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正文

試釋商周青銅器銘文中的蚩尤

(2024-01-13 05:40:56) 下一个

大家好!這裏是KTV頻道,是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創會會長和終身高級研究員劉正教授官方認定的學術演講視頻發佈頻道。是我們學術演講第93講。

我們今天想談的話題是:試釋商周青銅器銘文中的蚩尤。

商周古文字史料中是否存在對“蚩尤”的記載一直是學術界很感興趣的一個研究課題。可是,迄今為止,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就是:古文字學界和考古學界、乃至於古代文學界至今對此一直是附諸闕如的。但是並不妨礙我所敬仰的著名學者李學勤先生長期以來大聲疾呼中華文明是炎、黃、蚩三祖的產物。 在上古文獻史料中大量出現的“蚩尤”,難道在古文字學和考古學中一點也找不出關於“蚩尤”的文字記載痕跡嗎?!非也。應該說,因為“蚩”字還沒有被學術界所識讀出來,才出現了古文字學界和考古學界、乃至於古代文學界至今對這一基本問題一直是附諸闕如的現象。

我們今天這一講的核心要點就是從上古時代有關“蚩尤”的形象、圖像記載入手,考證並識讀商周青銅器銘文中出現的“蚩尤”。 通過上述考證,我們可以直接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卷拓片銘文中記載就是蚩尤的造型,進而也就具有了說明該銘文的含義和讀音。而原始的“蚩”字在字形上還保留著“八肱八趾疏首”的造型,甚至今天的簡化漢字依然可以看出這一特點,更肯定了此字為“蚩”字的可能。 因此,“蚩”字應該就是象形字。著錄在《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卷《亞蚩鼎》。它是殷代晚期的文物。這是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關於蚩尤的最真實可信的、最直接的考古學證據。有關蚩尤文字史料在殷代青銅器銘文中的出現,以古文字學和考古學證據證明了蚩尤神話和歷史人物的出現的歷史時間段,即在殷代中晚期蚩尤傳說就已經真實存在。

欲知詳細內容,請觀看本期視頻節目。

 

在本期節目將要結束之前,如果您感到滿意,請訂閱本頻道。 您的訂閱就是對我每天努力製作節目的最大支持!讓我們一起,瞭解中國古今真實的歷史、文化和文明的國際演進過程。你有任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給我留言。謝謝大家觀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