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阁主立场坚定地支持中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本系列若有部分文字引起争议,全是笔误所致,与立场无关。另,本系列出现所有“中国”字样的,泛指一切包括但不仅限于大陆、香港、台湾、西蔵、上海、新疆、钓鱼岛、海参崴、库页岛、江东六十四屯在内等一切中国网民主张的土地】
台湾有个字,写作“焿”——什么?台湾用的字难道不是中国字吗?我不是这个意思啦,我是指有些字这边不用那边用,各位请别擡杠,不要把语言文字政治化。想起来,香港也有自己的字,十来年前,如果要上香港的网站,除了big5编码的繁体字,还要特地下载一套香港政府掰布的《香港增补字符集》,达4702字之多,其中有许多字,也是中国,噢,不对,也是大陆所不用的。象是“有冇(有没有)”的“冇”,“啱啱好(刚刚好)”的“啱”,都是这类字,还有近年在简体中文网络爆发的词语——“曱甴”,本来也是香港特有的词汇,现在弄得好象全民都会广东话似的。
这个“焿”字,读作“羹”,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羹”,但是一般在主料是鱿鱼、猪肉时用“焿”而不用“羹”,吴瀛涛在1969年出版的《台湾民俗》中的第九章《食住?饮食摊》写到“焿类:鱿鱼焿、肉焿、蚝仔焿”。同时,如果是虾仁羹、花枝羹、豆签羹之类的,则常常“焿”“羹”混用。唯“羊羹”一道,必须用“羹”而不能用“焿”,“羹”字的上半部分就是“羊羔”的“羔”,下半部分是“美”,这个字最早就是指“美味小羊”的,所以“羊羹”必须是“羹”。
肉焿或者肉羹的历史可悠久了,甚至可以说打从中国人吃肉从烤变煮开始,就有肉羹的存在——废话,带汤的熟肉嘛,只要是煮的,就有汤了。古代先民喜欢把肉煮得酥烂才吃——大块的不够分啊,用勺舀才够,所以煮肉基本就煮成羹了。大家还记得那句“何不食肉糜”吗?晋惠帝说的“肉糜”其实就是一种“肉羹”或者“肉粥”,粥也是羹,不是吗?
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只吃得起肉羹,然而众所周知,孔老二是长期脱离劳动人民的(1974年1月28日《人民日报》《劳动群众不容污蔑》),所以孔子才会说出那句“割不正不食”的名言来,也为后世肉食类美食的处理、烹调、摆盘指明了一个方向。台湾都是劳动人民,所以台湾的“焿(羹)”也特别好吃。
“焿”字,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用来煮成焿之鱼、肉所制之材料。外表须裹以鱼浆,事先煮熟待用。”,简单说,就是“用‘鱿鱼焿’做成鱿鱼焿”,通常,鱿鱼须、瘦肉丝外都会裹以鱼浆,常见的鱼浆有沙鱼浆、旗鱼浆等,都是把鱼肉打碎成糊状后使用的,单独还可以做成鱼丸,同样弹牙鲜美。
说了半天背景知识,我们去实地吃一下,台湾到处都有卖鱿鱼焿的,我先说一家特别好吃的。从怡亨酒店下楼,出门右转,就是信义路四段,往前走十五米,过了花旗银行,就有一家叫做“18年老铺赤肉羹鱿鱼羹”的铺子,哎,不照规矩写字,我们还是用“焿”这个正字。
这家铺子很小,只有三分之一开间门面。何谓三分之一开间?就是一个门牌被竖着隔成了三个铺子,他们是其中一个,因此是狭长的象条备衖似的店堂,里面只能摆上几张桌子,大多数人是买了打包带走的。
店中的东西不多,明码标价,大片的黄色色块,贴上红的即时贴字,很是显眼,一块写“本店菜肴特色不加味素”,另一块写“弱势群体免费”,让人看了心生好感。店小,能做的东西并不多,价目表上也只有综合焿、赤肉焿、生鱿鱼焿以及面、米粉、粿条、鲁肉饭、烫青菜等几样,边上有些小碟,要吃的话自己拿,吃完再结账。
我们是下午去的,不是饭点,不用心急火燎地吃完给人让座,老板也清闲,看我们吃着也和我们聊天。我们要了一碗综合焿,注意哦,这个“综”要念第四声,我想起经常在电视中听到“东森新闻综合报导”“中天新闻综合报导”,读的就是第四声。
一碗综合焿70元新台币,真的是非常的便宜,我数了一下,里面有三块生鱿鱼、三个肉焿、三个花枝,生鱿鱼是干鱿鱼,就是过去上海人过年必吃的水发鱿鱼,薄薄的一片,可以发成很大的一个,然后剞花刀后切块炒芹菜的那种,是上海人家一年一度的美食。
肉焿是裹了鱼浆的瘦肉,瘦肉才叫赤肉;花枝则是花枝浆做的花枝丸,花枝是乌贼的一种,非常有弹性。就这三种,每种三块,已经很丰富了,汤底是用鲣鱼也就是柴鱼熬的,清爽鲜香,常吃日料的朋友应该可以轻易地分辨出来;焿中还放了鱿鱼焿必有的笋丝,当时冬天,想必用的是腌笋丝,更有风味。
焿一般是用淀粉勾芡的,至于用玉米淀粉还是土豆淀粉尚属业界派系斗争,前者不会回水,也就是不会“澥”掉,而后者则晶莹剔透,愈加漂亮。该店巧思,于太白粉(木薯淀粉)外加上了石花菜,使得焿汤浓稠而不黏腻,又保持了透亮的风格,非常不错。
石花菜又名琼脂、洋菜或者寒天(日语名),是一种藻类,用以煮汤,热时则莹亮,冷时则成冻,该店还主打石花冻,每碗30元,只是我们当天去得晚,已告售磬。
店中卖酒,也有下酒小菜,品种不多,却深谙酒鬼之好,一小碟豆腐干是大块批开的,可能一块大的都不到,拌以香油香菜;一小碟肉皮,也有六七块,倒是和豆腐干荤素同价;还有海蜒花生,下酒最佳。不论荤素,每碟都是30元。肉皮软烂,入口黏厚,让人吃着过瘾;豆腐干则耐嚼鲜香,亦很不错。
综合焿中的鱿鱼没有去皮,倒是看得着吃不出,这就相当好了,要是反过来,看着清清爽爽,每一口都要从嘴巴里再拉出一条外膜来,岂不大煞风景?鱿鱼很爽脆,赤肉软嫩,花枝弹牙,三种主料,不同的风味与口感,搭配起来,使得一碗小小的焿汤,显得丰富多彩,让人开心。
与老板聊天,我说你这招牌麻烦,现在叫18年老铺,明年不得改成19年,岂不是年年要改?老板笑答,这十八年老铺的的牌子,已经是十几年前翻新店面时所挂,前后算来,其实已是三十多年的铺子了。
真是好吃的一家老店,过不了几天,我们又去吃了一回,同样的综合焿,同样的美味,可是只有两块鱿鱼、两枚肉焿和一个花枝,这台湾的物价也太飞涨了吧?不过,这一回的鱿鱼要比上次的大上一圈,瑕不掩瑜,东西是真好吃,希望下回老板再多给点,希望他四十年五十年地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