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一共带了多少军队?
第一军情:
公元1867年,自命不凡的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竟然趁机侵占新疆。当边疆的紧急情况传到大清王朝的殿堂上时,怯弱自私的大臣们还在为边防与海防哪个更重要而争论的面红耳赤。就在此时,一个老人挺身而出,他指出,“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新疆一旦失去,西北门户洞开,反叛势力和沙俄必将全面发起进攻,那时候大清就危在旦夕。因此,收复新疆很必要。
左宗棠的据理相争最终得到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认可。然而,话说出去容易,做起来就特别难。在钱粮短缺弹药不充足的情况下,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了。跟随他的是一群忠心可嘉的湖楚士兵。经过战前动员,左宗棠裁撤了一些体弱老迈的士兵,率领六万人进军西北。为了保证军队有充足的弹药粮饷,左宗棠还在兰州创办了机器局。为了不打扰沿路各族百姓,左宗棠制定了严格的军纪。
正是怀着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左宗棠最终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率清军分三路进兵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战略战术最终平定了阿古柏之乱。而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失去的北疆、吐鲁番、达坂城、南疆先后被收回,当年乾隆费尽人力物力苦心打下的疆土再次回到了清朝手中。而这一年,左宗棠已经64岁了当时的光绪皇帝还只是也不谙世事的小孩童。
左宗棠收复新疆彻底粉碎了沙俄和英国分裂国家领土的企图,完全遏制了西方列强吞并中国的野心。这也是清朝自鸦片战争以来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次。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旋即得到了清王朝的重用,但引起了宿敌李鸿章的强烈不满。李鸿章随即诬陷左宗棠部属叛乱,而左宗棠心中郁闷为属下鸣冤叫屈。一个月后,左宗棠病逝于福州,享年73岁,清朝追赠太傅,谥号文襄。至今,经过甘肃平凉时,还能见到当年左宗棠沿途栽种的柳树,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左公柳”。
良人执戟2 :
清兵出关为收复新疆领土总计兵力八十多營、约六、七万人。
顺便简单谈一下这次战争暨左宗棠。
1875年以阿古柏为首的疆人在俄罗斯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的纵容、支持下,发生叛乱,啸雾叛兵,杀害地方官员,新疆官府一筹莫展、急电朝庭,然而朝庭刚从洪扬之乱中脱离恶梦,又逢鸦片战争,直把蠃弱的光绪帝五内俱焚,如坐针毡,但是,一个有利条件是在平定洪扬之乱中一批湖南籍能吏干员崭露头角,锋芒刺得专为好闻鼻烟提神的清庭満员们眼红目赤。当时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声望如日中天,左宗堂即是其帐下僚属
闲话少说,光绪元年(1875)左宗堂仼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成一方大员。查看新疆地形,据此制定"缓进急战"先北后南,花二年時问筹措资金,军械,人员,决定先收复鲁木齐。
阿古柏採取对策,令部下桿将分守鳥市及周围地区与清庭对峙,本人在托克逊督战。1876年7月清军进攻古牧地,用先进的开花炸弹将城墙炸开
8月17日佔领古牧地,歼敌六千。11月6日攻占玛纳斯南城。1877年四月,冰河开冻,清军进攻南疆,清军一路凯歌高奏,未及半月即收复吐鲁番等三城,熟知兵法的文人左宗堂当然知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且帐下战将如云,谋士成群,连日后名滿天下的王闿运都在其下领俸银,历史给了左宗棠机会,而他立即紧紧抓住,这给现在还在喋喋不休说运气不佳的人一个很好借鉴。要命的是新疆民众开始对阿古柏闹事了,他们紛纷开城门为官军带路,阿古柏民心尽失,1878年1月2日,清军收复和阗
