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写回国感受时提到过一点上海的地铁(见最后),这次回来我还是忍不住地想再补充一些我的新体验。我喜欢上海的地铁,它是我在上海首选的交通工具,为我提供了太多的方便。
上海的地铁不但车厢内干净,连站台内也几乎是一尘不染的样子,站台边的玻璃墙/门上没有污迹和手印。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天等地铁时我碰巧看到了清洁公司清洁玻璃墙/门的procedure:三个清洁工一组,第一个用湿了水的拖把将玻璃墙/门擦一遍,第二个用刮水刷将水迹刮去,第三个用拖把将过程中溅到地上的水滴拖干。三个清洁工配合默契,一气呵成。原来她们是这样做清洁的,professional!因为有了她们每天的劳动,我们才能享受到一个这么干净的环境。作为乘客,我们要做文明人,为保持这样的环境尽力。
这次回国在地铁里听到几个大妈在谈论家里的房子问题,其中牵扯到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说到气愤处,语调自然就会升高很多度。后来稍作留意,在公交车上和饭店里也有耳闻。这让我想起了上海的一个本地沪语show”新老娘舅“(老娘舅在上海话里代表了一个在处理家庭矛盾中说公道话的人)中,绝大多数的案例都是与房子有关的,有的案例还非常的匪夷所思。上海的房价已经很高,这次回国前听说某些区域的房价又涨了。因为太高价,所以就有高利益,就会有人不顾亲情,不顾法律铤而走险。。。上海很现代,很炫目,但普通市井人家的生活也是很辛苦的。
只要在每个地铁站台稍作观察,就能基本知道这个区域的生活状态。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铁人民广场站。这是一个大站,有18个出口,因为这里是上海的文化商业中心,所以来自上海四面八方的人流在这里或转站或进出站,川流不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在奔走。看到一个这么有生命力的场景,我忽然想,自己看到过的那么多的明星街拍里,为什么没有在地铁里的呢?在人民广场站的福州路出口,我看到了几个坐在地上卖白兰花的老婆婆,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她们和我小时候见到的卖白兰花的老婆婆一样,一个小竹篮,里面一块白方巾,轻轻盖着那些娇嫩欲放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编织成两朵一组的白兰花。当年我们会把它买来挂在纽扣上,那是我们最天然的”香水“了。那天我穿着圆领衫,没有纽扣可以挂白兰花,所以就买了老婆婆竹篮里还有的编织得很精致的茉莉花手串,戴上后感觉好文艺呀~ 这么大的地铁站里当然少不了食街和购物商场,但那里似乎是年轻人的天地,我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感觉就四个字:丰富多彩 。
附去年的文字:
每次回国总感觉:上海又变了! 这些变化里,最让我受惠的就是地铁了。虽然每次坐地铁,我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核对行驶方向和站名,出站时一不小心还会弄错出口(最奇葩的一次,晚上坐地铁回家,跑错了出口,朝着反方向走了快一站路才发觉不对了。唉,住宅小区里的那些路长得都差不多,一到晚上稍不留神就容易搞错)。。。尽管有过些小挫折,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地铁,因为太方便了!朋友说你喜欢是因为你不是在上下班高峰时坐地铁。他们说的没错,要挤上上下班高峰时的地铁是很考验人的反应能力的,但问题是我不需要在上下班高峰时出行,我可以笃笃定定地享受地铁所带给我的干净和准时。
我还在地铁里观察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低头族们不谈了;讲一个蛮有趣的现象,看到很多次了,早上在地铁里赶时间吃早餐的人不少,男孩女孩在一起的,都是女孩在慢条斯理地吃着包装好的,看着挺美味的早餐,而旁边的男孩却不吃,why?难道他们都比女孩们起得早,吃完早餐了?还有一个现象,女孩能在拥挤晃动的车厢内非常熟练地化妆,我总觉得化妆是很private的,应该在家里搞好了再出门的。看到她们我在想,这些女孩能够敢于在我这样的陌生人(们)面前无拘无束的化妆,为什么不能无拘无束,素面朝天地面对与她们朝夕相处的同事/伙伴呢?
@@@@@@@@
Armweak?发表评论于?2016-06-12 18:01:1
地铁站里经常有上行的Escalator停开。就象美国很多老中家里夏天不是特热不开空调,冬天不是特冷不开暖气。
俺七八年前坐上海地铁,很有新鲜感和自豪感,去年再坐,发现俺上下的地铁站里,总有自动售票机不WORK,或检票口不WORK。所以地铁站有一景观: 有一两个工作人员站在一旁,准备随时应急帮忙。
南京的地铁更是如此。
我也喜欢北京不是高峰时期的地铁,簇新干净。如果周末搭乘早车,还可以看到车里有“车厢已消毒,某年某月某日”的字样,干净程度比DC的地铁好出太多。
北京地铁唯一一点不好的地方是设计的不好,有些新站设计跟伦敦100多年前地铁的人文水平差不多,下地铁走到月台要走很远,曲里拐弯的,还要上上下下的走楼梯,要是手里有大件的行李,可就苦了。北京的地铁不是给腿脚不方便的人,老年人和手中有大件行李的人设计的。德国与DC的地铁在人文设计上要高。据说上海城建规划比北京要好得多,希望我能亲眼看到。