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瑟切达的最佳观景点,有多条游览路线选择(详见图片6.15):
1) 坐缆车原路返回(若选此法,上山前应买往返通票。据说,有些旅店会免费提供缆车票。我们的住店无此服务,但免费提供了加谷的公车票)。此线最简,但也最无趣(黑实线往返)。
2) 从山腰超近道,从1A号线斜穿南坡经4A抵达Col Raiser,在此坐缆车直下St. Cristina,然后公车/的士返回Ortisei或Selva。此线也容易,景致尚可(绿线)。
3) 沿山脊1号线接2B在山腰东行,过Malga Pieralongia (Malga的意思是高山餐馆)走到交叉口南折90度上13B后接13号线,经Rifugio Firenze高山小屋下行至Selva(若住Ortisei,则公车/的士返回)。此线耗时较长,但山景葱莽(橙线)。若时间安排得当,还可以登临Stevia高山小屋(一个绝佳台地,红虚线),远眺Sassolungo和Sella群峰。
4) 前段同3),走至交叉口时不南折,而是继续沿2B径直东行,接13号线横向完整穿过奥黛勒南坡。然后北转90度上3号线,翻越Forcela de Munt(Passo Poma)隘口而抵达北坡,顺6号线再接35号线西行(即著名的孟克尔小道Aldof Munkel Weg,见第五篇)。最后,南折90度上6A,踏漫漫白云石,爬穿Forcela Pana隘口而返回南坡。由此,反时针一圈,遍历整个奥黛勒山脉的精华。此线风景无敌(黑虚线。作好9到10小时的瘦身准备吧),但极富挑战性,正所谓“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其实还有一更具挑战性的支线(即黑色虚环线左边的蓝色虚线)。最后,要是觉得汗没处流,你甚至可以带上器具,攀Via Ferrata(即铁索道),而冲顶海拔3025米的奥黛勒主峰Sass Ragais(黑色虚环线中心附近的红色叉线)。
在最开始设计徒步线路时,曾考虑过上述第4选择。待驻杖山前,方知非四驱车,不能上也。但鞋想磨石、心愿赶山,便选择了线路3。
(图片6.15 --- 朝思暮想的联络图 --- 从Seceda瑟切达出发的多条游览路线)
●Seceda(瑟切达)下山步道(上图中橙色线)
离开瑟切达,我们沿着2B号线朝Malga Pieralongia 进发,去会一会大耳朵兄弟。
(照片6.16 --- 往上看,赶快上(下)山吧,勇士们 --- 从瑟切达东进2B号路线)
看着上图,便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里,革命青年怀抱吉他弹唱的优美旋律 ---
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我们在春天加入了游击队。
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
我们的祖国要获得自由解放……
真是久违了,遥远的童年,飘香的回忆……
(照片6.17 --- 待近察,却原来,还有红色娘子军 --- 瑟切达东进路上1)
(照片6.18 --- 绕过一张碧毯、两口大塘 --- 瑟切达东进路上2)
(照片6.19 --- 但见风绿原野、山染青天 --- 瑟切达东进路上3)
(照片6.20 --- 希望路标不要像风向标一样,转来转去 --- 瑟切达东进路上4)
来这么多相亲的,该选哪一个?肯定是第一个。呵呵,很荣幸与您同行,Number One。那是潇洒走一回、冲顶Sas Rigais(海拔3025米)的铁索道(Via Ferrata)。我们要打的是第二张和最后一张牌:Malga Pieralongia ---> Rifugio Firenze。
世上据说有3W靠不住。第一W是工作。这个有体会。尤其是为资本家打工,保不定哪一天,不是被老板炒了,就是炒了老板。第二W是天气。这个,几天前在多米的奥黛勒(Puez-Odler)北坡已巧遇,现在奥黛勒南坡看起来又会重逢。不久前还天朗气清呢(见照片6.19),一不留神就风云际会了,还外加免费午餐(见照片6.21)。感情,多米的W见了我们格外亲。至于第三W是?我不记得了,还要请坛里的美眉们回答(偷笑)。
