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沙漠里的一片海市蜃楼

世界太大了,书本里读到的未必都是真相,出去看看才知道。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低调神秘的白俄罗斯共和国

(2019-08-20 17:15:24) 下一个
 

      白俄罗斯(Belarus)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与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斯拉夫兄弟民族,宗教相同,语言文化相近。但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对于大哥俄罗斯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和俄罗斯反目为仇,彻底闹崩。白俄罗斯却一直表现平静,与俄罗斯的关系虽谈不上情同手足,但也相敬如宾。

 

      白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也很低调,甚至有点神秘,这或许是因为其保留了许多前苏联的影子。强人卢卡申科总统执政二十多年,政局相对稳定。白俄罗斯在经济改革时注重民生,没有采取西方开给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国有资产流失不大,贫富差别也没拉大,民心没乱。面对西方逼其政治选边的强大压力,白俄罗斯尽量维持中立,对欧盟保持距离,也一向控制外国游客数量,是外国游客最少的欧洲国家。

      但近年来政府似乎对外增加了信心,逐渐放松游客签证。中国游客好像特别受到青睐,首都明斯克机场中文标示随处可见。就连航班显示屏幕都有中文,这也是在国外第一次看到。

      当然这都是盯上了中国游客的钱包。国人出国花钱大方早已名声在外,更何况华人还有好赌的天性;明斯克机场早早就为赌徒们安排好了去赌场的行程。

      沿着城市主干道“独立大道”进入明斯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马路宽阔,街道整洁,两旁的建筑都是典型的苏联时期的风格。这是因为明斯克在二战期间完全被德军的战火夷平,眼前的一切都是在苏联时期重新规划修建的。西方称此为斯大林风格。

      独立大道一直通到市中心的独立广场。这都是独立后重新命名的,在前苏联时期叫列宁大道和列宁广场。这里也曾每年举行十月革命纪念日和其他节日阅兵和游行,是保留苏联原味最多的地方。周围是政府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

      广场北侧是淡黄色的白俄罗斯政府议会大厦,宏大庄严,内部设有议会两院。在正前方立有一座列宁青铜雕像。苏联解体后在别的前加盟共和国很难再看到列宁的雕像,更别说在政府大楼的前面。

 

      这也看出现白俄罗斯领导人在政治上与前苏联有着剪不断的情感。现任总统卢卡申科是个政治强人,有着前苏联领导的风格,几经修宪连任25年,还没有让位的意愿。

      独立广场的南侧是明斯克市执行委员会大厦,该机构负责首都规划,经济市场运行,旅游合作等事务性的运作。

      在广场的另一角是著名的“明斯克饭店”,一座典型的苏联时代的酒店,其地位在当年可能就像老的“北京饭店”。里面的装修风格很像国内一些老的政府饭店和招待所,虽显陈旧落伍,但有几分熟悉和情切。里面也接待了不少中国客人。

 

      饭店见面就是地铁入口和地下商场,生活便利,交通方便。

  明斯克饭店里也开设了赌场,当然里面也有中文广告说明。

 

      在广场边上一座赭红色的天主教堂很是显眼,这是“圣西蒙和圣海伦娜教堂”,或者叫“红教堂”,是在白俄罗斯的波兰人所建。白俄罗斯在和波兰的关系是藕断丝连,白俄罗斯曾被波兰-立陶宛联盟国统治过两百多年,现在还有一些波兰人住在这里。波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虽是斯拉夫兄弟民族,但历史上归属了不同的基督教派,关系渐行渐远。波兰人信仰的是罗马天主教,民心向西方转。而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乌克兰人信奉东正教,联系更近。

 

 

      圣西蒙和圣海伦娜教堂建于1910年,波兰建筑师设计,为新罗马式样。苏联的十月革命以后教堂一度被改为一家波兰人的影视剧院。苏联解体白俄罗斯独立后又恢复成了教堂,也成为白俄罗斯天主教的中心。

      明斯克的火车站离独立广场不远,出站便面对号称“明斯克之门”的双子塔,两座典型的苏维埃风格的大楼。与其说是欢迎来客,不如说是用气势来震撼客人。一座楼顶上镶嵌着白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的加盟共和国国徽,在另一座是直径三米多的时钟。在别的前加盟共和国苏联时期的徽章大都被移除,但在白俄罗斯大都被保留。

