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宝心得-3 一个伟大妈妈的育儿经
“娘,想模仿你,但未必会超越” ------小满
“若你不富裕,就给孩子很多很多爱吧;若你很富裕,先给孩子很多很多爱吧,再给孩子花很多钱; 若你非常非常富裕,先给孩子很多很多爱吧,再给孩子花很多很多钱。”----小满季节
(出生在小满季节,母亲取乳名小满)
是不是好妈妈,经过时间的沉淀,只有儿女会给出最确切的答案。市场上有那么多育儿经,大多数都是大人自己写的,很少是孩子写的,今天我就作为孩子,写写我妈妈的育儿经,很想模仿她,但未必会超越。
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小村庄里,家境在村里基本上是垫底的。母亲目不识丁,但,是一位有智慧的女子。
种一颗爱的种子
母亲在我心里种了一颗爱的种子,母亲和我建立了很强的心心联结关系,我们是心神相通的。这个建立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是:温柔地爱!
被爱滋润过的灵魂是最具有弹性和成长性的,打不倒,砸不烂,折不断。(在文章《留一颗爱的种子》里记录这一部分)
保护(身体的和心灵的)
母亲没有打过我,也没有语言重伤过我以及我的自尊。
唯一一次打我是因为,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与一个男生拌嘴,把他打出血了,他父母找我母亲理论,我母亲当他们的面打我以安抚他们,等他们走了,母亲看着流泪的我说:“我打你,也就是意思意思,没有真要打你,我以为你会跑,你怎么这么傻,怎么不跑呀。”
“本来就不怪我,是他们输理,我为什么要跑。” 我倔强又委屈地说 。
“这个时候不是争对错,以后我若打你你就跑哈” 母亲温柔地笑着看着我说。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是只属于我们的约定。
当时村里背景,若有吵架打架,一家父母找另一家,另一家就得打自己的孩子以安抚对方,当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很多更文明的做法是:理清事由后,自己孩子错的地方,温柔地让宝宝给别人说道歉。就当时情景,孩子估计不会真心愿意去说的,但若宝宝错了,一定要让她说,不管她是不是真心的,但过程一定要温柔的劝说。事后,若主要责任在对方,最后和宝宝制定一个属于你们的约定,一起对付这种事情。若主要责任在自己的宝宝,就等彼此心平气和时,和悦地谈道理,但一定要简,要明了。
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一个邻居老奶奶来我家串门。看到我就说:“你家这个闺女咋长这样?”
母亲看看了看我,然后笑着对那个老奶奶说:“大娘,俺闺女长这就中,够了,我看就挺好的。”
以后,无论谁再提长相,母亲总是用“长这就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来为我辩说。
母亲的话像盾,保护着我的心灵,任何袭来的箭都不曾伤到我。这也许是我不曾为相貌有一丝烦恼的原因。
经历美好与感动
与母亲一起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总体是幸福的,是美好的,是感动的。
记得有一次妈妈要我们去地里摘棉花。在摘棉花的过成中,有时她给我们讲故事,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等,有时摘棉花摘到一半时,她会大叫:“哎呀,这儿怎么这么多花生?”我们赶紧都凑过了,真的,有一根线上串的都是花生。我们边吃边问妈妈为什么会有花生,母爱回答,估计是老鼠偷拉的吧,我们都信了。但不管怎样,枯燥的摘棉花变得有趣和惊喜起来,有时喜欢去地里,总盼望有一天看到有老鼠偷拉的花生。
后来,我很困惑,老鼠偷拉的花生怎么会串的线上,就问妈妈,她听之后,笑了:“是我故意放的,用来哄你们干活的。”
太多太多类似的事,做饭时,种玉米时,收麦子时,妈妈总能把平淡的生活过程彩色,有趣,好玩。
再后来大一点,有一次和妈妈去捡麦穗。我们带的水撒了,就剩一口在瓶子了,妈妈抿了抿干裂的嘴,把剩下的一点给了我。
再后来,我们上学惹她生气,在剥玉米时,她给我们讲她和她三哥的故事:他和她三哥就只能一个人上学。他三哥告诉她,让他上,以后他挣了钱寄给她,她当时年龄小,就信以为真了。三哥上了学,但没有上成学,也没有挣着钱,更没有寄钱给她,即使挣了钱,也不会给她。她希望我们明白:上不成学还是和她一样受罪,谁上成学是谁的,别人偷不走也抢不走。
身教胜于言传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家里锁着门,我就去地里找妈妈要钥匙,走到地里,妈妈正在拔草,我问妈妈拔草干什么,她说这块种杨树苗地以后不种杨树苗了,改成庄稼地。所以得拔掉所有的草,才可以种庄稼。可是地里的野草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已经很多年不曾拔,若要拔净,似乎不可能。不过妈妈已经开始着手干了,当时年纪很小,估计六七岁,就知道吃和玩的年龄,并没有领悟母亲的辛苦。要完钥匙就回家了。
过了几个星期,我偶尔和妈妈从路边路过,看见路上铺满了密密麻麻地草,已经干瘪了,问:“娘,这都是你拔的草?!”