(照片6.21 --- 饿了?请来两牛油果馒头,外加一奶油蛋糕 --- 瑟切达东进路上5)
(照片6.22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风暴前的塞索朗加Sassolungo)
(照片6.23 --- 杏帘在望 --- Malga Pieralongia)
Malga Pieralongia,既是展望奥黛勒峡谷的好点,也是观赏双锥石(Twin Spires。我称之为大耳朵兄弟,即上图左前方那个倒八字巨石造型)的必经之路。看到那个红色圆圈了没?是不是有些望而生怯?那只不过是前面谈到过的黑色大圆环线中的一个隘口而已。所以,没有好性能的“四驱车”,最好不要南征北战。
终于赶在下雨前握手大师(石)兄。这对巧夺天工的巨石像什么呢?孩子们说它像《狮子王》里的一角(荣耀石Pride Rock),动物爱好者说它是鹿角;军事发烧友指出它们互为犄角,裁缝师傅说这分明就是剪刀的两只角(脚);乐观者一看就会说这是胜利(Victory)的号角,而侃爷们可能损人说:你“丫”小样,不知自己值几斤几角。真象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心里想到的是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见心见性也。
(照片6.24 --- 哥们是夸我Y,还是损我丫? --- Malga Pieralongia附近的双锥石)
(照片6.25 --- 挟天子、令草根 --- 双锥石的背面照?记不清了)
(照片6.26 --- 风雨来临,是剪影、剪径、还是猪八戒背兔子、留倩影?)
(照片6.27 --- 刘三姐说,唱山歌,上天能把乌云赶下坡 --- 由东进改为南征)
(照片6.28 --- 云裹山低,只现牛,不现羊 --- 南行Rifugio Firenze途中 )
按原计划,本应该再爬升四五百米,翻至上图的高墙,接着沿山脊走到位处绝佳观景台地的高山小屋Rifugio Stevia (请参考本篇前面谈过的路线3和图片6.15的红色虚线部分)。然而,看这个摧城的云朵,亮一嗓子,一定高过那个刀郎的爱徒云朵。如此,就算不是“五洲”,也会是“五台”震荡风雷激。所以,只能作罢。也好,留此遗憾,就有了再游多米的借口。
(照片6.29 --- 羡慕一下: 未经打磨的黄山玉屏峰?--- Rifugio Stevia 网照 )
走着走着,时断时续地飘来平和清脆的铃声。只见峰回路转的山坡上,漫散着一群奶牛。胆小些的,机警地站在坡上闷声叫唤;胆大些的,则从坡上慢慢悠来,走上我们南去的小道。它们轻轻甩尾,微微抬头,仿佛为巡警,例行抽查上路司机的驾照;又宛若是主人,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子。牛群为走山人捎来惊喜,添加乐趣,也给他们带来了亲切感和安全感。更进一步地,它们让我们体会到了,也触摸到了,即便是在这空渺寂静的山谷里,依然溢满生命的活力,依然展现生命的互动。真是万物皆有灵性,天道原本自然。
(照片6.30 --- 真牛。不理我是不是?---南行Rifugio Firenze途中巧遇 1)
(照片6.31 - 哼,天涯何处无芳草。我找小妹妹玩去 - 南行Rifugio Firenze途中巧遇2)
山渐渐濛起来,空气不知不觉润起来。一阵紧,一阵疏,风雨赶趟而来。红黄相间的身影,像数轴上的两个实点,顺着山道游动。在赏景的同时,融在了莽山绿林中,也就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这令人不由得想起了卞之琳先生的《断章》: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窗口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照片6.32 ---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前往Rifugio Firenze途中)
清静的山谷里,看到了一间小屋。那是Rifugio Firenze。轻推柴扉,避雨小憩。热饮暖身,店主指道,又披风戴雨,朝住地塞尔瓦Selva继续前行。