 

 

      站前广场修茸一新,因为今年的“欧洲运动会”要在白俄罗斯举行,可以看到会徽和吉祥物的装饰品。

      “独立大道”长约十五公里,笔直宽阔,可以说是明斯克的“长安街”,两旁布满了许多首都著名的建筑。白俄罗斯政府正在考虑申请将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

 

      明斯克的“邮电大楼”就坐落在独立大道上,靠近独立广场。好一座宏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廊柱拱门,气势非凡。现在世界早已进入了手机通讯时代,很少再有人来邮局寄信和发电报了,但是大楼保留了人类相互通讯联系的一段历史,理当成为文化遗产。

      往独立大道向东不远处有一座庞大的黄色建筑很是扎眼,有古罗马神庙风格,占据了整片街区,显出几分威严。这就是白俄罗斯的“克格勃”总部。“克格勃”是前苏联时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是间谍和秘密警察;一度名声显赫,人人畏惧。现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就是一位克格勃上校。

 

      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共和国基本都取消了自己的克格勃,就连俄罗斯都对其重组更名了。但白俄罗斯的克格勃仍然健在,被总统卢卡申科牢牢掌控。可见强人政治需要铁腕手段才能自如。

      当然”克格勃“总部不能让外国游客参观,但可以拍一张大门上的警徽:盾牌和匕首底下是俄文”克格勃“三个字母,至今还有点让人胆寒。

      在马路对面有一座”克格勃“的前身”契卡“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铜像,用鹰一样的眼神盯着“克格勃”大楼。”契卡“是苏联早期的“肃反委员会”,权力极大,令人谈虎色变,看过老苏联电影的人可能还有印象。在苏联的后期捷尔任斯基和斯大林一样变成有争议的人物被否定。捷尔任斯基是白俄罗斯人,但家乡没有忘记这位克格勃之父。

      有意思的是在“克格勃”大楼对面有一个在网上点评很高的餐馆。面对秘密警察总部用餐不免要左顾右盼,脑中演绎间谍戏的场面。

      明斯克的GUM百货店也坐落在独立大道的街口。这是一家庞大的苏联时期的综合性商场,在莫斯科的红场上也有一家。外表庄重豪华,内部高顶宽廊,典型的苏维埃式的大气风格。

 

      现在里面摊位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可以想像当年在苏联计划经济的物质匮乏年代这里白俄罗斯人民趋之若鹜,就像改革开放前的北京王府井百货店。

      在相邻的大楼里有书店,咖啡馆和甜食店,游人可歇脚小憩。

      独立大道上还有许多前苏联政府大院式的建筑,和北京一些在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部委大楼出自同门,似曾相识。

      不过人家的外墙上镶嵌着不少苏联知识界名人的浮雕铜像;有科学家,音乐家和作家,纪念和表彰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像在中国当年“臭老九”不受待见。

      独立大道穿过市中心的“十月广场”,当然是为了纪念当年苏联的的十月革命。广场的中心是白俄罗斯的“共和宫”,是明斯克最大的综合演出剧场,也可以说是“国家大剧院”。

      在广场的东侧是明斯克的“工人文化宫”,一座十分优美的黄色希腊神庙似的建筑。不过楼顶的大理石群雕不是裸体的希腊女神,而是各界的工人和知识分子。

      十月广场的对面是一片绿树成荫的花园,闹中取静,十分幽静。

      其实花园周围大有乾坤;白俄罗斯总统府就在花园的南面。这座大楼是白俄罗斯的真正权力中心,卢卡申科总统大权在握,操纵在独立广场上的议会两院于鼓掌之中。

      花园的东面是国防部的礼堂,常常接待外国军事代表团的来访。这天碰巧有个中国高级军事代表图在这里接受欢迎仪式,军乐团吹吹打打很是热闹。

  整装待命的军乐仪仗队。

      白俄罗斯的国家大马戏剧院也在独立大道上,一座圆形的建筑十分醒目。前苏联的马戏团水平很高,白俄罗斯沿袭了其表演传统。有机会能看这里看一场演出也是美事。

      “胜利广场”坐落在独立大道上的中央,是为了纪念1945年苏联的卫国战争胜利而建。中心的胜利纪念碑也是明斯克的城市地标,花岗岩方尖塔高38米,顶部一颗青铜五角星。这里每年五月九日都会举行阅兵式,纪念明斯克从纳粹德国铁蹄下解放出来。这里也有新婚夫妻向纪念碑献花的传统。