“嗯。” 妈妈轻轻的嗯了一声,看了看地里继续说:“还得继续拔,大草都弄干净了,还得弄小草,还有很多草根。”
我心不在焉地听着。
果然,等我下一次路过,路的一头全是白花花的草根和一些小草。
再下一次去地里与妈妈要钥匙,只见妈妈在地里用小锄头翻掘着什么,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清理毛细草根。”
“不是都弄干净了吗?”
“还有很多毛细根,一下雨,这些毛细根还会生长,妨碍庄稼。”
后来,我家那块将近两亩的地终于弄得很干净,可以种庄稼了。但妈妈那密密麻麻的草,白花花的草根以及妈妈做事的认真,坚持与毅力永久地烙在我的心里。
每逢八月十六的晚上,妈妈都要出去,我很好奇妈妈出去干什么,就跟着她,只见她去一些邻居奶奶或者大娘家里。到了她们家里,妈妈把两个月饼放在她们桌子上,然后给她们聊起天来,大致说一些家长里短,还有她们是多么照顾我们,一些感谢的话。回去的路上我就问妈妈。
“你咋过了十五才给别人送月饼?”
“走过亲戚,过了八月十五,还有月饼就去了。”妈妈似乎走的很急,估计是那时她的步子比我大吧。
“那要没有月饼呢?”
“没有就不送,过去就聊聊天说说话。”
后来长大点,才懂得没有任何人欠你,别人帮,要表示感谢,不管你有没有东西馈赠。
回答问题时不要总是说教或者机会教育,让孩子自己顿悟
记得在麦子快要收割的季节,常常跟妈妈到地里查看麦子熟透了没有。
有一年,和妈妈像往年一样去麦地里查看,我看着绿葱葱的麦子问妈妈:“还得多少天才能收割?”“估计得半个月。”妈妈摸了摸一个麦穗说。
又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田地里,麦子跟前几天没有什么差别,看着依然绿葱葱的麦子就问:“还有几天?”
“估计十天左右”妈妈心神俱定地说。
过了几天,又去了田地里,麦子跟前几天也没有什么差别,我看着依然绿葱葱的麦子说:“这么葱绿,再过五六天就要收麦子了,怎么可能?”妈妈看着困惑的我,嘿嘿笑了笑,就领我转身回家了。
三四天后,又去了地里,绿葱葱的麦子像是使魔法般变成金黄色。“妈,麦子黄了,可以割了。”我兴奋地叫,既兴奋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急,还没到时候,还得两天。”妈妈平静地说。“为什么?”我不懂地问。“麦粒正沉淀淀粉,得熟透”
两天后,我们果真获得了大丰收,不过真是被麦子这种蓄势蓄势,再蓄势,之后用短暂时间的突变所震撼。
割完麦子,要种玉米了,当时是人播种,比如,我妈妈用铁锨在地里刨了一个坑,我丢进两个玉米籽在坑里,再用土盖住,就这样,一个坑一个坑地种玉米。在种玉米时,我问妈妈:“玉米种下去,多长时间收获?”
“仨月半。”
“仨月半?”我心里惊奇嘀咕到,算了一下从六月中旬到九月底,就是三个半月,是自然事实规律,但我还是逻辑上不信,这么小小的一个玉米籽,在三个半月,既长了一个比自身大上千倍的玉米秸,还有一个玉米棒,玉米棒上有几百个玉米籽!有的玉米籽还很给力,结了两个玉米棒。
小小玉米籽有如此之惊人的生命力,那作为人我的呢?
后来,去了离家乡有一点远的县城去上学,每月只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妈妈都会给准备好吃的,杀一只鸡来犒赏在外求学的女儿,在农村,那时一年买不了几回肉,都是自家养鸡吃。有一年妈妈开春养了八只鸡最后活了六只,每次回家,妈妈都会给我宰一只她养的鸡。有一次,我回家,妈妈没有给我杀鸡吃。我很困惑,心想,估计没有鸡了,就没有再在意了,但我无意经过鸡圈时,却仍有一只鸡!就便问妈妈:“我们还有一只鸡,怎么不杀了?”
“那只是母鸡,留着下蛋呢。”妈妈停止切菜说。
好一个留着下蛋啊,我的心一惊:有用,或者能被人利用,还可以多活几天啊!
