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遇见了由董卿作为制片人制作的第一个电视节目“朗读者”。结果一期看完就被它吸引了。通过这个节目,我不但可以欣赏到那些优秀文艺作品的精彩片断,还可以认识很多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虽然文字是无声的,但通过朗读,它们不但是有声的,朗读者们的个人情感,背景故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那些文字背后的内涵。开播至今一共五集,今天花了点时间全部追完,期期都有能够触动到我的点,真好。
在看第四期前,在媒体上看到有对董卿和倪萍的一些评论:第一当然是说倪萍老了,没有了央视一姐的风采;第二就是看到董卿搀扶倪萍上台时,有人不解:倪萍怎么了?行动不便,需要董卿搀扶?还有就是,倪萍还没老到需要董卿去搀扶吧。言外之意,董卿就是多此一举。
董卿是我在看完“中国诗词大会”后fan上的女主持,看到这些评论后,在看第四期时,我特别地留意了一下,结果这一留意,就看出了另一种我的解释。
倪萍一出现确实让我感觉到老了,脸型身材都变了,但她的善良朴实让我感动。作为嘉宾的她,却给董卿带来了一大束鲜花,祝贺董卿制作的第一个电视节目的开播。倪萍的诚意,和作为前央视一姐的胸怀让董卿都不禁动容;倪萍在节目里讲述了自己在过去那些年所经历的坎坷,作为一个母亲,为了治疗儿子的眼疾,所做出的巨大的付出;她说她也想瘦,也想减肥,可是没什么效果。说完豁达地哈哈一笑。
我能够理解她豁达背后的无奈,哪个女人会不在乎自己的容颜,特别还是作为前央视一姐的她。尽管有些特殊的境况会特别快地催人老,但不管有多大的困苦和不顺,她还保持着善良,真诚和乐观,只此一点,就值得我尊敬。没有内容的躯壳美,除了能满足人的眼欲,还有什么呢?
在我看来,两人上台时,与其说是董卿搀扶着倪萍,不如说是董卿挽着倪萍。虽然在北美,女性好友之间没有挽手的习惯,但在国内,女性好友,特别是闺蜜之间还是很喜欢挽手的,这在无意中表达了一种彼此喜爱的亲密关系。我记得我挽过我妈和姑妈的手,她们是我的长辈,挽她们的手不是因为她们太老了,而是我对她们的爱和依赖。当然后来我妈病了,那时再挽她的手就是她的拐杖了。
在国内时很少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来北美后,我学会的,也特别喜欢用的一种肢体表达方式就是拥抱。拥抱的轻重程度,以及幅度方式的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是不同的。我不是个善言辞的人,每每到一些特殊时刻就会词穷,比如参加亲朋同事的葬礼时,etc,但拥抱是我在那些词穷场合最好的,也是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挽手和拥抱都是肢体语言,是语言,就会有多种含义。我认为董卿因为感谢,敬重倪萍,所以去挽了倪萍的手。我为看到她们的亲密感到高兴。
西方文化同性不能挽手太让我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