      卫国战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白俄罗斯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白俄罗斯位于苏联与纳粹德国交战的前线,被德军占领了三年多;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残酷的战争。首都明斯克也几乎被炸平,三十万人口在战后只剩下不到五万。

 

 

      城北的“卫国战争纪念馆”比较全面的展现了这段历史。纪念馆的顶上还飘扬着前苏联的镰刀斧头国旗。看来白俄罗斯还是比较尊重这段历史,没有轻易随政治风头改变观点。

     纪念馆前的几座青铜雕塑让人动容:远处祖国母亲在振臂呼唤,新婚的士兵惜别依依不舍的爱妻。家国情仇淋漓尽至。

      纪念馆里讲述了纳粹德国入侵给民众带来的无尽苦难,卫国战争的异常残酷和苏联士兵们保家卫国的英勇牺牲。当然展览最多的是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的各种武器,军迷们也会一饱眼福。

      里面还展出当年苏军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他可以说是卫国战争的传奇英雄。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雕像也在这里,这在其它前加盟共和国很难看到了。

      明斯克的文化氛围浓厚,有着众多的剧院和博物馆,这与白俄罗斯人民高的素质有关。白俄罗斯在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很靠前,表现在全民教育,科普,艺术,体育和健康等方面。

 

 

      白俄罗斯的“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是一座造型优美的白色建筑,周围花园簇拥,喷泉装点。建于1933年的苏联,是为数不多的在二战期间没有被毁的建筑之一。现在也是明斯克的一个著名景点。剧团的表演水平都是世界一流,如能看一场演出可算锦上添花。

      “高尔基剧院”是一座以表演俄罗斯语言文化作品为主的剧场,非常亲民受欢迎。高尔基是前苏联时代最著名的作家,许多作品曾今在中国也是耳熟能详。

      “国家交响乐团音乐厅”也是明斯克最重要的艺术殿堂之一。前苏联培养出的音乐演奏家的水平全球闻名,白俄罗斯也继承了这优秀的传统。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坐落在市中心的老城区,建筑造型优美,尽显艺术气息。这间音乐学院为前苏联和当今的白俄罗斯造就出无数音乐艺术人才,也培养了不少外国留学生。

      “白俄罗斯国家艺术博物馆”位于和独立大道相交的列宁街上。艺术馆收藏有三万多件艺术作品,是东欧最大的艺术馆之一,喜欢艺术的游客不可错过。

      馆藏的俄罗斯油画令人印象深刻。这幅马科夫斯基的《保加利亚的遇难女性》可以说是在十九世纪末俄土战争期间的一幅宣传画,描述了土耳其奥斯曼军队的残暴,激起了斯拉夫人的义愤。

       这幅白俄罗斯画家的油画《犹太钟表匠》表现的是当年生活在明斯克的犹太人,典型的犹太人的容貌和神态让人忍俊不禁。在二战以前明斯克是欧洲犹太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犹太人口将近一半。纳粹德国占领后建立犹太人集中营实行种族灭绝,人数大减。剩下的犹太人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举移民美国和以色列,留下的所剩无几。

      在艺术博物馆里也碰巧在巡回展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的作品,其梦境般奇幻想象力和苏俄现实主义的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体现出艺术世界的丰富多彩。

      达利作品中最醒目的是标志性的钟表,形状都像软塌塌的比萨饼,据说是来自艺术家的弗洛伊德般的梦境,要表现一种时空的延伸。

      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坐落在明斯克的东北郊的一片绿地公园里,造型是钢结构玻璃小斜方截半立方体,现代风格十足,也是明斯克的一个新地标和景点。图书馆建于2006年,有七十多米高,可容纳两千多人读书,还设有会议中心。新图书馆的设计可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技术要求。

