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网络社交捆绑日常生活的年代,你的qq好友、微信好友、手机联系人、微博粉丝都上百了吧,那么你很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微信消息条目只来自订阅号,qq闪动仅仅是因为每日一推的qq天气,短信号码来自10086的话费单或者各种很长号码的广告,微博消息提示都是各种账号的营销推广。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时光,你一定还不知道其实你根本没那么重要。
你在群里聊得正欢,他们还时不时被你的幽默机智逗笑了,你觉得你成了这个群里活跃气氛的重要分子,他们的话题好像一直被你主导着。后来你突然接了个电话,拉了五分钟的家常。你迫不及待挂掉电话,以为群里会有人好奇你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了,以为会有人艾特你,提到你,或者期望小点只是以为他们在继续你刚才聊得火热的话题。
但绝大多数情况是,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你说没说话,他们依然聊得很嗨,并且他们的话题早就转变了,你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你试图接话却因为生硬而冷场。
你喜欢分享生活,每天在朋友圈、空间、微博发布着自己的日常活动,拍美食,晒美照,讲段子,读鸡汤。很多人给你点赞,给你评论,夸你生活多彩,羡慕你日子美满。你也为此沾沾自喜并且更加花心思去维护自己的社交圈,你觉得他们和你互动频繁,你在他们那里是有存在感的。
但是有一段日子你可能过得很无聊,所以没什么动态好发表的。于是你打开手机,和平时那种期待着有人互动而愉悦欢喜的感受截然不同,没有消息提醒,没有被赞提示,没有评论,也没有访问记录,只是一阵冷清和空虚。
为什么明明在大多数时候你看起来很有存在感,但在有些时候你又显得那么渺小虚无?
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于存在感的认知有误区:
你的存在感只来源于他人对自己表现的注意,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满足,而非来源于自己对自己表现的认可和他人对自己的心理满足。
听起来有些拗口,打个不谦虚的比方,正如“知道得越多,知道的就越少”一样,越是拗口,越值得细细琢磨。
首先,明确关于存在感的定义如下:
你被他人特别注意而产生的感觉,是对精神的一种需求程度。
由此得见两点:
第一,存在感产生的前提条件“被他人注意”到底是以怎样一种形式被注意是不明确的;第二,存在感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到底需求主体为何人是不确定的。
然而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默认为“自我表现”是“被他人注意”的主要形式,“自我”是“精神需求”的主体。这种普遍意义上对存在感的盲目认知,导致人在获得存在感的途径上产生偏颇,所以才会出现如上述的情况:通过活跃地表现自己得到他人的注意,从而满足自己对存在感的精神需求,一旦不再活跃表现,存在感也付诸东流。
真正的存在感,产生于自己对自己表现的认可,是一种对他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因为满足他人精神需求,所以获得他人的注意而得到存在感,因为得到存在感,从而产生自我认可。是在这样一个无障碍的因果循环里,存在感才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当你更加关心自己对自己表现的认可,就不会自欺欺人地去做一些虚无的事情给别人看,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期许。你不用再热衷扎堆群聊,而可以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做一切来源于自我认可的有意义的事。
当你挣脱出狭隘的自我心理认知,从他人的精神世界拓见,就不会因为故步自封,自以为是而迷途不知返,才会有更高的眼界,更广的境界。你不会再鸡毛蒜皮都在社交网站上津津乐道,而是会在高于自己的角度如醍醐灌顶般意识到自己原来这么肤浅庸俗。
“你为什么没存在感”、“如何获得存在感”、“没有存在感怎么办”,关于存在感如此种种的讨论长期占据各类鸡汤板块头条,偏偏就是没有人愿意承认:不用急着找存在感,其实你根本就没那么重要。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你随时可能被别人替代。你在群里不说话,总会有别的人来接话,你不发朋友圈,别人也总会更新动态,你在微博发的自拍很美,可这世上总有人比你更美。与其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找存在感,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修行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存在。
不找存在感,承认自己没那么重要,需要拥有勇气,需要承受阵痛,需要攒够失望,然后开始重新认知自己,变得更强,好好踏实生活。
再说了,网上社交半年,不如片刻对坐一面。
你不仅找的不是存在感,还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