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岁月年轮(五)

(2017-08-31 18:08:01) 下一个

     第一章   走出大山(8)  

              向家湾海拔高出李家湾十米以上,离李家湾不过五里远。
              在半山腰上建有一排半圆型青瓦房,大概有50多间房。房前五层梯田向下排开,直到崖边。田里种水稻。房后,房左,右都是旱地,种蔬菜和红苕,面积还不小。房屋最左端有一水塘,不太大。水塘边上也有片竹林,比我老家小多了。房前也有块坝子,比老家大两倍以上。牛栏猪圈离住房十来米远,也很大,有专人饲养。我去找过我家黑牯牛,哪还有?

              在这50多间房里居住着十多户人。户挨户,家连家,屋檐很宽,遮盖住一条长长的走廊。整座房屋结构有点像福建农村的围屋。一到做饭时间,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吃饭时,有的一家在各自门前走廊上摆张桌子,全家一起吃。也有端碗坐着,蹲着,站着吃的。饭后,兴趣来了,天南地北,胡侃乱吹一通后各回家门。 

             我家在大圆房最左端,分到三间屋,一间灶房。虽比老家少几间,也够住了。当然,我仍和婆婆住一间,幺爸他们住一间,还空了一间。看来还优待我们啰,可能我家是军属吧。

             并社后,各家的土地,农具,牲畜都入社了。每天敲锣集体出工,由社长统一安排活路,根据农活轻重多少计公分,年底按公分分口粮及其他物品。我家入的这个社叫个啥名,想不起来了,只晓得申群海是书记兼社长。是他叫人“抄了”我的家,“没收”了家产,我恨他!从来不和他说过话。

             加入高级社后,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了。猪,鸡鸭都入社了,肉,鸡蛋平时吃不到了。逢年过节,社里杀猪分点肉,少得可怜,简直杯水车薪。每次分肉时,大家斤斤计较,争吵不休。就连蔬菜都靠社里分配。平常的荤菜就是过年腌制的腊肉,还要省着吃。虽大家天天打堆吃饭,但谁都不会打量各人碗中饭菜,彼此胸中有数,心照不宣。

              婆婆仍坚持下地劳动,只是话越发少了,可对我的爱丝毫不减。爸爸按月给婆婆寄钱,由幺爸到乡邮局去取,顺便买些生活必需品回来交给婆婆。婆婆每天给我煮个鸡蛋,只许在家吃。乡亲们大多知晓我家境,有羡慕也有嫉恨。社长申群海就是忌恨人之一。以后的日子里,我家没少受他的打击。
          
              在向家湾,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李武德,11岁了,高我一头,在乡里上小学,走读。每天放学回来就给我讲乡里的新鲜事。听多了,就很向往,求他带我去乡里耍,李不答应。

               另一个真名我给忘了,大家管叫她“唐菊娃子。”

            “唐菊娃子”八岁,长得可漂亮啦。瓜子脸,白里透红。大眼睛,小嘴微翘。一笑起来满口白牙,还有两小酒窝。梳根小辫在脑后甩来甩去。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小嘴很甜,见人就“叔叔,嬢嬢”喊起,十分逗人疼爱。人人都说,她是向家湾小美人。不知她爸妈为啥不让她读书?

            “唐菊娃子”家住大圆房最东头,和我家对称。走廊长约60米,从我家走到她家要两分钟。那天下午,我俩约起上后山打猪草。寒露过后,午后割的猪草没有露水。

                房后山虽然高,由于面积大,也有相对平坦之地。我俩很快来到前天割草处,接着割起来。“唐菊娃子”五岁就开始打猪草,割草动作轻盈,熟练。她左手搂草,右手挥刀,唰唰 .... 很有节凑,一会儿就割到我前面去了。“嗨!你割那么快干啥?”

                我不服气,想割快点,可手就是不听话,快不起来。“唐菊娃子”看出我心思,手停了下来,坐下来等我。我紧赶慢赶好一阵才追上了她。“歇哈(下)吧。”“唐菊娃子”用衣袖给我擦汗。“怎从不见你爸妈?”她好奇地问我。我也挨她坐下。

              “妈妈在南充,爸爸不晓得。” 我确实爸爸不知道到底在哪。
              “你见过他们吗?”
              “当然。”
              “你有大名吗?”我真想知道。
              “就叫唐菊娃子呀。爸妈从小就这么叫。”  
              “哗啦啦!哗啦啦!”我俩正聊得兴起,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忽然下起雨来。
              “快!”唐菊娃子拉我往山上跑。不一会儿,来到一个小山洞口。她让我放下背篼,连同她自己的先塞进洞里,再拉我钻了进去。看她这么熟练,猜她一定常来。

                  这洞很小,像是为躲雨人工挖的,除了背篓只能容纳两个人。我和唐菊娃子几乎面贴面地站着。这么近,我都能听到她心跳。看着她被雨打湿的小脸,大大眼睛和微翘起的小嘴,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异样感觉。要不是怕我掉出去,她还紧紧拉着我的手,我真想摸摸她的小脸。
  
                “淅沥沥!淅沥沥!……” 雨继续下,天也暗下了。
                “怎么办?雨不停,我们怎么回家?” 这会儿,我有点害怕了,觉得有点冷,不由身体靠紧了唐菊娃子。
                “没啥子,不用怕!雨总会停。”唐菊娃子干脆抱紧了我。我一下又觉得温暖起来,脑海里浮现去年妈妈抱我睡觉的情景,但感觉不一样。

                “看!雨小了哦,回家吧。”我正胡思乱想,唐菊娃子松开我,说道。也是,天快黑了,再不回去,婆婆会着急的。我们背起猪草,冒着小雨,一步一步捱下山来。唐菊娃子走在我身后,嘴里一刻不停地提醒:“慢点,脚踩稳哈!” 
  
