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田

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我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从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感慨,共鸣,力量。
个人资料
正文

与侄女对话1-两代留学生

(2023-08-24 03:20:36) 下一个

现在的年青人基本上都是手机不离手,平时很少有时间(有兴趣)跟长辈们聊天。上个周末带侄女去宾州的瀑布公园(Ricketts Glen),开车要两个小时, 路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聊天机会。

侄女得到了Job offer, 我们自然要谈论美国的工作签证(H1B Visa), 2023年H1B中签率仅14.6%,创历史新低。听到这个数字,侄女说我们老一代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拿绿卡比她们新一代容易。我们的对话围绕着哪一代留学生容易展开了。

我先给她讲了我的留学经历,看看我付出了多少努力,经过了多长时间才到了美国。

我从1988年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经过一年多的学习,90年考了TOEFL,90年托福考试的价格是34美元,美元和人民币的对换率是1:8.5。当年我在一所大学里任教,讲师的工资只有120元(包括各种补贴)。也就是说,我两个半月的工资才能考一次托福。

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准备1991年我终于收到了明尼苏达州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去北京办签证之前就听说了没有全额奖学金很难得到留学签证。我只得到减学费的半奖,去了两趟美国大使馆都是无功而返。相信城里很多网友有类似的经历。

留学通知书都收到了不出去是肯定不甘心的,美国的路不通就去欧洲。当时我们大学的图书馆没有介绍欧洲留学的书,专门跑了几趟武汉的外文书店买了一本介绍欧洲留学的书。去英国留学的人也不少,同样担心签证的问题,不考虑英国大学。不可能再去学法语,德语,法国和德国也不能考虑。最后选了三所挪威和比利时大学,这三所大学的硕士,博士专业都是用英语教学。重新开始申请过程,一年后我收到了位于奥斯陆郊区的一所私立大学的通知书。收到通知书后只高兴了几天就开始发愁了。没有任何奖学金,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要近三万美元。1992年我的月工资只有120元人民币,如何能支付这么巨大的留学费用?

当年我们也不可能从家里得到资助。家里顶多只有几千人民币的存款,跟几万美元的留学费用相比,只是杯水车薪。没有钱就不去办签证?先不管那么多,去试一试签证再说。到挪威使馆出示通知书和只有一千多美元的银行存款证明,没有其它经济担保材料,签证官没有问什么问题就给了我签证。

1992年8月我到了挪威,在挪威呆了两年,1994年去了加拿大,1998年来到美国。经过了7年(1991年收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努力,辗转两个不同的国家才到美国,我们这一代留学生容易吗?

下一篇谈如何解决了留学费用。

相关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5)
评论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向田兄别样“忆苦思甜”好文!八十年代自费出国的人都很不容易,都是国内远见卓识的知识精英。给向田兄竖大拇指!继续跟读!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大家的留言。
外出旅游一周,回来后更新。
shaoning 回复 悄悄话 一般人是这样的,看别人做什么事成功了就觉得一定很容易。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太不容易了!简直就是一部曲线救国的故事,静待下篇。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年轻一代出来时兜里都揣着足够多的钱,几十年改革开放造就了一大批中产,不少人都支付得起子女的留学费用。希望以后会更好,使更多人有机会出国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人只了解自己这一代” - 这就是所说的代沟。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你如果在美国就不觉得好奇了。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ongshankou' 的评论 : “没interveiw 就拿到鉴证” - 非常少有。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顶级朋友' 的评论 : 在1996年前都很难。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是的,都是刻骨铭心的经历。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一代人属于一代人,此言不虚也!
看此文更加知道了什么叫人只了解自己这一代的故事,也知道了历史为何会无限次的重复的历史和人性的原因。
赞林兄这次好的沟通。给一个大拇指!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佩服!都是老留一个,但博主如此执意并执着去美国,倒是有点好奇。期待有下文。
hongshankou 回复 悄悄话 俺护照费了老劲儿(两年),先去加,很顺利,没interveiw 就拿到鉴证(挺少有).然后来美。啥苦都吃过。。。
顶级朋友 回复 悄悄话 厉害!那时出国特别难,90年代末比较容易些!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这一段历程,我想很多当年来美的留学生都记忆犹新。多谢林兄好分享!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是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点。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林兄的文章,讓我感到親切,大家的共同點很多,殊途同歸,最後都在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度生活,上天是眷顧我們的。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侃-侃' 的评论 : “其实想尽一切办法离开那个由“听X指挥,敢打胜仗;枪杀学生,绝不手软”的党卫队占领的地方,都是值得庆祝的。” - 30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在走线!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那时候出来的都是有闯劲有志向的。” - 六四增加了我们的闯劲。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刚刚听完“(一)无奈留洋”,声音非常好。
“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 我如果第一次申请签证顺利的话,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出来。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当年的留学生多不容易,都是洋插队,现在的留学生幸福多了。” - 所以我要告诉侄女,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6ba6' 的评论 : “现在沾小留的光过来美国的有很多,在网上晒幸福生活还来不及,哪会轮到把自己当年出不了国的憾事告诉小留呢?” - 有些还是粉红。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80、90年代出来的老留都有一部奋斗史。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Sorry,当时没有看到你的留言,如果看到了,我就不会Delete。
待在加拿大也不错,过一段时间我会写一篇文章谈这个话题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其实想尽一切办法离开那个由“听X指挥,敢打胜仗;枪杀学生,绝不手软”的党卫队占领的地方,都是值得庆祝的。

