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东南的博客

记性不好,写得很慢,所忆所思,存下一点点
个人资料
西北东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ZT。1934年交大毕业生的散伙饭、纪念册和毕业旅行 [图]

(2016-11-22 14:21:57) 下一个

6月毕业季到!于是你会看见:校内三三两两“拗造型”、校外成群结队“约饭吃”。  

不知过去大学生毕业是什么光景?6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室,听欧七斤博士讲述民国交大的毕业点滴。原来,当年的毕业生不止有毕业照、散伙饭,还有长达三天的毕业典礼、全年级学生参与制作的毕业纪念刊、校长宴请优秀毕业生,更有校方安排并大力赞助的毕业旅行!        

“老交大的毕业传统始于南洋公学,在借鉴西方、结合本校特点的基础上,到上个世纪30年代渐渐规范化,成为一项内容极为丰富、具有交大特色的礼仪教育。全体师生都非常重视这一毕业传统。”欧七斤说。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都有哪些毕业传统——        

毕业论文

毕业生要写毕业论文,民国学生也不例外。从1934届“本级同学毕业论文题目”来看,当时本科生毕业论文已有英文版。而且这些论文还被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想想都是手写稿,也是不容易。        

钱学森也是这一届的交大毕业生。他的毕业论文是蒸汽机车方面的内容,但这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早在前一年,钱学森就已经发表了《航空用蒸汽发动机》一文。文章有关蒸汽发动机设计,只不过是用在航空上的。毕业论文则是把设计用在火车上,但理论知识是差不多的。        

1934届“本级同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纪念刊

民国交大的毕业生要做毕业纪念刊,纪念刊一般有序言、校荣、校景、教职员、级友、各院、生活、广告这几个部分。序言一般会请校长或社会名流来写。其余图文、排版、印刷皆由学生负责完成。        

当时纪念刊图文、排版、印刷皆由学生负责完成

比如钱学森那届毕业生的纪念刊,就是请交大老校长唐文治题词,希望交大学子“能体黎先生(黎照寰)之志愿,科学精益求精,务期加人一等,而于心术品行,更复尽心修养,蔚成救国人才”。黎照寰校长也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为纪念刊作序,告诫学生不要怨天尤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1934届毕业纪念刊上学生的中文签名(右上为钱学森)

而钱学森作为年级美术部的干事,也参与了《交通大学民二三级纪念刊》的美术设计。纪念刊的级徽和插页图案都是由他设计的。他还和熊大纪、钟朗璇等人一起,负责征集稿件、精选学习生活照片。        

钱学森设计的毕业纪念刊级徽(1934届)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份制作精美、成本颇高的毕业纪念刊要实现“毕业生人手一本,赠予校方、教授几本”,学生们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办法就是——拉广告。也由于交大名声在外,亦有各种各样的广告代理商找到纪念刊负责人要求登载广告。经过排版、校刊,纪念册小样交给了“汉文正楷印书局”印刷。        

毕业聚餐

别宴将至,离(骊?)歌渐起。民国时的交大毕业生也和现在一样,离别前会有“散伙饭”!        

散伙饭会有校长、各院院长及那一届全体毕业生参加。除了吃饭,还有拍照、演唱级歌等环节。        

           交大1934届毕业聚餐合影

 

比如钱学森那届,毕业聚餐于1934年5月19日在八仙桥青年会举行。全体师生先是拍照留念,接着全体学生齐声高唱1934级级歌。说起来,这级歌也是由学生完成创作——        

由1935级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吴肇初作曲、国文教员蔡虎臣撰词,歌词还分中英文:        

芝木葱兰,艺圃趁春载;        

同心结契,学术众妙;        

该吾级人无弃才,创述智纲;        

恢建设事业分仔肩,先自滋培。        

Sing for our old dear class,        

Dear to all of us.        

Sing for our old dear class,        

Live to million years.        

Cheer for our old class,        

Glory as the sun.        

Cheer for our old class,        

Ever Lastingly.        

 

钱学森与机械工程学院同学毕业留影

毕业旅行

“纪念刊、散伙饭、毕业照……这些其实民国大学基本都有,因为当时的大学在制度、课程、仪式方面都学习西方大学做法。但有一样属于交大特色,那就是毕业旅行。”欧博士说,“因为交大隶属于铁道部。有铁道部的支持,校方可以申请专列用于毕业旅行考察,沿着铁路线,遍行大江南北。这是绝大多数隶属教育部的大学办不到的。”        

1934届毕业旅行实习合影

当时交大的毕旅时间一般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的三四月份。名曰“旅行”,实际结合了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国情教育。“交大毕业生的专业本身和交通实业关系紧密,毕业旅行可以到全国各地作实地考察,将学到的书本知识与见到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毕旅开始之前,交大有一套为期约20天的准备规范:先由各学院请一教授为领队,再由各学院推选学生一人,役工一人,再加上一名校医,组成毕业旅行干事会,负责旅行事宜。干事会下设总务股、行李股、交通股、会计股、娱乐股,各司其事;接着设计路线,再申请专列。这个专列上大书“交通大学毕业旅行考察团”,很是威风,比如学学生们登泰山,专列就停在原地等学生下山再开。   