      明斯克的城市规划很绿色人性化,街道顺畅,绿地公园遍布,每走不远就能有花园歇脚。花园往往都有雕塑或喷泉装点。这座雕像是十九世纪波兰浪漫主义诗人和剧作家密茨凯维奇,他在当时的波兰-立陶宛联盟的地域影响很大,白俄罗斯曾经是其一部分。

      另一座花园雕塑是爱国主义主题。主人是一位卫国战争的少年英雄,他正举起手榴弹向敌人投去。雕像前刚有人献过花圈,可见白俄罗斯人的爱国情怀。

      明斯克的斯維斯洛奇河像一条舞动的飘带从南到北给市区画出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精华地段是被称为“三一郊区”的一片老城区。其实这里早已不是郊区了,不过老的名字沿用至今。

      这里是明斯克现存最老的居住区,据说这里以前有一座天主教的三一教堂,因此得名。这里也曾有过犹太人的教堂,但在纳粹德国占领时就被毁。

      近年来白俄罗斯政府逐渐把这里恢复成了19世纪的老城原貌,建立了历史博物馆,欲打造成旅游景点。

      “三一郊区”也被叫做“三一山”,是因为坐落在斯維斯洛奇河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山坡上面有许多酒吧和餐馆,在高处面对美景小酌几杯很是惬意。

      三一山面对一个小岛有步行小桥相连,这就是著名的“眼泪岛”。听名字就是有故事的地方。

 

      这个小人工岛是在1988年为了纪念当年在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八百多名白俄罗斯籍的苏军官兵而修建的,形状就像一滴眼泪。

      人们可能还记得在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苦战九年,伤亡惨重,狼狈收兵,但留下一个滋生极端宗教恐怖主义的烂摊子。现在美国人又陷入其中至今难以自拔。

      那九年阿富汗战争的失败给苏联人超级大国的信心蒙上了阴影,也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当然这场战争也给失去亲人的家庭留下了无限的伤痛。岛中心的纪念碑设计成东正教堂的形状,底部有头顶纱巾面容悲哀的妇女群雕。她们是逝者的母亲,妻子和爱人,是战争真正的受害人。

      在纪念碑的对面是一座“天使”的铜雕像。天使是一位柔弱的男孩,双手捂住流泪的眼睛,不觉让人默默驻足。

 

      这里有新婚伉俪前来岛上鲜花的习俗。当地也有传说:如果新娘摸一下天使的“小鸡鸡”可以保证早生贵子。天使的小鸡鸡也被摸的亮晶晶。

      眼泪岛也是个绝佳的歇脚观景点,周围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回望河对面的三一山另有一幅画面。

      河的另一面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近年来明斯克也修建了不少现代化的建筑,高档酒店,购物中心和银行。城市开始展示面向未来的姿态。

      最靠近河边的是明斯克滑冰场。这里冬季寒冷漫长,白俄罗斯的冰雪运动水平很高。听说现任总统卢卡申科就是位冰球高手。

      河的两岸也新建了不少高层公寓楼。拿房地产开发商的话:应该有无敌河景。

      两座著名的酒店也坐落在河边:老的“莫斯科酒店”和新建的“白俄罗斯酒店”,风格各异,相映成趣。

      与“三一郊区”一桥之隔的是明斯克的老城中心,也是最具人气的旅游区。

      老的市政府大楼就在这里。1499年明斯克得到自治的权力便开始在这里建了第一座政府机构。当初的“市政府”不过是一座木质结构。后来几经毁损和重建,现在看到的是最近的原貌复原,也是一座城市历史博物馆。

      市府前面有座“老市长”的铜雕像。他站在明斯克城市地图的前面,手拿市府大门的钥匙,似乎要去开门上班,一副大权在握的神态。

      在市府前面的小广场上有一组铜马车雕像,还原当年市长出行的场景。现在游客们可以上去试一试驾驭,也蛮有情趣。

      在马车前进的方向是“巴西利亚修道院”,是一座最早建于波兰-立陶宛联盟统治时期的庞大的天主教修道院。现在年轻人在夏天经常在这里搭台开音乐会。

      再往前走便是大名鼎鼎的“自由广场‘,也被称为明斯克的文化和精神中心。几座最著名的教堂就在这里,也有几座博物馆和剧院。

 

