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外一个网站看到讨论婚姻,有人认为婚姻到了今天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有人则认为到了数码时代,婚姻更多地是一纸契约而已,争执不已。其间有人提到"Intolerable Cruelty" 这部电影,于是从收藏的蓝光碟中翻出来又看了一遍。
"Intolerable Cruelty" 是一部在IMDB评分超过了六分(6.3),算是不错,但是并没有大红大紫的片子。LD 常取笑我是 movie junkie, 4分的电影也会买来看,所以六分以上在我看来就算是好的了。真要是规定自己只能看7,8分以上的电影,那得什么时候才能把我在家庭影院上的投资收回来?人说众口难调,好莱坞就是把现有的人才储备翻上一番,也不一定能一年推出两三百部7,8分以上的电影,所以咱们依然可以也应该看六分的电影,也依然可以也应该聊六分的电影。
先说片名。用了"cruelty",而没有选"reality" (如电影"Reality Bites") 或是 "truth" (如电影 "Ugly Truth"), 等等更为中性或客观的词,也许是想传达一种强烈的情绪或者厚重的感受。而影片作为喜剧片这个事实,又使得夸张,即便有,也成为可以接受的,甚至还是必要的。我以为"cruelty"最贴切的翻译应当是"冷酷",铁板一样纹丝不动,不动声色,一丝不苟,油盐不进,无动于衷的漠然。英文的解释是callous indifference to or pleasure in causing pain and suffering,也就是对痛苦和磨难视若无睹的漠然。而选取这个词汇作为片名的核心,与电影本身对婚姻制度的调侃,以及对婚姻制度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式微颓变的揭示遥相呼应。
再来说说"intolerable"。看到这个词,你也许立刻会联想到英文译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的"不可承受"。一点不错,英译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英文书名是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Unbearable 和 intolerable 是两个可以互换的词,两个词的核心都是"not able to"。也就是说,这个"不能承受"和你想不想承受,愿不愿意承受无关,和你是不是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了去承受无关,而是一种于无可奈何之中,被置于孤苦无助之下,从而无能为力去反抗或脱逃的"不能承受"。
于是,电影还没有开始,我们就已经凭直觉,凭联想,感受到了影片于插科打诨的喜剧戏噱中曲折传达出来的严肃思考和社会批评。
在这部电影中,婚姻变成了一门生意,而且获利颇丰。我们看到主人公 Miles Massey 因为选对了行当,成了包打离婚案的律师,又因为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运筹纬幄,作风凌厉,而成为离婚律师中人人敬畏的翘楚人物。他自己设计完成的 Massey 婚前协议书,成为有钱人嫁娶时的必备文件,哈佛法学院甚至专门开课讲授这份文件。而他自己也真把飞黄腾达的大腕生活活得有滋有味,富得流油,四处演讲不必说了,甚至还雇用了专职工人给自己的私人飞机打蜡。对他们这些律师,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有钱客户来说,婚姻中最重要的议题是对个人财产的保护和捍卫。
在Miles Massey 之流的离婚律师对面的,是以 Marylin 为代表的一众掘金女(gold digger)。她们年轻漂亮,风骚撩人,挖空心思,使尽手段寻找,接近,并且最终攫取富可敌国的"乘龙快婿"。而一旦登堂入室之后,便开始寻找机会将丈夫逼入离婚诉讼(比如雇私家侦探跟踪丈夫获取寻花问柳的证据,等等),从而借此机会巧取豪夺上了圈套的丈夫的家产。在她们那里,婚姻成了按年头计算的投资,利润或赢利是按天来累计的。