                   走着走着,来到下坡拐弯处,我脚下突然一滑,“啊!”地一声,一个趔趄,屁股着地向坡下冲去。说时迟那时快,唐菊娃子扔掉手中砍刀,紧冲数步,倒地抓住了我的衣领!“旭东,快!抓住我的手!”我右手被肩上背篼夹住,抽不出来,好不容易用左手抓住了她右手,可她哪里拽得住,她也才八岁啊!巨大的惯性拖着我俩直朝向坡下冲去! 滑了五六米,菩萨保佑!一树桩挡住了我,刹那间唐菊娃子骑到了我头上! 终于停住了,好险啦!

                   我俩搀扶着站立起来,互相对望,好狼狈呀!我小腿被石头蹭破了皮,没流血。唐菊娃子上衣撕开一大口子,一脸污泥,还好,没有皮肉伤。背篼还在肩上,猪草撒得精光。可我们都没哭。天黑下来了,我们必须立刻回家。砍刀明天回来找吧。

                    我俩拉勾,今天的事回去谁也不许说,打死也不说!  

                    

                    第一章   走出大山(9) 

                     “哎!怎么这么晚回来?”婆婆在门口等着我。“哟,腿啷个的?”她立刻发现我受了伤。
               “上山打猪草,落雨坡滑,摔了一跤。”我装作无所谓,闭口不提唐菊娃子。婆婆马上给我换上干衣服,边包伤口边唠叨:“当心点噻,还好没流血,把我儿痛到了吧?”婆婆真心疼我呀!  

                       晚上在躺床上,想起下午在山洞里与唐菊娃子亲昵场面, 心里美滋滋的,以后还会有吗?根本不去想后来的惊险遭遇。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马上跑去唐菊娃子家找她。她妈若无其事地告诉我,跟他爸后山挖红苕去了。看来唐菊娃子也挺守信用,我马上向后山跑去。

                 尽管我俩守口如瓶,还是有人知道。李武德就问过我:“赵旭东,前天你跟唐菊娃子在山洞里做啥子?”表情不太高兴。“躲雨啰。”我一脸无所谓。“你娃儿有点名堂耶!”他悻悻说道。懒得理你,你能把我怎么样?我面露不悦地跑回家去了。

                冬至后第三天,我爸爸又回来探亲,到家那天是中午时分。虽赶了半天远路,有点疲惫,看上去仍神采奕奕,光亮照人。爸爸这次穿的是冬装,绒帽,棉衣棉裤黑皮鞋,肩章闪耀,武装带威风凛凛。最吸人眼球的是,脱去军大衣,腰间居然背着一只手枪!

                 爸爸还没进家门,就被大院的乡亲们围拢,问长问短。李武德还用手去摸枪套。申群海也上来和爸爸打招呼。看着爸爸热情礼貌地同大家寒暄,聊天,看着我身边唐菊娃子好奇的眼神,心里真得意!爸爸为我,为赵家挣足了面子!婆婆倚门微笑,瞧我儿子!

                 我真想冲进人群叫声“爸爸”,憋了半天,还是没叫成。我真没用!

                 吃过晚饭,全家围坐桌前闲聊。一会儿扯到了我上学的事情。那时候,乡里有个中心小学,实行春季招生,而且要年满七岁。我是阴历八月十七出生,实际年龄不到七岁,还不够资格上学。后年年龄又过了。爸爸说那也不能闲着傻等。从军用挎包拿出一年级的语文,算术书来,对幺爸说:“赵松林,你来当老师。先学到起。” 爸爸和幺爸解放前就高小毕业,这在农村已属不易了。教个一年级理应不成问题,幺爸当初就答应“试试看吧。”

                 这事一传开,第三天申群海找上门来对爸爸说:“这样,社里还有十来个娃儿,差不多都是这个年龄。社里拨间屋子当教室,赵松林来教,半天教书,半天下地。反正算工分嘛。”“要得要得!”爸爸很高兴。他知道,申群海二娃子也到了读书年龄。

                  此处漏掉了一大段精彩描写——《杀狗记。》

                  爸爸住了一个月就回部队去了。我明白,这次他没带走我,一定又是婆婆的原因。我隐隐觉得,我跟爸爸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到目前为止,我仍没叫他一声“爸爸。”
  
                   过了正月十五,幺爸每天上午教我们读书,下午劳动。教室是离猪圈不远的破仓库,四面漏风,破桌烂凳,还是从各家借来的。学生一共十一人,全是大院的娃儿。课本是社里出钱买的。唐菊娃子和我坐一排,不过她经常不来。我念书有点灵气,初一语文算术(上册)没用三个月,就会了。有几次我提问题,幺爸都回答不了。院坝的娃儿,特别是唐菊娃子很佩服我。遇到不懂的问题,幺爸不在,都来问我。我得意极了。

                    没过多久,我家又搬到申家湾去了。打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唐菊娃子。她那美丽可爱的小脸,大大的眼睛,微翘的小嘴,娇小活泼的身影时常浮现眼前,难以抹去。尤其是我俩山上割草,雨中遇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久难忘怀。童年那朦胧的友情,天真无邪,纯洁真挚,是人一生温馨而甜蜜的回忆!
                     唐菊娃子,现如今你在哪里呀?你还记得我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