      在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小亭子很不起眼,但它意义深远。这就是著名的“明斯克之称”的雕塑;亭子里几位商人正在用一杆秤称量货物。这片河边的小广场是商人最早交易的地点,也是明斯克城市的渊源。一座城市的形成往往都是先有水陆交通,再有货物交易流通。可以说这里也是明斯克的商贸中心。

      圣灵大教堂的双子尖顶主导了自由广场的天际线,也见证了白俄罗斯人几百年里在精神世界的徘徊。圣灵大教堂最早建于16世纪中叶,是座天主教堂。当时明斯克是在被波兰-立陶宛联盟的统治之下,天主教是波兰的国教。19世纪沙皇击败了波兰收复了明斯克,此教堂也被改为东正教教堂。圣灵大教堂现在也是明斯克东正教的主教堂。

      在自由广场的山坡地下有一尊奇特的纪念碑,玻璃碑身,顶部有块圣母玛利亚的侧身剪影。据说这是从16世纪最早的圣心教堂毁后的遗物,现在已成为明斯克东正教的标志。

      这片老城区的街道和房屋近年来修复一新,一幅典型的十九世纪城市的画风。

      斯維斯洛奇河在自由广场不远处形成一处幽静的小河湾,两岸都是绿地公园。明斯克给人感觉就像一座森林城市,大片大片绿树成荫。实际上白俄罗斯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很好。

      在河湾的阶梯之上有一米黄色楼房引人注目,顶部尖塔上一颗红星让人想到克里姆林宫,或许更像老的北京和上海展览馆顶上的红星,应该是一家重要机构。但走近一看里面不过是一家超市,但好像价位不低。

  马路对面是白俄罗斯国防部大楼,里面停的车都是中国品牌“吉利”。吉利在明斯克市郊的“中白工业园区”建了一座合资工厂,白俄罗斯政府的公用车辆都从那里采购。

  在附近还有白俄罗斯广播电台中心。

  高尔基公园就在独立大道的另一面的河湾。

      白俄罗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也在斯維斯洛奇河边,刚刚装修一新。今年的欧洲运动会将在这里举行。

      白俄罗斯有两个联合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景点: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城堡建筑群和格罗德诺州的米尔城堡。都离首都明斯克不是太远,很值得一看。

 

 

      可惜的是白俄罗斯的旅游业欠发达,公共交通也不很方便,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对于自由行的旅人可能是个坎。但是租车自驾到是个不错的选项。白俄罗斯的道路状况良好,人人开车守则礼让。再说郊外景色优美,满眼绿色。

      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城堡位于首都明斯克西南112公里,是中欧16-17世纪典型的建筑风格代表。城堡是由十座建筑组成的庞大建筑群,有护城河包围,造型优美,防守坚固。

      内部是座开阔的六边形庭院,周围有多座相连的楼房,中间有座教堂。城堡建筑工艺精湛,结构坚固,易于防守。

      涅斯维日曾经是波兰-立陶宛联盟的地盘。拉济维乌家族是立陶宛大公国的贵族,与波兰王室联姻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波兰-立陶宛王公家族,曾在波兰-立陶宛联盟王朝的历史上名声显赫,称霸一方,从十六世纪开始修建自己的城堡。大厅布置豪华,墙上挂有历代家族王公的画像。

      餐厅也是豪华装修,完全是欧洲王室的气派。

  王公的礼服和佩剑,身份的象征。

  地下室里展出的是火炮和城堡的防卫武器。

      在城堡的外边有一尊纪念卫国战争苏军士兵的雕像。可见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涅斯维日的城堡也是硝烟漫布。

      白俄罗斯的另一座联合国历史文化遗产”米尔城堡”也位于明斯克的西南面,离涅斯维日不远。波兰伊利尼奇公爵在16世纪末此兴建城堡,以后几百年几经毁损和修复重建,米尔城堡融合了各阶段的建筑艺术风格,成就了中欧地区城堡建筑的杰出典范。

