,非常醒目。
鲁西的陈唐兵团,派出接应部队,在泗河上架桥,接应叶陶。8月1号,叶陶兵团与陈唐的接应部队回师。叶陶计划经济宁东绕过济宁西渡运河。8月2号,在济宁东与出济宁拦阻的的吴化文84师,激战一天。冲过封锁线,8月3号,行至济宁西北的大长沟,分三路渡过运河,进入嘉祥、巨野地区,与陈唐主力会师,到此算是彻底脱离了灾难。鲁南作战,一纵、四纵各伤亡和失踪一万一千余人。
此时的叶陶部队战士身上只有裤头、背心,背着个瘪了的子弹袋,手里抓着一杆枪。浑身泥水,没有鞋子,脚泡烂了。不少人身上还流着血,其惨状不忍目睹。
叶陶向陈唐提出的要求是:“发一双鞋子,睡一个好觉、吃一顿猪肉。”
在一段时间内,陈唐为让叶陶部全状态的休息,不让他们承担任何任务。行军、宿营时的警戒任务也由三、八、十纵担任。
小评:
我们在此较为详细的讲述叶陶鲁南之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叶陶是华东也战军主力。打了不少好仗硬仗。正因如此,他们惨败的事实,更应如实讲述。
也正是通过这些事实,我们才看到,毛泽东战略上的失误(战略认识上的错误)。华东野战军七月分兵之后,三路皆败,不是那一路指挥上的问题,而是华东国军还很强大。当时的情况并不符合毛泽东对敌情的判断。当时如果粟裕手上有兵,还有可能再打出一个像孟良崮那样的战役。
毛泽东犯这种错误,是“地缘政治”所致,或者说是“存在决定意识”。陕北的情况,与山东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而且全国战场,以山东为重点。其它战场都是辅助战场。偏离了这种认识就要犯错误。
在意了陕北中央老百姓的舆论,而忽略了其它解放区老百姓的舆论。这里有点类似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的情形。关于公决台独之争。大陆舆论的态度是:即便台湾地区百姓公决“台独”,也是无效的,因为还没有大陆百姓的票未记入。
七月之败,就是因为将这种配合山东作战变成了配合刘邓作战所致。
毛泽东以陕北形势严峻为由,下令刘邓突破中原,进入大别山,是非常错误的。实际陕北军事形势并没那么严重。所严重只是胡宗南追的毛泽东到处跑,毛泽东有落入胡手的危险。从共中共大的利益考虑,毛泽东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而从工作来讲,有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也是最重要。可是毛泽东为了当地老百姓的舆论,非争这口气,坚持陕北。而不愿去相对安全的兴县或者河北,等于是拖累了华东野战军。
要知道,华东不胜,则全国不胜!
实际上山东的情况与陕北大不相同,山东还有三个解放区(胶东、渤海、滨海)五十多个县在中共手中,有战役回旋余地;从大连、朝鲜经海路来的物资供应还畅通;粮食也不问题。只要集中兵力,还是有仗可打。
放在国共争权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怎么打的胜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