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来,偶尔也扫一扫,但只是看题目和熟人名字。今天过来一看,了不得,超级偶像核桃小丸子回来了。她的帖子不能不读,可龙叔读半天也没闹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尤其那个“足球赛”和“补一刀”,龙叔调动了所有的关联细胞也没理出个头绪。
文革兄弄了篇“主要后续”,虽然也没又足够信息,但事情轮廓算是搞明白了。
还好,不是龙叔所担心的主题。龙湖看到小丸子说老键摊上大事,还以为老键犯了龙叔为老不尊的毛病,对小丸子说了一些过分暧昧的话,让她急了。
龙叔既然当初化雪之日跳出三界外,自然不会在入冬之前回到五行中。只要没人影响龙叔粉核桃小丸子,我就没必要说三道四。不过,既然提到小丸子,就不能忘了给她上杯茶水,为了网络情谊,也是为了江湖礼貌。
还是讲故事吧。龙叔家乡有个小镇。别看现今人口已经越过5万,但上世纪40年代也就两三千人,和陕西那里的大村子差不多。但是,镇之所以为镇,源于它的功能。那里有码头,有客栈,有酒馆,有窑子,当然还有文化层级高一点的茶庄。
只有一间茶庄,所以不需要名字和招牌,但门前还是挂了个幌子,上面绣了个“茶”字。只要不下雨,茶庄老板都会把幌子挂上,表示里面在营业。也有几次老板关了店门但忘把幌子取下。有茶客看了很生气,拍打着店门高喊: 怎么回事?张大光人!你挂着幌子关着店,想学周幽王玩“千金一笑”?
张大光人立马出来道歉: 哎呀,对不住马老先生,昨天上货,弄得很晚,忘了取幌子了。您老今天想来点新茶?
马老先生是说书的,工作地点离茶庄只有50多米。平时他不会到镇上来,只有赶上每月两集的时候,他才过来说书。 说书的场子半露天,马老先生坐的地方上面是瓦顶,但听书的地方是个草棚。说书的时候,马老先生会把几张桌子和椅子摆出来。围着桌子坐着听书的自然有头有脸,赏钱会多交。马老先生还有个侄子跟着帮忙,除了开摊收摊外,中间还负责给坐着听书的人上茶续水。
草棚周围并无墙壁,一些不能挤入草棚中间坐着的人可以站在边上听书。 这些人给不给赏钱,或者给多少赏钱就不严格了。马老先生很有意思,如果中间桌子上人没坐满,他声音就会小一些,你想听明白就得进草棚里面。但如果草棚里客满,马老先生就会声音大一些,你站在草棚周围,马老先生口中关羽如何砍的颜良,宋江如何杀的阎婆惜的精彩场面你不会错过。
马老先生说书一天会开两场,上下午说不同的书,上午《三国》, 下午就该是《水浒》。 中午休息时分,他会到茶庄来,让张大光人给他沏壶好茶,另外还要点一份当地的面皮小吃。说书人职业习惯,中午不能吃大餐。要不中间你要大解,听众谁会等你?张大光人茶庄里除了面皮,还有其它小吃,比如馄饨,泡菜。店里面分两个区间,一边是卖茶叶的,另一边摆着几个茶几和椅子,供人品茶。
来这里品尝的自然是有高雅趣好的。据老人们说,以前茶庄只有卖茶一个业务,刘家岭的刘秀才喜欢茶道,每次过来买新茶都要先泡一杯尝尝。后来,他建议店主加一间品茶雅间,让品茶活动显得舒适些。雅间建好后,刘秀才很捧场,经常邀周围的文人过来相聚。他们不在这里喝酒,为的就是要保持一个清淡的品茶格调。肚子饿了,便让店主准备些小吃,于是面皮和混沌就应运而生。
刘秀才过世后,店主依旧保持这个风格。镇上和周围的人也维护和保持着这样的格调。想不到的是,这个茶庄居然在周围出名了,离这里30公里外的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居然有人专门过来,目的就是品一品这个斯文享受。
民国初年,有个穿中山装的外地读书人路过这里,品了这里的新茶和面皮,觉得味道不错。便让人拿来文房四宝,给店主写了副对联:茶道兴隆通四海,面皮广进达三江。
店主读过一点书,看到那个字觉得这人不简单,赶忙道谢。
店主对那副字联很珍惜,拿到城里裱了后就挂在品茶雅间,自然这又给茶庄增添了一层文化氛围。
张大光人以前并不是店主。 1939年,日本人打过来,店主一家逃到四川那里避难去了,就把茶庄交给张大光人看守。店主说: 生意不生意就算了,你把房子看守住就好,回头我会酬谢。
张大光人原名叫张光溪,家住在离镇两里路的张家楼。农忙时候回家务农,农闲的时候帮茶庄进货打杂。店主虽然走了,张光溪依旧每天开店。品茶雅间搞不了了,但茶叶生意依旧维持着。那时,我们那个镇处在日占区和国统区的交界处, 虽没有大规模战斗,但双方小摩擦不少。张家楼附近有一所小学,墙上画了很大的青天白日图画。日本人在几公里外山上建了个碉堡,完工的时候指挥官用望远镜看到了这个青天白日图画,于是让手下朝那里轰了两炮。一炮落在镇旁边的一个池塘,里面的鱼都被炸到街道上。另一炮正好落到张光溪家。除张光溪外,一家老小五口人可怜当场死亡,。
张光溪一人当时正在茶庄, 故此躲过此难。张光溪悲痛欲绝,几乎想要自尽。后来经人相劝,加上还有为店主看护茶庄的责任,勉强苟活下来。后来他就以店为家,并将品茶雅间恢复了。为了那场变故让自己孤身一人,干脆改名叫张光人。很多人怜悯他的遭遇,都过来捧场茶庄生意。他做的面皮混沌比以前的差多了,但没人抱怨。
抗战胜利后,店主回来过一次。张光人将这几年的明细账和所赚的钱两都拿出来,准备交接。店主说: 你能把生意续到现在,我和我家的先人都感激你。我儿子现在在政府工作,我们准备随他搬到南京。我在这里没有至亲,所以这个店就给你了。剩下的钱两也没多少,你留这当生意周转吧。我所期望的,以后我回来,还能在这里品茶。
张光人自然推让,但看到店主确实很真诚,于是就千恩万谢地接受了。
店主临走的时候,张光人问他有什么要叮嘱的。 店主看着那副对联说: 茶道还是昔日滋味,可惜面皮有点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