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称呼知多少
文/幸福生
今天是母亲节,说的最多的一定是,“妈妈,节日快乐!”
“妈妈”是当今母亲最广泛称呼。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场合又有很多不一样的称谓。大家都怎么称呼母亲呢?母亲的称谓,从不同的视角,折射出伟大母亲风采。
在甲骨文中,“母”字和“女”相似,都是双手胸前交叉,跪坐的女性形象。所不同的是,“母”字多出表示乳房的两点,强化了母亲的哺育。
“母”的本意是哺育的女人,即母亲,后引申为养育、滋生。“母”也指长辈的女性,雌性的生物,进而有母亲河及万物之母。“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另外还有,母语、母校、母国、母公司。
然而在任何时期,“母”似乎都很少用作儿女对母亲直接的称谓。下面我们就细数一下母亲的称谓,及文字渊源。
“妈”形声字,从“女”,“马”声。“妈”是母亲今天最普遍的称谓,也是人类在出生之后最早会发出的声音。据说在世界五千多种人类语言中,半数以上有发音类似,称呼母亲的“妈”字。“妈”是母亲世界的通名。
虽然,“妈”在甲骨文中没有找到,但觉得在口语中,“妈”应该要比甲骨文早得多。只是在占卜这类的事情上,不便使用口语而已。语言其实比文字更久远。最早的文字估计永远搞不清,但最早的口头言语,一定是“妈”。婴儿叫“妈妈”是天生的。
在篆文中已经有了繁体的“媽”字,但在之后汉代的《说文解字》中,仍然没有收录“媽”字。或者说,做为口语,甚至儿语的“媽”,在很长的历史上,只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俗字。
在上古汉语中,“母”发ma音,也就是说“妈”字自古就有。从明清小说开始,“妈”字才逐渐进入了书面语言。
“妈”中的“马”字,除了表音以外,更是寓意深刻。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为儿女当牛做马,是母亲的宿命。
“娘”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与今天的结构相反,左边是一个表示走廊的形状,表发音;右边是一个“女”字表义。但和“妈”字一样,“娘”在《说文解字》中,也没有被收录。
在唐代以前,“娘”字并不用于母亲,而多是用于妙龄少女,如“姑娘”、“秋娘”、“伴娘”。“娘”与“郎”似乎用了同样的造字意图,都有一个“良”字。“良”是“廊”的初文,从甲骨文走廊中过来的“良”字,很快脱胎换骨,集善良和美好于一身,即有良辰美景,更是心地纯良。“娘”和“郎”一样都曾是风华少年,“娘”蕴藏着母仪、母慈、母德、和母爱。
和“娘”类似的“孃”(niáng),出现的较晚,却被《说文解字》收录。“孃”也是形声字,以“女”,“襄”(xiāng)声,许慎对它的解释是“烦扰也”。看来自古做母亲就是操心的命。
“孃”从一开始就是“母亲”或“长辈妇女”的称谓。由于“娘”“孃”二字音同,词义也有渊源关系。从少女,姑娘到母亲,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唐代以后“娘”取代了“孃”字,成为母亲的称谓,而“孃”成为了“娘”的异体字。
“娘”,从少女美丽到母性光芒,是美丽升华历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历程。
“姐”一直是由“女”和“且”组成,“且”是“祖”的初文,即表示同宗同祖,又有长和老之意。在母系社会,母亲是一家之宗长,“女”“且”形象地阐述了“姐”字母亲的本义。《说文解字》有,“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当然了,后来“姐”不再用于母亲,而转指姐姐,进而泛指比自己年长的女性。
像许慎说的,淮南一带,古时曾用“社”称呼母亲。“土”是“社”的初文,“社”的本义与土地之神。天父地母,用“社”,即滋养万物的大地,称谓母亲是非常贴切的。
母亲的称谓还有很多,如来自满族的“额娘”,维族的“阿娜”,英文的“妈咪”(Mummy)。还有“阿妈”、“阿娘”、“娘亲”、“老妈”、“阿母”、“娘娘”,“家家”,“阿家”。
母亲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有“家母”、“家慈”,称呼别人的母亲“令堂”、“令慈”。提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先妣”、“先慈”。另外还有,“慈母”,“慈闱”、“慈亲”、“萱堂”。
“慈”字始于金文,上面是两串丝,类似繁体的“絲”字,下面是一个心形。后来上部演变成“兹”字。“慈”字最初与磁石的“磁”通假,母子之间如磁石与铁一样,相依相恋,母子连心,这就是慈爱。
“母”字写出了生养哺育,“娘”字绘出了纯良美丽,“慈”字诉说着宽厚慈祥的母爱,“妈”字道出了母亲一生的劳累艰辛。
祝天下母亲,做个灿烂的“娘”,少当操劳的“妈”。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