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95)
2017 (148)
2018 (144)
2019 (159)
2020 (185)
2022 (255)
父亲节漫谈
为人子的大部分时间内不知道有个父亲节。后来知道了,偶尔给家里寄点或带点钱物时,用了父亲节或母亲节的名义,但也从来没有认真查看过节日的来历。为人父以后,年年过父亲节,从接受孩子的卡片,小礼物到由孩子安排去餐馆吃饭,已过了三十多个寒暑。今天突然心血来潮,上网查看了一下,原来这个节日的历史并不长。维基百科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父亲节是一个为感谢父亲而庆祝的节日,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家族聚餐、家庭活动、或赠送礼物等有关。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与地区是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包括美国、日本、欧亚及港澳等地。当然,也有在其他日子里庆祝。
再细一点看,历史是这样的。1909年,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有一位农场主史马特先生辞世。他鳏居多年,父兼母职地养育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包括一位称之为杜德夫人的女儿。杜德夫人在母亲节感恩礼拜后,与教会牧师瑞马士分享她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自己的父亲致敬,并借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于是她提出了设立父亲节的建议,期盼世上也有一个对父亲纪念感恩的节日。
瑞马士牧师大力支持了杜德夫人推动设立父亲节的努力。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随即得到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她同时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提议。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华盛顿州便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的父亲节聚会。1924年,美国总统凯文·柯立芝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节日。1966年,美国总统林登·詹森选用史马特先生的生辰月份,宣布当年六月为美国父亲节之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森正式签署文件,将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的父亲节,从此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其实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以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的只有52个国家,低于半数;但包含了中国,美,英,法,日,印度和孟加拉等人口大国。值得指出的是台湾把8月8日定为父亲节,谐了“爸爸”的音。这也是一种保留自己民族文化和文字传统的方式吧。我建议我们两天都过,只是我那两个banana 儿子未必记得住一年内给我两次父亲节的电话或礼物。
看了史马特先生的故事,我想,我国历史上到底有那些伟大的父亲?我首先想从皇帝中能使找的出值得赞颂的好爸爸。还真没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根本算不上,问题多多,给子女带来过灾难以至杀身之祸。清代的皇帝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皇储教育制度,但要我说那个皇帝本人是个好爸爸,实在说不上来。康熙也许是个好爷爷,但两废太子,晚年皇储之争激烈,也谈不是个好爸爸。皇帝以降,我们再看看。包拯临终遗言,后世子孙为官犯脏乱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没后不得葬入祖茔。他是个给子孙后代定下了严厉规矩的严父,谈不上是好爸爸。三国时代有个陆逊,家教严,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有清一朝,我们看到多个父子宰相。三字经中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位窦禹钧先生应该是个好爸爸。但我怎么觉得这些形象都太模糊了,没有断机杼和择邻而居的孟母以及传统剧目中教子的三娘形象那么饱满。
细细想一想,应该是受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吧。那个为儒家思想的传道士们津津乐道的陈亢和孔鲤,问二得三的故事,孔老先生主张的是“君子远其子也“! 我国古圣贤们都主张“易子而教”,“父子不责难”等等。我们看的栩栩如生的男人的形象中似乎没有父亲,只有忠臣孝子。当然也有那个救了赵氏孤儿的程婴这种“义父”,以及演义小说中帮助小主人和主母渡过难关的”义仆“。
五四以后,文化运动渐渐地改变了我们人伦中的亲情关系。我们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看到一个平凡的,饱满而又伟大的父亲的形象。我们读余光中的《我的四個假想敵》, 看到的是现代的慈父的形象以及五味杂陈的父女亲情。在海外生活的我们,摆脱了所谓“严父慈母”的传统模式,让我们的两个孩子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了同样的关爱。
三十多年的为父生涯,我细细地回味着逝去的岁月。第一次把孩子扶上自行车,第一次坐在孩子开的轿车里。和太太一起观赏孩子音乐会和其它演出表演,郊游,野餐。教孩子学中文和玩中国游戏,到角色转变,让孩子教我玩西方的游戏。。。。。。。愿我们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们自由地,自在地,健康地,随分的享受大自然的赋生。
临了,附上我去年父亲节写的一首诗。
七律 2017父亲节有感
中华新韵 (十二齐)
人父冬秋卅有奇,天伦梦里忆朝夕。“香蕉”两个强说汉,“讼棍”一双善语夷。
长子电波心肺暖,稚男菽水脾肝宜。 夜来惆怅门前立,扶返空巢是老妻。
佩服你们的记录工作。(对了,俺最早是读生物的,后来后来后来偏得很远很远了,以后去多伦多医院找您哈)
我不是。其实我不久前在博客里以往事为题写了六篇(1-6),描述了我以“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到安徽医学院当工农兵学员的过程。我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后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我现在多伦多总医院的研究所工作,大学里挂在生理学系。
比较喜欢文史,可惜无缘。这两年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主要是学写点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