至此,新疆除伊犁地区外,全部收复了。现在是和沙皇二世尼古拉维奇谈判解决新疆界域,归来还伊犁的艰难谈判,沙室二世几乎和左宗棠年龄相仿,沙皇傲慢拖延,等待翻本捞梢,而左宗棠决定出金花王炸,左宗棠陈大兵边境地区,对沙皇隔空喊话:"沙皇二世,弄明白,看清楚,这些都是大清国土地,早点退出伊犁,划定边界,阿柏奇已经自杀上路,不要幻想,"
沙皇二世装作听不懂汉语,不理,继续玩他的国际象棋。左宗棠书生火气点燃了,有国家撑腰,百姓呐喊,像一尊战神一样对不可一世的沙俄白极熊大喊一声至今令国人长志气的话:再不签约,老子立马提兵攻打贝加尔湖!沙俄棋盘滚落一地,一句高加索口音的俄语:鉴嘛!快去。
中俄终于达成协议。为中国挽回二万平方公里土地所有权,新疆全境收复。1885年光绪十一年病重中的左中棠两次上折,其中一折要求将福建巡撫改名制为台湾巡抚,朝庭准奏。同年病逝,时年73岁,清朝从1985年到1897年,迎来黄金十年,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局势缓和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战事上,老将冯子才在镇南关和谅山之役勇挫头戴高帽的法军,刘永福黑旗军屡创法军,摧毁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的政变,中国国力完全可以同日本比肌肉,英国权威人士评价:亚洲现在撑握在中,俄,英手中。此时一个千戴难逢的机会摆在朝庭龙案上,这就是学习西方,施行新政,推行改良实现中华自强之梦,其中一个来自广东学医的大学生,写信一封求见李中堂,李当时权倾天下,正忙于打造北洋海军对付日本,哪有时间听一个书生"空了吹",见不到,书生意气顿消,失望之极,1911年武昌惊变,不久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医生担任大总统。正如楊慎酒后涕泪交加唱出:?青山依旧在,只是夕阳红。
论史:
话说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肃州克复,白彦虎逃亡新疆与安集延人合流。而1874年的九月,清廷命令景廉为钦差大臣,金顺为帮办大臣,负责办理新疆军务。而此时日本派兵入侵台湾,沿海各省告急,于是清廷方面,对于在国防侧重点上发生争论。
前者认为,内地经过二十年用兵,元气大丧,又因为俄国和英国在西北气势汹汹,难以应付,主张关内大军不必去往新疆,守住现有形势即可,只招抚各地回目,仿照越南和朝鲜的例子,使其名义上服从中央便可。
后者认为关外一旦放弃,不但天山西北路非我国所有,叛贼还有东窜的可能,关中也不能确保其安全,主张继续进兵。
这就是所谓海防派和塞防派的争论。
在铺开正题之前,我要特别澄清世人对左公的一个误解,就是一些人将左公划为塞防派,说左公忽视海防。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下《清史列传》的《左宗棠传》,觉得此说甚是荒唐,左宗棠公对海防也是非常的重视。我来举个例子,就在同治五年的八月,他调任陕甘总督后,于十月份还奏陈朝廷“台湾吏事兵事,宜早绸缪”。在同治五年的时候,奏请“设立船厂,试造轮船”。其疏有云:“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所以说说左宗棠公是塞防派的人实在是有失偏颇,左公的传记根本就没有任何不重视海防的言论。
光绪元年,清廷将新疆的问题秘询左宗棠公,左公力陈新疆不可弃并指出了新疆的重要性,其疏有云云:“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蒙古不安,匪特甘、陕、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并指出如今俄国在边境威胁严重,西北边防更为紧急,所谓“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也”。左公的意见无疑是决定性的,被清廷全部采纳。而京师的元老重臣文祥更是对左宗棠的意见特别支持,在最后的决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左公在西北用兵之理论在他的奏疏上有所体现,所谓“自古关塞用师,在精不在多”,所以左宗棠在西北大力整顿军务,裁汰老弱,务求精兵。左公出兵新疆之军队计有刘锦棠湘军二十五营,徐占彪五营,全运昌皖军卓胜军十营,侯名贵等三营。又有续派赴新疆增防军队,有徐万福三营,范铭一营,易开俊七营。加上金顺和张曜等部,总共有七八万人。
左宗棠公以六十五岁高龄,老成持重,眼光远大,坐镇甘肃,策划一切。而其下猛将刘锦棠,更是勇猛无敌,平定全疆,左公及其麾下将士有功于华夏者甚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