由于妈妈的回答给我启迪,引我思考,人生很多沟沟坎坎,便觉得微不足道了。
心心相惜(无声的爱)
那是一个寒冷的深秋,高中英语老师发下我们的期中试卷,当我拿着63分的试卷(总分150),伤心的哭了,因为自己真的很努力了。晚上给妈妈打电话,试图用和平常一样的声音和妈妈聊天记得当时还说了天有点冷了。
第二天,午自习时,有同学叫我:“刘文静,门口有人找你。”
我一出门惊呆了:妈妈站在门口等着我,她裹了一个绿色的围巾,缩着身子。
“你怎么来了?!”
“你昨天说天冷了,想着你没有毛衣,就来了。”说着她递给我包裹。
我打开一看:一个枣红色(我最喜欢的颜色)的毛衣。我仔细看了一下
“是新的?!”我有点怀疑问。(这是记忆中妈妈唯一一次给我买新毛衣)
“嗯” 妈妈幸福地点了点头。
“咋花钱买毛衣了?”
“你冷。”妈妈看着我说,似乎猜出我心更冷更需要安慰。
“你怎么来的?”
“骑自行来的。” 母亲轻描淡写地说。
“骑自行车来的?!七八十里,这么大风,还这么冷!”我大声叫道并有责备的语气。
“我没事,慢慢骑。” 妈妈苦笑着看着我说,顿了一下继续说“好了,我不打扰你学习了,我回去了。”
“你吃饭吗?吃个午饭,歇一会再走。”
“不啦,我骑得慢,天又短,我得天黑之前到家。”妈妈边说边往外走,最后示意我别送。
看着妈妈下了楼梯,走到楼下推起陈旧笨拙的自行车,向校大门走去,怪过一个楼角,就看不到妈妈了。
回到座位上,同桌问我谁来了,我说是母亲,说完眼泪一下地止不住地往下淌,过了很久很久心情才平复下来。
还有一次,我高中回家,妈妈做了鱼给我们。吃饭时,我看到我碗里的鱼很多,妈妈碗里没有,我就趁她不备把碗里的鱼拨给她,她说不要,她要拨给我,我躲开了,她拨给了弟弟,弟弟趁我不备,又拨到我碗里。我再拨时,她们把碗都躲开了。我就故意把鱼拨到地上并大叫:“哎呀,掉了,我不吃了。” 最后,母亲不舍得浪费,最终还是捡了起来,吃了。看到她吃,我终于心满意足了。
分享感受
妈妈是脆弱的,很多事也会使她伤心,她也不掩饰她的伤心。我很敏感妈妈的感受,常常像个人似的安慰她。她总说:“多亏了有你们,才使我有力量好好活着。”
妈妈在表达情感时,总是陈述给我们,但从没有责备过我们,总是是说我们是她活着的力量。
陈述悲伤感情时,一定避免施压或者归罪给孩子,这样会从心里控制孩子,或使孩子有心里负担。
有独处时间
无论是晚饭后,还是夏天乘凉时,我和母亲有很多很多独处的时间,肩并肩躺在床上或盘膝而坐树下或谈家长里短,或谈有趣往事。每每想起都是幸福往事。
信任和赞美
母亲从小对我都很信任,我的多事她都不过问。但当她从别人那里听到关于我的好事,她总是很骄傲很自豪地转述给我听,估计这是我听到最好的赞美方式了吧。
爱她就放飞她
当我打算出国时,我就问母亲,:“我打算出国,去美国,你觉得怎么样?”
“去美国?”母亲先是一愣,然后缓缓地说:“我当然希望你留在我身边,但若你喜欢你高兴,你就去吧!”
每每想起这句话,心里总是暖暖的。从未感觉我是风筝,有一根线牵在母亲手中。不,不是这种感觉,感觉我是自由的,绝对自由的,自由自在地飞翔,母亲暖暖地在我心里,我们一起飞翔!
(母亲放手,给我绝对自由,不让我担心不让牵挂,也许这是爱的最高境界了吧)
今生有限,母爱无限
母亲直接交付于我的爱在2014年的夏天终止了,但她种在我心里的爱已经发芽,她的爱继续伴我成长,使我完善,也已经开始滋孕另一个生命,会也将会滋孕更多的生命。
结束语:
关于育儿的,母亲有太多太多故事值得记录,我也是仅仅选了几个年少往事来说明一下:我最初与母亲的经历让我感受到简单和美好,感受到挫折和坚强,感受到智慧和启迪,感受到爱与被爱。所有的这一切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
你我不同,你有着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当然,我们各自生活的环境早已不再是我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你我以及宝宝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但爱的传递本质是不变的:在朴实的生活中,但愿我们一起用温柔的爱以及智慧的心去给宝宝种一颗爱的种子,让她自由和幸福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