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华盛顿

有缘在美国生活几年,发现一个与过路游客不一样的美国。
正文

要怎样才能“死如秋叶之静美”(上)--Micky之死

(2016-04-30 17:28:49) 下一个

从潮汐湖的樱花绚烂开始,华盛顿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这春天的花美得让人目不暇接、心花怒放,也让众多与我一样花粉过敏的人眼痒难熬、喷嚏连天。生活总是一边美好,一边叫你难过。

夏日将到,这些盛开过或正在盛开的花儿,很自然的让人想起“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此时此刻,窗外的春雨正下得欢喜且似曾相识,去年第一场秋雨也是这般细密柔情。那时,院子里略带凉意的秋风轻轻吹走一整夏闷热的暑气,悄悄吹开已聚了一上午微微阴沉的浮云,太阳被遮着脸,遮不住的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探出来,照亮淡灰中透着青蓝的天。那一刻,第一张秋叶风姿绰约、缓缓而下,落在Micky的身上,她微笑着坐在藤椅中,在睡梦里正悄然离去。

Micky是Myra Ann Shulman的昵称,认识她是偶然。在附近图书馆借书时,不小心推开了一个会议室的门,原来正好在举办英语沙龙活动,而Micky是这个一周两次的志愿活动的发起人。大家讨论正烈,我这般粗鲁地半中间插足,Micky并不在意,而是真诚微笑欢迎,让人顿觉满室生春。

这个沙龙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巴西、阿联酋和蒙古等,所以课上尽是五花八门带有各地口音的英文。像我这么挑剔的人,虽然自己也发不好音,但有时有人口音实在太重,听着听着就郁闷了恨不得要去撞墙。图书馆的墙是公共财产,撞坏了就得赔,所以当然撞不得。中国人最喜欢的是“拿块豆腐撞死”,最好的办法是从家里带块冻豆腐。可是记性不好,总忘了带,每每听到水水的发音,就仿佛听到唐僧开始念经,脑袋发痛,屁股扭动如坐针毡。

能吸引我过来继续课程的当然是因为Micky。以其36年的ESL(非母语英语课程)授课经验,带我们学习极其游刃有余,再稀奇古怪的发音她都能听明白,并且给予鼓励。其授课内容不拘一格,多以当前的时政热点为讨论话题,比如流产,比如枪支管控,比如奥巴马决定与古巴建交等。有次因为台湾的一个学员在做个人演讲时提到了台湾的风光,Micky便引发“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讨论。因为来自中国的学员颇多,一时课堂便炸了锅,其中有位男学员表述论据“如果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当初蒋介石就不可能撤退到台湾去”,Micky欣然赞赏。

去年的第一场秋雨的来临是在一个星期六,在顺延的那个周一,初秋的阳光照着小树林,天蓝得恰如周世宗的柴窑里新出的“雨过天青”,走向图书馆的小径鸟鸣阵阵、溪流潺潺。一路欢喜,却被拦在门口,曾被Micky赞赏的那位男士尚未开口,我便明了Micky已不可能再来给我们上课。几天前还在听她讲自己的一个孙儿在旁边小学Advance班,是多么的聪明可爱;讲曾有个学员带来的饺子是多么的让人回味无穷,当时还想着有机会给她带一些过来。

人世间的离别原来总在一瞬间,若知相聚如此短暂,就该多来聆听。这位个子矮小,靠近右肩部有一块明显隆起的驼背的女子,从俄罗斯远嫁来美国,在这异国他乡开枝散叶,儿孙满堂。在分别任美国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ESL教授期间,所授学生如桃李遍布天下。又笔耕不辍,著有《Cultures in Contrast》、《Journeys Through American Literature》等十二本著作。

一生履历丰富、人生圆满,恰如夏花般绚烂,才会没有遗憾,才可以走得那样优雅从容,如秋叶自然而落。人间的死亡有千万种,唯有这一种最最幸福、叫人羡慕。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生活在华盛顿

下期:要怎样才能“死如秋叶之静美”(下)--乡人之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coppertown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生活在华盛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谢谢欣赏!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真正的好文不怕寂寞。即使没有点击也是好文。赞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