1934届毕业旅行实习合影

至于旅行经费,除各位同学历年储存的30元之外,不足的余额由学校给予津贴。一切器具行装准备就绪后,经过校长批准后就可以开始毕业旅行了。        

更难得可贵的是,那时毕业生也被要求记录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也为我们今天了解这些毕旅点滴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欧七斤常年翻阅这些资料,感慨:“毕业旅行中的随行记者和摄影师,都由学生自己分工担任,那时学生的水平是很高的。”        

《交通大学民二三级纪念刊》随行记者记录

比如根据钱学森那届毕业纪念册上的毕旅记录,他们那届从1934年3月29日动身出发,于4月15日返校,18天的旅程历经南京、天津、北平、南口、济南、青岛、泰安等地,全国国有铁道经过有京沪、津浦、北宁、平绥、胶济。        

那届全体同学于3月29日晚上9时在执信西斋门口集合,搭乘马尔登汽车出海格路(现为华山路)校门,驶至北站,各学院学生整队鱼贯进入月台,登上由铁路局早已准备的“专列”,共有两个车厢。车厢上挂着“交通大学民二三级”字样的横幅。校长、各学院院长、老师也都到站送行,11时汽笛鸣起,列车开行。同学们促膝长谈,有看报纸杂志的,有博弈斗棋的,还有唱着小曲的,不一而足。        

钱学森那届毕业旅行实习掠影

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交大同学会都会在车站迎接,并带领学弟妹参观就职工厂。欧七斤说:“毕业旅行让学生有机会沿铁路线实地考察我国铁路系统,也让学生熟悉国家的民情和地理,认识到当时繁华大上海之外的中国积贫积弱的中国,激发他们爱国情愫和建设中国的热情。”        

当然,旅行中也少不了“游山玩水”。到北平时,他们借宿在交通大学北平铁路管理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先后游览故宫、北海公园、东安市场、西单市场,又参观了平绥路局。4月5日,全体同学一起登长城,在长城摄影留念。欧七斤因此说:“专业实习、体察国情、同学情谊,交大的毕业旅行把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        

交通大学1934届毕业旅行实习途中合影(后排右二为钱学森)

毕业典礼      

到毕业季最后,当然也有一个正式的毕业典礼。民国时期交大的毕业典礼一般有三天,学校还会有一份三日刊《毕业典礼特刊》记录这一过程。从日程记录上看,这三天活动满满:各种看电影,进行棒球赛、网球赛、排球赛、校友联欢会,还免费开放学生成绩室、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等地。

交大1934届毕业三日刊

其中有一类毕业生会获得特别荣誉——得到校长宴请!他们就是经过中国斐陶斐荣誉学会交大分会选举、入选斐陶斐荣誉学会(亦名斐陶斐励学会)的优秀毕业生。        

斐陶斐荣誉学会英文名称The Phi Tau Phi Scholarstic Honor Society,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该会在全国主要的理工科大学设立分会。欧七斤说,入选斐陶斐会员的要求非常苛刻,会员多是校内最知名及品格高尚的教授,也会在毕业生中择优入选。“交大每年一般会有2至3名学生入选,而钱学森那届特别优秀,入选了8个人。”        

1934年6月中旬,经过中国斐陶斐荣誉学会交大分会选举,钱学森与张光斗、安定一、徐人寿等8人被选为新会员。于是按照惯例,那一年6月30日中午12时整,黎照寰校长在家中宴请了新入选的斐陶斐成员钱学森、张光斗等8人。        

宴会结束后,黎照寰校长和钱学森等一起赶回学校,参加下午3时在文治堂举行的毕业典礼。        

典礼由黎校长主持,在“党歌”中开始。先是校长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向获得奖章的学生颁发获奖证书。紧接着,国民政府教育部、铁道部、上海市党政机关代表,一一致词。随后全体师生到操场摄影,以作永久纪念。

       

钱学森中英文毕业证书

来源:澎湃新闻网 2016.06.21      

原文:1934年交大毕业生的散伙饭、纪念册和毕业旅行

  原文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6345

                   

转贴后记:

先前曾从网上搜到并收录1934届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名单、毕业生名单、一张全体学生的各科成绩一览表,二舅均名列其中。还搜到那张全体20位毕业生身穿校服合拍的照片,想来二舅应在其中,但是,我不知道哪一位是他。而我能准确认出的那一位,别人也都能认出。所幸这次有人给照片里的人物一一标上了姓名,总算知道哪位是我二舅了。另外这篇文章里还有一张毕业生签名卡,二舅的签名也呈现在眼前。关于这一届这一班,受到更多关注,不仅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比较多,资料公开发布的机会也比较多,应该还是和那位大科学家有关吧。一并收录在此,一是为资料,二是为纪念。

参考之前的一篇博文:

二舅是交通大学早年毕业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