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肥,最馋的食物除了父母做的家的味道,就是小时候的味道了。合肥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菜,后来搞了个小龙虾一条街,但是小龙虾各地的美食街都很常见,也算不上什么特色。我脑海里能够怀念的,就只有早餐的辣糊汤了。
辣糊汤是真正的平民食物,里面有海带丝、千张丝和几乎看不见的鸡蛋,自己加醋或辣椒酱。我小时候上学吃早饭,几乎每顿就是辣糊汤配肉包。很奇怪的是,我出门寻找了几天,早餐店里只能看到糁汤。这个糁汤是河南那边来的好吧?鸡蛋多了不起啊,我要的就是几乎看不见鸡蛋的辣糊汤,就爱那口,任性。在网上找了一圈,发现也有人在找辣糊汤,看来这东西真不常见了。
星期二早上跟父母抱怨了一通找不到辣糊汤,结果我妈很轻松地说,跟我去菜场吧。
哇哈哈哈,果然是市井之内卧虎藏龙啊,菜场之内居然还有辣糊汤摊子。呃,有洁癖的同学请自行跳过忽略,这个卫生情况肯定是不咋样的。
要是有合肥人看到一定会感到亲切,左边盘子里是炸的花卷,合肥叫狮子头,中间盘子里是合肥式春卷,只剩一块的貌似炸粢糕,右边锅里是普通的生煎包。
辣糊汤,开喝!旁边的是春卷,合肥的春卷就是包馅这么一合就算好了,不像别人的都是裹得好好的,但这样馅多不是嘛。
连喝两碗,感觉人生很美满了,这样才有动力继续苦逼的工作。
上午干活自不必说,中午继续在家吃爹妈的饭,然后。。。然后他们都要睡午觉了。房子只能睡三个人哪!咱美帝的人又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干脆,去母校科大怀个旧 。
当年班上的同学只有一个毕业留校了,打电话过去一问,带学生出去考察了。什么嘛,学校不是还没开学吗?当个叫兽都不好好过年等老同学来宰。
来到科大东区,门口还是老样子。记不得当年毕业时有没有这两只石狮子。
进了大门的广场,本来是没有这片草地和石碑的,凑近一看,江core的题词。
正逛着呢,手机微信响了,大学微信群里美国西岸吃饱了饭睡不着觉的同学,和国内不好好上班的同学正在闲扯,干脆,我来个实况转播,照了照片就贴在群里。立刻得到热烈的欢迎。
东区北门边上的专家楼,外教都住这里。有两个小水塘,叫眼镜湖,名字非常传神。现在估计还是学生谈情说爱的去处。
一教。
图书馆门前草坪上的郭沫若铜像,还在老地方。他是科大第一任校长。
二教。还没开学呢,就有师妹来上自习了?要么就是准备考托考G。
三食堂,改名了。
路过了一个布告牌,女生节是什么?
从南边照的图书馆,改得很现代了。
这个建筑我死也没想起来是啥。
这是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男生宿舍楼。我住在中间的118楼。
现在的门牌号改了。
孺子牛原来在图书馆东南角的,现在搬宿舍楼边上的草坪了。
再往南走就是四牌楼了,旧得可以,听说2016年初开始拆了。
熊猫馆,当年的女生楼,现在是研究生楼。
物理楼,很多系都在里面的,当年我们系就在六楼。
后面那栋高的是后来盖的地空大楼,我们系现在搬过去了。
大礼堂。
操场,以前的跑道是渣石的,现在是塑胶跑道。
溜了一大圈,我心想要不干脆去看看俺的中学母校,怎么说也是李克强总理同款啊。结果同学们不答应,坚持要我去看科大东区。好吧,难得搞一次虚拟同学聚会,满足一下他们的要求。
出了东区校门口,看到沿围墙的高科技广场。当年建的时候很高科技的样子,现在被金寨路高架桥压得很憋屈 。
黄山路上的科大北区,围墙被拆掉了。黄山路以前是条小路,现在变成主干道了。
西区大门口
西区是87年开始使用的,当年我这一届新生一入校,就全被拉入这里。那时除了三栋宿舍楼,就只有食堂盖好了,连第三教学楼都没有盖好。在食堂西边建了一溜小平房当教室。
当时的条件说是艰苦也艰苦,去个图书馆还得跑东区,门口连个卖夜宵的摊子都没有,但是住宿条件不错,六个人一间,比起东区那破烂八个人一间的宿舍要好很多。对面就是女生楼,可以比较近距离接触。班上还真有几对和外系女生成了的。
两年后西区建得差不多了,学校开始按学科划地盘,我们系的同学就被扒拉到东区了。
西区学生学生宿舍,左边三号楼女生,中间二号楼男生,右边一号楼研究僧。现在不知怎么个分法。
当年一个臭水塘,我们进校后还义务劳动清理来着,现在很漂亮。
三教
好不容易满足了同学的心愿,美国的同学们也熬不住去呼呼了。 要说网络和社交媒体真是好,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思乡怀旧,照片视频可以随时点播。
晚上本来要见几个发小的,没想到居然被他们整出了一大群初中同学聚会。跟一大群看着陌生而且提了名字也想不太起来的同学吃饭,挺尴尬了。饭后被拉入微信群,这样比较好,有距离感,再次感叹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强大,想近就近,想远就远。饭后跟发小另开局,这才喝的痛快 。
上几张徽菜,也是我回国要再尝尝的。我吃过最好的徽菜,是在屯溪老街。这天吃的徽菜,很像合肥土菜和徽菜的结合体,只是略为解馋而已。
臭鳜鱼
毛豆腐
吴山贡鹅
九转肥肠
那里是新的,还有台湾小吃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