就这样,通过滑稽剧特有的夸张情节和好莱坞喜剧里从来就不缺少的幽默隽语,"Intolerable Cruelty"嘲弄了现代婚姻制度的"契约"性质,以及基于这种性质之上的对爱本身的忽视甚至排斥。于是,这部关于现代婚姻状态的影片,从头到尾向我们耳朵里不断投射过来的词汇是契约,合同,谈判,讨价还价,调查,仲裁,等等冰冷无情到了"Intolerable Cruelty" 程度的法律或者商业用语,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感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词汇"爱",却少有提及。于是,这部关于现代夫妇生活的影片,自始至终很少让我们看到夫妇花前月下的浪漫,鞍前马后的关怀,却更多地看到计谋妻策划于游泳池边,诡计夫密谋于律师办公室内这样的同床异梦,彼此算计。甚至连 Miles 和 Marylin 在Las Vegas 结婚时那长长的一吻,也不过是各怀鬼胎,迷人耳目的伎俩而已。
婚姻,就这样从遥远的年代里那种爱情的前提和保障的象征,随着社会的进化和演变,逐渐与爱情本身脱节,而颓变成爱情的副产品和衍生物。在离婚者或者被教会诅咒,或者被社会放逐抛弃,甚至被群氓乱石砸死的年代,婚姻因为其不变的性质,而具有了信仰般的永恒的神圣。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它的可退出性或者可中断性,婚姻就不再有"从一而终"的神圣召唤,束缚,桎梏和要求,而只具有世俗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力。
正如影片中人物说的那样,"这里面没有任何浪漫的成分"。在爱情中,我们要保护的是对方,在婚姻中,我们要保护的是自己,婚前协议不过把这种自我保护的愿望和意图无限放大了而已。作为契约的婚姻,把一个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一个自由心灵的决断,变成了一个受制于外在力量和社会机构的行为。于是,爱情,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而成为牧师,律师,市政厅证婚师人人有份的"公事"。而我们在婚礼上的誓言,又因为家庭法对离婚的允许和保护,而只有形式上的意义。因为我们在领取婚书的时候,知道的清清楚楚自己的退路已经在那里了。所以这份契约,与我们和雇主签订的雇佣合同没有什么区别,它的有效期,只是到签约的一方不想让它再有效那天为止。于是,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固然有些夸张不实,但是说婚姻和爱情越来越象两股道上跑的车,倒的确不算为过。
电影最后,Miles 和 Marylin 在离了婚,也撕毁了婚前协议之后,以自由之身又相爱了。也许,当关注于财产的保护,划分,分割,转移等等法律成分的婚姻与爱情本身逐渐分离的时候,如果没有"婚纸"而能终身相爱,白头到老,才是真正相爱的绝对证明。
正如你所说:"无畏",所谓无畏则刚。而无畏的前提,则是自身的强壮,所谓"输得起"。
嗯,不过 那需要很大的无畏吧。怎样才能保有呢?
所以人如果能在久久浸染于世俗之中的状态下,保持一颗鲜活的赤子之心,应当是不次于千金万银的珍贵。
嗯,很有道理,爱其实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心被磨蚀地钝了起来,感念不到。
爱并不一定"消磨殆尽了",可是我们爱的能力,却因为世俗的"磨练"而加速了退化的过程。
说得好。所以我们应当关注于爱情而尊重婚姻。因为有了前者,后者就是水到渠成。
正是如此。所以爱情之所以纯洁,是因为它是游戏,以无私忘我为境界。婚姻之所以现实,是因为它是经营,以生存赢利为目的。
爱的根本是利他的,慷慨的,而欲望的根本是自私的和索取性的。
所以婚姻只应该是爱情的副产品与衍生品,而不应当本末倒置。爱情,没有婚姻仍然是爱情。婚姻,没有爱情,则成为彻底贬值的钞票,只具有欺骗对方的功用。因为婚姻的一方,可以在任何时候宣布这钞票一钱不值。
在这部电影中,婚纸的目的和功用是双方接受的(所以有契约之说)。有钱的一方因婚纸而合法拥有对方的身体,想钱的一方因婚纸而合法地获得攫取对方财产的机会,而婚前协议则是更进一步的保护。所以整个过程是契约保护下的"商业交易"。
说得有道理。从绝对意义讲,婚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爱情的保障。我这么说的时候,想到的是过去的包办婚姻。人们因婚姻而开始相爱(前提),又因为离婚的不可能(婚姻制度)或不现实(社会舆论)而只有硬着头皮"相爱"下去(保障),因为除此而外没有别的选择或出路。在我们今天,婚姻的这种"前提"和"保障"功能是不存在的。
谢谢你的同感。没有想要攻击婚姻制度,只是觉得在这个时代盲目执着于婚姻的神圣,有一点本末倒置,依照婚姻的本质来尊重婚姻,也许会让我们离"爱情"更近。
谢谢欣赏。看到另一个网站上的讨论,刚好借这个机会总结一下自己原来的想法和感受,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