(照片6.33 --- 掌柜的,这咖啡好生有力气 --- 在Rifugio Firenze稍息)
(照片6.34 --- 送君送到小路旁,悄悄话儿说不完 --- 离开Rifugio Firenze继续南行)
在第二篇中曾谈过,整个多洛米蒂地区流传着许多神话和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或反映出祖居这里的拉定民族的风土人情,或对自然现象给出一番趣味解释。不过,以前主要在多米山区流传。现在广为人知了,这功劳首推奥地利记者卡尔-沃尔夫(Karl Felix Wolff)。生于1879年的军人家庭,沃尔夫从小就被带他的保姆所讲的多洛米蒂传奇故事深深吸引。长大后,沃尔夫采访了多米的各大山谷,于二十世纪初第一个将这些故事收集、编辑并出书发表,书名就叫“白云山(The Pale Moutains)”。
因为最后一段是在多米的森林里雨游,于是,就跟孩子讲了个跟林子有关的传奇故事 --- 从前,在加尔蒂纳山谷的王国里,住着一位公主。一天,她从一只凶恶的老鹰爪中救下了一只可怜的夜莺(Nightingale)。作为回报,夜莺给了公主一道魔法:只要她愿意,她可以随时变成夜莺,也可以随时变回人形,唯有人类的死亡会让这魔法失效。公主高兴极了,从此常常自由飞翔。有一次,她飞到了森林里一位英俊而抑郁的骑士小屋窗前。刚开始,骑士很喜欢这只漂亮的小鸟,常和它对话,听它宛转地歌唱。可久而久之就厌倦了。当公主再次飞来、不停叫唤时,骑士很生气,就非常粗暴地将它赶走了。惊恐不定的公主又气又恼,但又忍不住重新飞回那个森林小屋。没料到骑士已亡,公主看到的只是他的尸体。更不幸的是,这时魔法失效了,因为公主见到了人类的死亡,作为已变为了夜莺的她,也就再也不能变回人类。从此,国王失去了可爱的女儿,加谷多了一只神秘的小鸟。这故事和中国的“猎人海力布”有一点相似,但结局和感觉却大不相同。中西文明,的确和而不同。不管怎么说吧,在多米走山的人(尤其是帅哥)要小心啰,当听到夜莺在歌唱时,你得“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
(照片6.35 --- 莽苍苍、云游归来 --- 回到塞尔瓦Selva/Wolkenstein)
瑟切达的一日游,平和充实。从旭日盈盈的山顶,到暮霭沉沉的山脚,仿佛过了一遍东坡先生的《定风波》:竹杖芒鞋,山头斜照,烟雨平生。走了多少步呢?一抬手(机),屈指一算(按),不多,二万八(28,000步)。
瑟切达山腰步道打分:
●景观指数:****(若登Rifugio Stevia,则为4.5星)
●难度指数:*** + 0.5(若登Rifugio Stevia,则为四星)
●人气指数:** + 0.5
●价格指数:***(住宿、餐饮和缆车票价)
●交通指数:** + 0.5(徒步和缆车)
说明一下,如果不打算登Rifugio Stevia(大约上攀500米),也可以从Rifugio Firenze抄近道走至Rifugio Col Raiser后,坐缆车下山(参见图6.15中那条连接这两个Rifugio的虚黄线)。因为从Rifugio Firenze步行下山,有些部段须穿越林区,既耗时,景致也一般。
风瑟瑟,歌瑟瑟。要和瑟哥(Seceda)说再见了。问苍茫大地,唯杨柳依依。那首歌怎么唱来着?《让我再看你一眼》,让我再陪君一天:
(照片6.36 --- 先和你一支晨曲 --- 瑟切达日出之光 --- 网照)
(照片6.37 --- 接着跟你舞台追光 --- 瑟切达午时之秀 --- 网照)
(照片6.38 --- 再随你夕阳起舞 --- 瑟切达黄昏之恋 --- 网照)
(照片6.39 --- 最后,与你空中相拥 --- 瑟切达梦幻之旅 --- 网照)
(重复一次上篇的结尾,你看照片6.39是不是极富个性的武二哥、锦马超,黄老邪?是不是秀拔中透着险峻,清朗里藏着杀气?)
这最后一瞬又是何时影光?我不知道。大概是梦影天光吧。所以,天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姜太公披发直鱼钩、钓渭水,而我则愿坐在瑟切达崖边,峰当青笠、坡作蓑衣,莽林为楫、山脉为舷,独钓天雪,独唱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