只是某些人类的记忆总是短暂,有几口饭吃就顾不得现代文明的基本人权原则,陶醉于高铁大楼之中。理直气壮放水保自个儿,逆来顺受被淹作牺牲。

那天在某位博主文后留言,请他告诫小留学生们不要助纣为虐,干那种师夷长技以制夷,帮希特勒造原子弹之类的蠢事坏事。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且看这个盎萨教育过的小洪森是走袁二的独木桥?还是选择小蒋的朝天路?我看前景不是太乐观。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我昨天第一个给林兄留言,发出去以后林兄把博文关了,今天这沙发就没得坐了。我两个朋友也是先去比利时读书,然后移民加拿大,几年后又去美国圣路易斯读书工作。我自己一直在加拿大混,儿子也没去美国。林兄的经历很励志,佩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真不容易,记得那时候很多同学考托福,林兄这个话题应该有很多共鸣。那时候出来的都是有闯劲有志向的。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比起林兄,我是一步就跨到了美國。我應該比你後決定離開中國,但先來,應該是膽子大些吧,沒有獎學金,不過比大學老師膽大些,搞可能丟工作的業余地下設計,掙了二學期的學費就來闖天下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1407/32118.html
對了,我考TOEFL時花了親戚$26考試費。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林兄好分享,当年的留学生多不容易,都是洋插队,现在的留学生幸福多了。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林兄的老留经历就是一部奋斗史,值得同样优秀的侄女借鉴学习!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高分浪费了,没起作用。
6ba6 回复 悄悄话 冯墟 发表评论于 2023-08-24 17:21:43
多少年轻人就不了解前人的艰辛

+1,小留的父母跟老留是同辈人,现在沾小留的光过来美国的有很多,在网上晒幸福生活还来不及,哪会轮到把自己当年出不了国的憾事告诉小留呢?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爱栀子花' 的评论 : 托福到600 就是高分了,你家LD考了623分是非常高的了。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80年代,90年代初每年只有不到一万人出来留学,出来的困难比现在难10倍都不止。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ingJiangLi' 的评论 : 谢谢来访。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almtree2005' 的评论 : 还要交5年的培养费,一年是两千。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哇,太不容易了!我LD比你早点考托福和GRE,托福623分,GRE不是太高,但他只申请了美国的4个学校,报名费还是朋友们给交的。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往美国寄申请材料,寄不起。又赶上89年,根本拿不到资助。LD也没太大的兴趣,就放弃了。多年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美国。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赞林向田好文,写出了当年你准备留学的不容易和执着与追求。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是最棒的,真正是中国的精英,我班同学中也有几个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留学美加两国的,他们说,出国前光是向全世界各大学寄申请留学的信件都花了很多钱。但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继续跟读…
PingJiangLi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艰难的经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palmtree2005 回复 悄悄话 89年后留学要有海外关系才能在省出国管理中心拿到盖章,才能回单位去办护照,单位一般是让你辞职才能办护照,才能去申请签证。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冯墟' 的评论 : “多少年轻人就不了解前人的艰辛” - 所以我要把跟侄女的对话写出来。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澳洲是很好的地方。
记仇是很多人的本能,只是不来美国生活,旅游还是可以的。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是的,因为移民嫌疑被拒3次,没辙,辞了职没地儿去,就来澳洲了。我这人记仇儿,至今没去过美国本土:)
冯墟 回复 悄悄话 多少年轻人就不了解前人的艰辛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记得你没有得到美国签证,才去的澳洲。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得到签证已经很好了。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咱俩离开中国时间差不多,我是92年2月份到澳洲的,闹不好在托福考试时还碰到过:)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当年我拿个护照都挺难,签证签了两次。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玉器晚成' 的评论 : 我们的闯荡、开拓为下一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玉器晚成 回复 悄悄话 記得當年美金對換人民幣在「黑市」是1:14,再換成英磅…。我們那一代有很多人是靠親友湊錢買機票。在海外的前10都是在連本帶利的還國內親友的債。不過回頭看看今天的一切,不後悔!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等待你家小留的故事。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在英美读书应该不会太差。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林兄好文,我都忘记我考TOEFL时花多少钱了。上一篇也写得好,最近家里来了个小留,回头聊聊。:)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柬埔寨新首相的高等教育都是在盎撒系完成的,本科硕士在美国念,博士去了英伦祖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