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业的掘墓人

(2017-01-11 19:06:50) 下一个

商业的掘墓人

仕农工商,人类最为久远的几个行业,绵延不绝数千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么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这些行业的前途如何?
“仕”这一行大概算最高枕无忧的,只要国家和阶级还存在,就必须要有治理的人,仕子和仕途就必须要有人去做去走。“工”也没问题,以后的人们眼光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使的用的就必须做得精益求精,基本没什么东西是在家里能搞得定的,工业大有可为。“农”就说不太好了,如果科技进步到吃的喝的也能在工厂里一堆堆生产出来,种田就没必要再维持,不过看样子,几百年内,恐怕还是离不了的。
至于“商”,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即将消亡的行业,大势所趋,无可挽回,并且速度,还要比人们想象的快得多。
为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商业是社会落后的产物,是为了弥补社会缺陷不得不出现的这么个行业。这个落后,大致是两点:信息的落后和物流的落后。信息的落后,说的是古代传播手段的狭隘和低速,使得人们根本无从、至少很难去了解生活半径之外的商品信息。比如菜刀,千年以来也只出了两个品牌:王麻子和张小泉,一个制作菜刀的小作坊,即便质量再好,怎么让自己的产品天下皆知,靠自己推销打广告吗?恐怕得先折腾倒闭了。物流的落后,说的是古代交通运输的昂贵和不便,限制了人们获取产品的自由度。除了大富豪,不能想象谁为了吃条火腿,能千里迢迢特地跑到金华去,同样,火腿商铺也不能为了一个客户,就亲自把火腿送到大西北,反正那种火腿的价格,是没几个人吃得起了。
商业的出现,正好弥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这段空白,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用少得多的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像电脑中的CPU和硬盘,一个速度太快,一个速度太慢,两者匹配不起来,好比飞驰的高铁,不停下来就不能上下人,总停,又显不出速度的优势,怎么办?就要用缓存和内存这种速度逐渐降低的部件居中做连接,有时一级缓存还不够用,要加好几级才行(请原谅,这一段有些不亲民,但绝非在这里故意卖弄,三句话不离本行而已)。商业的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零售铺面……就是这若干级的缓存,从事商业的人们,也从中赚取了不菲的利润,养活了不菲的人口。这本不完全是坏事,不然也不会几千年而不易,但是,这种寄生在社会弊端上的行业,终究不会始终延续下去的,如果社会不再落后了,情况又会怎样?
有人说,是淘宝和网购终结了传统商业的存在,依我看,把这么巨大的一项社会功能的变革,统统算在马老板一个人头上,第一是太冤枉他了,第二是太抬举他了。网购,只是把显性的商业变成隐性的商业,把看得见的商店变成看不见的网店,把原来的店员变成现在的电商,而商业的模式,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吗?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不是还必须有这么个“缓冲层”?网购之于传统商业,往大了说是“李代桃僵”或“偷梁换柱”,还远远达不到“釜底抽薪”的层次。
那,真正的商业终结者和掘墓人,究竟是谁呢?
说来简单,那就是不怎么被人们重视的“工业4.0”计划,也就是未来工业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今后,借助强大的信息工具和数据分析,产品不但是在流通的时候要用到网络,而且从生产的时候就已经上网了,依照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按需生产、按需消费,没有库存、没有积压、没有浪费、更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出了工厂,直接送到用户手里,还没准大到汽车、小到糖果,任何一件产品上,都必须印上客户的名字以彰显货真价实。这样的模式里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定制它的客户,还能卖给谁?商店和网店还什么用处呢?整个商业还有什么用处呢?况且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一批配套新技术的迅速成熟,这个4.0模式不出几十年,肯定会成本大大降低,走入普罗大众的千家万户,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商业灭亡的那一天为期不远矣。
对了,即使是工业4.0,人们也不可能为了一件产品,就自己大老远到工厂取货吧,那不是又回到了远古时代?商店是否还能有点用?这个嘛,要是所有商店都自愿改行做快递,想来是没有多少人反对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