      几座高耸的波兰哥特式的塔楼是建筑群的精华,坚固威严;冷峻的外貌应对过几百年时局的动荡不安。高墙炮台也面对过拿破仑入侵时期的战乱。

      古堡的内部是个宽敞安静的庭院,王公贵族们曾在高墙内享受富贵。

      宫廷式的殿堂富丽堂皇,风格多样。这间装修是巴洛克风格。

      这间大厅又像清新的洛可可风格。

  在城堡的底层也展出了历代公爵王侯的收藏品和战利品,也讲述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这里曾是波兰的土地,波兰王室和沙皇俄国几经争夺,在苏联时期并入白俄罗斯。

  登上塔楼,四周的美景一览无遗。

  附近的米尔小镇很是安静,城中的一座东正教堂修茸一新。

      白俄罗斯一游可以说是开了眼界,澄清了许多由媒介误导形成的认知。来自西方媒体的报道大多为负面,都是出自意识形态层面,多是批评人权状况,甚至称这个国家是欧洲最后的独裁,但很少谈及白俄罗斯的民生现状,只是把这个国家描述成一副灰色的画面。

 

 

      其实行走在明斯克的街头你感觉不到什么政治气氛,看不到宣传标语口号,也没看到现任领导的大幅肖像。这是一座十分干净管理有序的欧洲城市,看上去人民生活水平不低。没见流浪汉乞讨,也看不到豪车炫富。车辆严格遵规守则, 行人文明礼貌不闯红灯。

      白俄罗斯在苏联时期是装备制造业中心,工业底子不薄。独立后没有采取经济改革的“休克疗法”,工业基础没有像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一样崩溃。主要制造业没有流失,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有限。虽然重要产业仍是国有掌控,经济增长疲软,但老百姓的日子还算稳。也可能是贫富差别小 (基尼系数很低),国民教育素质高,心态没有失去平衡,因此政局相对稳定,没有爆发“颜色革命”。当然,强人政治也发挥了作用,避免了像乌克兰一样灾难性的后果。

      白俄罗斯在独立以后也努力建立自己的民族个性,政府鼓励使用白俄罗斯语言替代俄语,尽管两者区别不大可以互通。他们驻中国的使馆也建议中国叫他们“白罗斯”以示与“俄罗斯”的区别,因为许多中国人还是将两者分不清。不过对于那些有苏联情结的游客或许能在这里找到一些记忆里的影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海飘漫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let' 的评论 : 美女要亲自去看才有味,看照片不解馋。
Chalet 回复 悄悄话 嗨,别又扯上政治多煞风景,楼主,来几张白俄罗斯美女图,放松放松,据说白俄的女子美女如云,最适合东亚人的美女审美
海飘漫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eva' 的评论 : 你去过明斯克吗?去过莫斯科吗?最好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看再说吧
海飘漫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eva' 的评论 : 你去过明斯克吗?去过莫斯科吗?最好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看再说吧
neva 回复 悄悄话 俄罗斯,乌克兰语言、宗教都不一样。中国媒体宣传口径:斯拉夫人都得归俄罗斯管辖?
neva 回复 悄悄话 你看到的这些美丽建筑,都是列宁闹颜色革命以前的遗存 。只能说明沙俄的强大。你再去居民区看看,赫鲁晓夫楼,都是黑洞洞的贫民窟。
neva 回复 悄悄话 你看到的这些美丽建筑,都是列宁闹颜色革命以前的遗存 。只能说明沙俄的强大。你再去居民区看看,赫鲁晓夫楼,都是黑洞洞的贫民窟。
neva 回复 悄悄话 你看到的这些美丽建筑,都是列宁闹颜色革命以前的遗存 。只能说明沙俄的强大。你再去居民区看看,赫鲁晓夫楼,都是黑洞洞的贫民窟。
neva 回复 悄悄话 你看到的这些美丽建筑,都是列宁闹颜色革命以前的遗存 。只能说明沙俄的强大。你再去居民区看看,赫鲁晓夫楼,都是黑洞洞的贫民窟。
neva 回复 悄悄话 俄罗斯平均退休工资只有200美元。白俄更低。都是早年共产党颜色革命的遗祸。好在乌克兰改邪归正了。
bashfulx 回复 悄悄话 妥妥的旅游宣传册。
很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